定子铁芯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2048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子铁芯,其为展开式铁芯,由周向分布的多个单元铁芯(1)组装成环状,各单元铁芯(1)均具有轭部(11)、从轭部(11)径向放射状延伸的齿部(12)以及位于齿部(12)顶端的齿端部(13),定子铁芯的齿端部具有至少一个开口部(14),开口部(14)设于相邻的齿端部之间,定子铁芯的轭部具有至少一个孔隙(15),轭部的孔隙(15)位于相邻的齿部(12)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定子铁芯的制造方法。由于定子铁芯具有至少一个开口部和至少一个孔隙,所以在组装成绕有线圈的单元铁芯后,可轻易将定子铁芯插入塑封模具,并通过将磁性销轴压入孔隙内使定子铁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提高结合处的电磁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一种。该定子铁芯尤其可用于办公设备(例如 OA、FA等机器)。
技术介绍
传统上,塑封电动机的塑封定子由冲压铁芯卷完线圈之后,放入塑封模具中压模 成型而成。对于展开式定子铁芯,其可展开排列成直线状,使得各单元铁芯的齿部为敞开 的,这样,嵌线工序时可轻易将线圈安装到齿部上,可提高生产效率。在使用展开式铁芯定 子的场合下,直线状的定子铁芯经过卷线后,对齿端部或轭部的一部分进行焊接,以形成环 形的卷线定子铁芯,然后再放入塑封模具中进行压模成型。当然,也存在不进行焊接而直 接将环形定子铁芯放入塑封模具进行压模的情况,但这种情况下在圆周方向上位置难以固 定,导致实际的加工工数过高,无法进行生产。此外,现有技术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定子铁 芯直接插入塑封模具后直接压模成型会导致的模具结构复杂,从而增加模具的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定子铁芯及其制造方 法,使得容易将定子铁芯插入塑封模具中,并使定子铁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减少成 本,提供廉价的塑封电动机定子。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构造一种定子铁芯,由周向分 布的多个单元铁芯组装成环状,各单元铁芯均具有轭部、从所述轭部径向放射状延伸的齿 部以及位于所述齿部顶端的齿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具有至少一个开口部,所述 开口部设于相邻的所述齿端部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子铁芯还具有至少一个孔隙,所述孔隙设于 相邻的所述轭部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孔隙内嵌插有与所述孔隙相匹配的磁性销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孔隙沿径向位置一一对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元铁芯具有用于与相邻单元铁芯配合的凹凸 嵌合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凸嵌合部包括设于所述轭部上的第一凹嵌合部和/或第一凸合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的定子铁芯的电动机。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造定子铁芯的方法,所述定子铁芯由周向分布的多 个单元铁芯组装成环状,各单元铁芯均具有轭部、从所述轭部径向放射状延伸的齿部以及 位于所述齿部顶端的齿端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展开状态下,将线圈安装在所述单元铁芯的所述齿部上;将组装成环状的所述定子铁芯插入塑封模具中;将磁性销轴压入所述孔隙内;在所述塑封模具中对所述定子铁芯进行压模成型。作为制造定子铁芯的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口部与所述孔隙沿径向位置--对应。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所述定子铁芯具有至少一个开口部和至少一 个孔隙,开口部和孔隙设于相邻的齿端部和与该齿端部对应的轭部之间。所以在组装绕有 线圈的单元铁芯后,可轻易将定子铁芯插入塑封模具,并通过将磁性销轴压入孔隙内使定 子铁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提高结合处的电磁特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制造定子铁芯的方法 操作简单,可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附图中 图1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定子铁芯的组装图;图2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定子铁芯的展开状态;图3为定子铁芯插入塑封模具后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定子铁芯包括多 个单元铁芯1。单元铁芯1沿周向分布并相互连接而组装成环状结构的定子铁芯。各单元 铁芯1均具有轭部11、齿部12以及齿端部13。齿部12从轭部11径向放射状延伸,其用于 缠绕线圈17,从而当电流流过线圈17时使定子铁芯具有磁极的功能。齿端部13位于齿部 12外端部。更具体地说,本实施例中,定子铁芯由一块铁板整体冲压成如图2所示的形状, 冲压后齿端部13之间保持连接状态而未断开,轭部11、齿部12以及齿端部13以这种方式 形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可以节省材料的成本。如图1所示,定子铁芯在首尾连接处具有开口部14。更具体地说,在首尾连接的两 个单元铁芯1(即图2中的左端和右端处的单元铁芯)之间形成有开口部14。换言之,开口 部14设于该首尾连接的单元铁芯的齿端部13之间。开口部14可以如下方式形成将首尾 连接的单元铁芯的尺寸设置得相对较小,即在展开状态下,两端处的单元铁芯1的齿端部 13的周向尺寸设置成比其它齿端部13的周向尺寸稍小。当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也可以其 它适当的方式在相邻的齿端部13之间设置开口部14。需要强调的是,开口部14的形状不 受具体限制,可为任意形状,且开口部14的开口间隔小于齿部12之间的周向距离。这样, 由于定子铁芯的周长比对应的塑封模具的周长小,可轻易将卷绕有线圈的定子铁芯放入塑 封模具中而进行压模成型。此外,定子铁芯还具有孔隙15。如图1至3所示,该孔隙15设于相邻的轭部11之 间。孔隙15内嵌插有与孔隙15相匹配的磁性销轴16。开口部14与孔隙15沿径向位置对 应。在本实施例中,开口部14与孔隙15均由上述首尾连接的两个单元铁芯形成。然而,本 专利技术不限于此,也可另外在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单元铁芯之间形成相对应的开口部14与 孔隙15以提高加工的作业性。需要说明的是,该孔隙15的形状不受具体限制,可以为圆形 孔或方形孔等,当然也可以像开口部14 一样形成为断开的间隙,只要在将卷绕有线圈的定子铁芯放入塑封模具后,在该孔隙15处插入形状与其对应的销轴16以填补孔隙15所形成的间隙即可。而且孔隙15的开口间隔应小于齿部12之间的周向距离。这样,可以使单元 铁芯1之间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提高结合处的电磁特性。如图1和2所示,单元铁芯1具有用于与相邻单元铁芯配合的凹凸嵌合部。凹凸 嵌合部为轭部11上的第一凸嵌合部111和第一凹嵌合部112。由于该第一凸嵌合部111和 第一凹嵌合部112,便可对各个单元铁芯进行精确地定位和装配。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造定子铁芯的方法。其中,定子铁芯由周向分布的多个单 元铁芯1组装成环状,各单元铁芯1均具有轭部11、从轭部11径向放射状延伸的齿部12以 及位于齿部12顶端的齿端部13,定子铁芯具有至少一个开口部14和至少一个孔隙15,开 口部14设于相邻的齿端部13之间,且孔隙15设于相邻的轭部11之间。该制造定子铁芯 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定子铁芯的展开状态下(如图2所示),将铜丝制成的线圈 17安装在单元铁芯1的齿部12上;然后,将组装成环状的定子铁芯插入塑封模具19中;接 着,将磁性销轴16压入孔隙15内;最后,在塑封模具中对定子铁芯进行压模成型,将塑封材 料18压入定子铁芯中。优选的是,开口部14与孔隙15沿径向位置对应。如上所述,齿端部13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展开式铁芯在呈环状,齿端部13存在一个 以上的开口部14。同样,展开式铁芯在呈环状,轭部11的轭部存在一个以上的孔隙15。展 开铁芯进行卷线成为卷线定子后,呈环状插入塑封模具19中。作为环状的卷线定子,因存 在齿端部13的开口部14或轭部11的孔隙15,很容易就可插入塑封模具19里。但是,因定 子铁芯的周长比塑封模具短,卷线定子在插入塑封模具后,铁芯的齿端部及轭部轭部之间 存在空隙。为此,可在轭部11轭部的孔隙15内压入磁性销轴16后,在压入内、圈尺寸较大 的塑封模具中的同时,可使轭部11的轭部紧密结合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子铁芯,由多个单元铁芯(1)组装成环状,各单元铁芯(1)均具有轭部(11)、从所述轭部(11)径向放射状延伸的齿部(12)以及位于所述齿部(12)顶端的齿端部(13),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具有至少一个开口部(14),所述开口部(14)设于相邻的所述齿端部(1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晖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信浓马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