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性危废液体蒸发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203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酸性危废液体蒸发收集装置,包括蒸发箱,蒸发箱内通过隔板分割成上部废液储存区和下部蒸汽管道区,废液储存区内有温度计,蒸发箱顶部设置酸性危废液体进料管和蒸发出料管,蒸发箱下部设置与废液储存区连通的浓缩液出料管,废液进料管的末端靠近隔板,蒸汽管道区设置若干蒸汽管道,每根蒸汽管道进气端均设置闸阀;蒸发出料管连接冷凝箱,冷凝箱为双层箱体,两层箱体间布置冷却液通道,内层箱体通过冷凝液流出管连接收集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蒸发所采用的热蒸汽来源于危废焚烧系统产生的蒸汽,不需要另外消耗能源,不产生额外的运营成本,简单有效。对危废液体进行蒸发浓缩预处理后,提高了危废液体的后续处理效率。理效率。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酸性危废液体蒸发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危废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性危废液体蒸发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酸性危废液体一般为有机合成工艺中的副产物或者不合格产品,处置时一般采用焚烧处置方法,酸性危废液体进入危废处置企业后,往往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其中水含量高低不一,热值不稳定,有时同一批次危废热值相差可能在3000kcal/kg以上,导致直接焚烧处置过程中对焚烧工况以及设备影响较大,因此酸性危废液体在处置前需要对高含水量低热值物料进行蒸发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高含水量低热值物料,本技术提供一种酸性危废液体蒸发收集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0005]一种酸性危废液体蒸发收集装置,包括蒸发箱,蒸发箱内通过隔板分割成上部废液储存区和下部蒸汽管道区,废液储存区内有温度计,蒸发箱顶部设置酸性危废液体进料管和蒸发出料管,蒸发箱下部设置与废液储存区连通的浓缩液出料管,酸性危废液体进料管的末端靠近隔板,蒸汽管道区设置若干蒸汽管道,每根蒸汽管道进气端均设置闸阀;蒸发出料管连接冷凝箱,冷凝箱为双层箱体,两层箱体间布置冷却液通道,内层箱体通过冷凝液流出管连接收集箱。
[0006]酸性危废液体进料管的末端距离隔板8

10cm。
[0007]蒸发箱外设置保温层。
[0008]冷凝箱的内层箱体内设置活性炭吸附剂。
[0009]冷凝箱的双层箱体间设置支撑杆。
[0010]冷却液通道连通冷却液箱。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蒸发采用的热蒸汽来源于危废焚烧系统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对危废焚烧系统产生的蒸汽进行预处理,节约了蒸发系统的成本不需要另外消耗能源,不产生额外的运营成本,简单有效;对危废液体进行蒸发浓缩预处理后,提高了危废液体的后续处理效率。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酸性危废液体蒸发收集装置可以将酸性危废液体中的水及不同沸点的有机组分分别单独蒸发出来,进行单独的收集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所示,一种酸性危废液体蒸发收集装置,包括蒸发箱1,蒸发箱1内通过隔板2
分割成上部废液储存区11和下部蒸汽管道区12,废液储存区11内有温度计6,蒸发箱1顶部设置酸性危废液体进料管13和蒸发出料管14,蒸发箱1下部设置与废液储存区11连通的浓缩液出料管(图中未显示),酸性危废液体进料管13的末端靠近隔板2,蒸汽管道区12设置若干蒸汽管道121,每根蒸汽管道121进气端均设置闸阀122;蒸发出料管14连接冷凝箱3,冷凝箱3为双层箱体,两层箱体间布置冷却液通道,内层箱体通过冷凝液流出管31连接收集箱4。冷凝液流出管31优选透明材质,方便观察冷凝液的情况。
[0014]图1所示为一长、宽、高各1.5m,厚度2cm,材质为碳钢的密封箱体,蒸发箱1的尺寸大小及材质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仅是方便描述,不做具体限定。蒸发箱1通过厚度1cm左右的隔板2分成上部废液储存区11层高1.35m,下层蒸汽管道区12层高15cm,钢制隔板2的上表面(与酸性危废液体接触的面)有耐酸碱腐蚀的聚四氟乙烯层,隔板2下方有三排共九个支架(数量可适当调整),支撑隔板及上部废液储存区11内酸性危废液体,隔板2下方设置有八根(数量可适当调整)横穿蒸发箱1的蒸汽管道121,每根蒸汽管道121上都设置有闸阀122,通过控制每根蒸汽管道121上闸阀122的开闭,从而控制酸性危废液体的加热温度。废液储存区11内有温度计6,根据温度计6显示的温度,调节每根蒸汽管道121上闸阀122的开闭。
[0015]为了防止蒸发箱内酸性危废液体温度散失,蒸发箱1外可设置保温层。
[0016]酸性危废液体进料管13的末端与隔板2的距离为8

10cm,优选10cm。酸性危废液体进料管13的末端接近隔板2,在酸性危废液体进液时有效防止料液飞溅。酸性危废液体进料管13上也设置有闸阀,控制酸性危废液体的进液与停止。
[0017]冷凝箱3为内外两层的双层箱体结构,内层箱子0.3m*0.3m*0.3m,外层箱子为0.4m*0.4m*0.4m,两层箱子每一面中心处均有支撑杆32,由于冷凝箱的内层箱子内部会形成冷凝液体,因此底面与外层箱子之间支撑杆布置较多,有两排共六根支撑杆 32。
[0018]冷却液通道连通冷却液箱5。冷却液通道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设置在冷凝箱外层箱子的底部,出液口设置在冷凝箱外层箱子的上部,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通过进液管道、出液管道连通冷却液箱5,实现冷却液的循环利用,进液管道上设置循环泵7,根据冷却液箱5内冷却液的温度,可以及时排出部分温度高的冷却液,补充新的温度较低的冷却液。
[0019]酸性危废液体中的有机成分不同,其沸点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沸点的有机成分采用不同的蒸发温度和蒸发处置装置。针对有机成分沸点小于85℃时(如氯甲酸甲酯),将有机成分蒸发出来做稳定化处置;有机成分大于120℃时(酰氯类物料),将其中的水分蒸发出来,做物化处置,蒸发后的浓缩液(为有机成分)进行焚烧处置;沸点在85~120℃之间的危废通过焚烧泵抽的形式处置,不进行蒸发预处理。
[0020]冷凝箱3的内层箱体内设置活性炭吸附剂。首先通过控制多根蒸汽管道121上的闸阀122开闭,从而控制废液储存区11内酸性危废液体温度在85℃,通过冷凝液流出管31观察冷凝箱3内有无冷凝液体出现,如有冷凝液体,则为有机轻组分,进入收集箱4收集,收集到的有机轻组分进入焚烧系统焚烧;酸性危废液体温度在85℃条件下,如果20min未蒸发出液体,则打开更多蒸汽管道121上的闸阀122,提高废液储存区11内酸性危废液体温度至120℃,观察冷凝液流出管31内冷凝液体情况,此时冷凝液为水,可能会有少量有机组分,通过活性炭吸附剂进行吸附,冷凝水进入收集箱4收集。
[0021]收集箱4可以采用IBC吨桶。IBC吨桶未中型散装容器,是现代仓储、运输液体产品
的必备工具。集装桶由内容器和金属框架组合而成,内容器采用高分子量高密度聚乙烯吹塑成型,强度高、耐腐蚀、卫生性好。
[0022]本技术蒸发采用的热蒸汽来源于危废焚烧系统余热锅炉产生的温度在300

400℃的高温蒸汽,对危废焚烧系统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进行再利用,节约了蒸发收集装置的成本;对危废液体进行蒸发浓缩预处理后,提高了危废液体的后续处理效率,对于含水率高的酸性危废液体,蒸发浓缩后,降低含水率,提高燃烧率,减少辅助燃料的使用。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酸性危废液体蒸发收集装置可以将酸性危废液体中的水及有机轻组分分别单独蒸发出来,进行单独的收集回收再利用。
[002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性危废液体蒸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箱(1),蒸发箱(1)内通过隔板(2)分割成上部废液储存区(11)和下部蒸汽管道区(12),废液储存区(11)内有温度计(6),蒸发箱(1)顶部设置酸性危废液体进料管(13)和蒸发出料管(14),蒸发箱(1)下部设置与废液储存区(11)连通的浓缩液出料管,酸性危废液体进料管(13)的末端靠近隔板(2),蒸汽管道区(12)设置若干蒸汽管道(121),每根蒸汽管道(121)进气端均设置闸阀(122);蒸发出料管(14)连接冷凝箱(3),冷凝箱(3)为双层箱体,两层箱体间布置冷却液通道,内层箱体通过冷凝液流出管(3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辉高利超曹琳琳桑宇飞贾音至娄嘉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环信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