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联结构的小型化功率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特别地,涉及一种并联结构的小型化功率器件。
技术介绍
[0002]功率器件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器件,在电路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随着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功率器件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现有的功率器件产品通常需要采用较大尺寸的芯片,且为了实现并联的电路功能,需要同时搭载两颗大尺寸芯片;现有产品中,为了满足产品的散热性能要求和结构稳定性要求,会将这两颗大尺寸芯片并排固定设置在同一平面上,然而,这种布局所占用的PCB平面空间比较大,不利于终端产品的小型化设计。
[0004]针对上述问题,就需要提供一种占用平面空间较小的功率器件,同时能够满足产品的散热性能要求和结构稳定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联结构的小型化功率器件。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并联结构的小型化功率器件,包括环氧封装体,以及按由上至下的次序叠置于该环氧封装体内的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和芯片载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结构的小型化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环氧封装体(1),以及按由上至下的次序叠置于该环氧封装体(1)内的第一芯片(21)、第二芯片(22)和芯片载板(3);还包括第一连接片(41)和第二连接片(42),所述第一连接片(41)设于所述第一芯片(21)上方,所述第二连接片(42)设于所述第一芯片(21)与所述第二芯片(22)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片(41)包括水平设置的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前端向下延伸的折弯部(43a),所述第二连接片(42)包括水平设置的主体部以及自主体部后端向下延伸的折弯部(43b);所述第一芯片(21)的上表面为正极面,该正极面与所述第一连接片(41)的主体部下表面电连接,所述第一芯片(21)的下表面为负极面,该负极面与所述第二连接片(42)的主体部上表面电连接;所述第二芯片(22)的上表面为负极面,该负极面与所述第二连接片(42)的主体部下表面电连接,所述第二芯片(22)的下表面为正极面,该正极面与所述芯片载板(3)的上表面电连接;所述芯片载板(3)远离所述第二芯片(22)的一端自所述环氧封装体(1)内向外伸出作为第一引脚(61);还包括第一外延片(51)和第二外延片(52);所述第一连接片(41)与所述第一外延片(51)电连接,该第一外延片(51)的一端自环氧封装体(1)内向前伸出作为第二引脚(62),另一端于所述第一连接片(41)折弯部(43a)的后方形成向上弯折的第一凸起(53);所述第二连接片(42)与所述第二外延片(52)电连接,该第二外延片(52)的一端自环氧封装体(1)内向后伸出作为第三引脚(63),另一端于所述第二连接片(42)折弯部(43b)的前方形成向上弯折的第二凸起(54),构成所述第一连接片(41)折弯部(43a)与所述第一凸起(53)扣接配合,所述第二连接片(42)折弯部(43b)与所述第二凸起(54)扣接配合;所述芯片载板(3)、所述第一外延片(51)和所述第二外延片(52)各自伸出于所述环氧封装体(1)外一端的下表面均与所述环氧封装体(1)的下表面齐平,且各自在所述环氧封装体(1)内形成有至少一个向上的折弯结构,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艳霞,王丽丹,朱建平,吴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