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水室分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9936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水室分流装置,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包括蓄水器本体,所述蓄水器本体的内部底面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有多个缓冲导流板,所述蓄水器本体的内部底面靠近另一侧边缘处设置有冷却循环管道,所述蓄水器本体的内部底面等距固定有多个分隔板,所述冷却循环管道在蓄水器本体的内部底面呈S形走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进水管和出水管与外部循环设施连接,当热水通过进水管流向蓄水器本体时通过多个缓冲导流板对水流进行缓冲,使得水流可以平稳的流向冷却循环管道,在冷却循环管道的内部通入循环冷水使得可以对蓄水器本体内部的热水进行预冷却,并且在热水流动时通过分隔板进行分隔,同时分隔板也具有导热功能,使得可以加强冷却效果。加强冷却效果。加强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水室分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上水室分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车辆多采用发动机作为动力源,在工作过程中,燃料燃烧释放出大量热量,一部分用于做功,一部分需要经散热器来进行散热,如果散热器散热效果不理想,会导致发动机出现高温,造成发动机损坏,为保证车辆运行的稳定性,需要及时将需要换热的热量经散热器流散出去。
[0003]公开号为CN209444424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散热器上水室分流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器上水室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散热器上水室内的多块分流隔板及在相邻分流隔板之间形成的分流槽,分流槽下部对应散热器芯体通道。通过将散热器上水室进水口进入的热水的水流特性,分散到各分流隔板组成的分流槽内,使热水通过分流槽流入散热器芯体通道,降低了水流在上水室的停留时间,使热水顺利的流入散热器芯体通道,同时避免了热水流动的不均匀性,提升了散热器的换热效率。
[0004]然而上述装置,通过将散热器上水室进水口进入的热水的水流特性,分散到各分流隔板组成的分流槽内,使得对水流进行分流,但是上述装置只是对水流进行分流,分流之后的热水在下水室进行冷却时需要功率较大的冷却设备进行急速冷却,从而使水温降到预定值以下,而功率较大会造成能源的浪费,提高供电系统负荷。
[000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分流装置只是对水流进行分流,分流之后的热水在下水室进行冷却时需要功率较大的冷却设备进行急速冷却,从而使水温降到预定值以下,而功率较大会造成能源的浪费,提高供电系统负荷的问题,提供一种上水室分流装置。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8]一种上水室分流装置,包括蓄水器本体,所述蓄水器本体的内部底面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有多个缓冲导流板,所述蓄水器本体的内部底面靠近另一侧边缘处设置有冷却循环管道,所述蓄水器本体的内部底面等距固定有多个分隔板,所述冷却循环管道在蓄水器本体的内部底面呈S形走向,多个所述分隔板分别固定在冷却循环管道的间隙中。
[0009]可选的,多个所述分隔板均倾斜设置,所述蓄水器本体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
[0010]可选的,多个所述缓冲导流板沿着进水管的出口处呈扇形排布。
[0011]可选的,所述蓄水器本体的另一侧连通有出水管。
[0012]可选的,所述蓄水器本体的其中两个拐角处均固定有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均向出水管的进水口处倾斜。
[0013]可选的,所述冷却循环管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位于蓄水器本体的一侧外部。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下所述的所有优点:
[0015]1、本技术中,在使用本装置时,将进水管和出水管与外部循环设施连接,当热水通过进水管流向蓄水器本体时通过多个缓冲导流板对水流进行缓冲,使得水流可以平稳的流向冷却循环管道,在冷却循环管道的内部通入循环冷水使得可以对蓄水器本体内部的热水进行预冷却,并且在热水流动时通过分隔板进行分隔,同时分隔板也具有导热功能,使得可以加强冷却效果。
[0016]2、本技术中,将冷却循环管道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设置在蓄水器本体的外侧,方便人们对接,将缓冲导流板在进水管的出水端呈扇形排布,使得可以将从进水管出去的水流进行分隔缓冲,在蓄水器本体的内部设置导向板,使得可以将蓄水器本体内部的水流向出水管导向,方便水流流出。
附图说明
[0017]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
[0018]图中: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上水室分流装置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上水室分流装置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视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蓄水器本体;2、出水管;3、冷却循环管道;4、缓冲导流板;5、进水管;6、导向板;7、分隔板。
[0024]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实施例1,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上水室分流装置技术方案:包括蓄水器本体1,蓄水器本体1的内部底面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有多个缓冲导流板4,蓄水器本体1的内部底面靠近另一侧边缘处设置有冷却循环管道3,蓄水器本体1的内部底面等距固定有多个分隔板7,冷却循环管道3在蓄水器本体1的内部底面呈S形走向,多个分隔板7分别固定在冷却循环管道3的间隙中。
[0027]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在使用本装置时,将进水管5和出水管2与外部循环设施连接,当热水通过进水管5流向蓄水器本体1时通过多个缓冲导流板4对水流进行缓冲,使得水流可以平稳的流向冷却循环管道3,在冷却循环管道3的内部通入循环冷水使得可以对蓄水器本体1内部的热水进行预冷却,并且在热水流动时通过分隔板7进行分隔,同时分隔板7也具有导热功能,使得可以加强冷却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分流装置只是对水流进行分流,分流之后的热水在下水室进行冷却时需要功率较大的冷却设备进行急速冷却,从而使水温降到预定值以下,而功率较大会造成能源的浪费,提高供电系统负荷的问题。
[0028]实施例2,如图1

3所示,多个分隔板7均倾斜设置,蓄水器本体1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5,多个缓冲导流板4沿着进水管5的出口处呈扇形排布,蓄水器本体1的另一侧连通有出水管2,蓄水器本体1的其中两个拐角处均固定有导向板6,两个导向板6均向出水管2的进水口处倾斜,冷却循环管道3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位于蓄水器本体1的一侧外部。
[0029]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将冷却循环管道3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设置在蓄水器本体1的外侧,方便人们对接,将缓冲导流板4在进水管5的出水端呈扇形排布,使得可以将从进水管5出去的水流进行分隔缓冲,在蓄水器本体1的内部设置导向板6,使得可以将蓄水器本体1内部的水流向出水管2导向,方便水流流出。
[0030]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水室分流装置,包括蓄水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器本体(1)的内部底面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有多个缓冲导流板(4),所述蓄水器本体(1)的内部底面靠近另一侧边缘处设置有冷却循环管道(3),所述蓄水器本体(1)的内部底面等距固定有多个分隔板(7),所述冷却循环管道(3)在蓄水器本体(1)的内部底面呈S形走向,多个所述分隔板(7)分别固定在冷却循环管道(3)的间隙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水室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隔板(7)均倾斜设置,所述蓄水器本体(1)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5)。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运晴钱海波袁继业李大钧郑超徐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星热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