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806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定子组件包括:壳体,壳体设有内壳与外壳,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容纳腔;定子铁芯组件,定子铁芯组件为多个,多个定子铁芯组件沿内壳的周向间隔地设置;容纳腔内设有两个导流板。本申请中将壳体设有内壳与外壳,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容纳腔,并将定子铁芯组件套设于内壳上容纳腔内设有两个导流板,两个导流板与定子铁芯组件之间形成第一导流腔,定子铁芯组件与内壳之间形成第二导流腔,定子铁芯组件与外壳之间形成第三导流腔,有效地增加了冷却油的流动面积,使得定子的冷却效率得到提高,并且简化了转子的结构有效地降低了制造工艺。转子的结构有效地降低了制造工艺。转子的结构有效地降低了制造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子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子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技术快速发展,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以轴向磁通轮毂电机为代表的新型电机逐渐被应用到实车中。轴向磁通轮毂电机的结构紧凑、转矩密度大、功率密度大、工作效率高,但是也存在着发热量大、散热性能差的问题。解决轴向磁通轮毂电机的散热问题,对于提升电机性能至关重要。
[0003]油冷散热由于其绝缘性好、可直接接触热源、散热效率高的优点,非常适用于轴向磁通轮毂电机,尤其是定子部分的冷却设计。轴向磁通轮毂电机的绝大部分损耗位于定子,且定子中可以很方便地设计用于冷却油流动的油道,因此适合采用油冷散热。
[0004]当前油冷散热已在轴向磁通轮毂电机中得到了应用,但是普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0005](1)冷却油路设计不合理,导致散热效率偏低,未能充分发挥油冷散热的优势;
[0006](2)在设计冷却油路时,没有考虑结构干涉和制造工艺问题,工程可实现性差。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升轴向磁通轮毂电机的散热效率,有必要对轴向磁通轮毂电机的定子组件进行合理的设计与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子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油路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包括:壳体,壳体设有内壳与外壳,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容纳腔;定子铁芯组件,定子铁芯组件由多个定子铁芯组成,多个定子铁芯沿内壳的周向间隔地设置;容纳腔内设有两个导流板,两个导流板与部分的定子铁芯组件的外周侧之间围成第一导流腔,其余部分的定子铁芯组件的外周侧与外壳之间围设成第三导流腔,定子铁芯组件的内周侧与内壳的外周面之间围成第二导流腔,从壳体外侧流入的冷却油依次经过第一导流腔、第二导流腔和第三导流腔后流出壳体外。
[0010]进一步地,第一导流腔通过至少两个定子铁芯组件之间形成的间隙与第二导流腔连通,第二导流腔通过其余相邻的定子铁芯组件之间形成的间隙与第三导流腔连通。
[0011]进一步地,外壳上还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其中,进液口设置在两个导流板之间并与第一导流腔连通,出液口与第三导流腔连通。
[0012]进一步地,内壳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肋板,多个肋板将第二导流腔分割成多个导流腔单元,相邻导流腔单元之间连通地设置。
[0013]进一步地,多个肋板中的部分肋板设置有导通结构,相邻导流腔单元通过导通结构连通。
[0014]进一步地,导通结构的过流量沿预设方向逐渐减小地设置。
[0015]进一步地,壳体还设有两个环形盖板,两个环形盖板与内壳、外壳之间围成容纳腔,两个环形盖板中至少一个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与多个定子铁芯的端部一一对应的设置。
[0016]进一步地,两个环形盖板上还设有凹槽,凹槽设置在其中两个通孔之间,其中,凹槽与第一导流腔连通。
[0017]进一步地,靠近第一导流腔的两个定子铁芯上缠绕的定子线圈的轴向尺寸均为B,其中,B=N*h;其中,N为每个定子线圈在轴向的导线数量;h为每根导线沿定子线圈的轴向的厚度;其余的定子铁芯上缠绕的定子线圈的轴向尺寸为b,b=N*(h+Δh);其中,Δh为相邻导线沿定子线圈的轴向方向的间隙。
[0018]进一步地,两个导流板采用环氧树脂材料制成。
[0019]进一步地,定子组件还包括:定子铁芯支架,定子铁芯支架为两个,两个定子铁芯支架设置于定子铁芯组件的两侧,其中一个定子铁芯支架与外壳连接,另一个定子铁芯支架与内壳连接;定子齿靴,定子齿靴为多个,定子齿靴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定子铁芯支架靠近定子铁芯组件的一端连接,定子铁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定子齿靴;绝缘支架,绝缘支架沿定子铁芯组件外周侧设置,相邻的绝缘支架具有间隙地设置。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定子组件为上述的定子组件。
[0021]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将壳体设有内壳与外壳,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容纳腔,并将定子铁芯组件套设于内壳上容纳腔内设有两个导流板,两个导流板与定子铁芯组件之间形成第一导流腔,定子铁芯组件与内壳之间形成第二导流腔,定子铁芯组件与外壳之间形成第三导流腔,有效地增加了冷却油的流动面积,使得定子的冷却效率得到提高,并且简化了转子的结构有效地降低了制造工艺。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定子组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示出了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定子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示出了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内壳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定子组件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环形盖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定子组件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2]10、壳体;11、内壳;110、肋板;111、导通结构;112、导流腔单元;12、外壳;13、容纳腔;14、导流板;15、进液口;16、出液口;17、环形盖板;171、通孔;172、凹槽
[0033]20、定子铁芯组件;21、定子铁芯;22、定子线圈;
[0034]30、第一导流腔;31、第二导流腔;32、第三导流腔;
[0035]40、定子铁芯支架;41、定子齿靴;42、绝缘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37]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8]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设有内壳(11)与外壳(12),所述内壳(11)与外壳(12)之间形成容纳腔(13);定子铁芯组件(20),所述定子铁芯组件(20)由多个定子铁芯(21)组成,多个所述定子铁芯(21)沿所述内壳(11)的周向间隔地设置;其中,所述容纳腔(13)内设有两个导流板(14),两个所述导流板(14)与部分的所述定子铁芯组件(20)的外周侧之间围成第一导流腔(30),其余部分的所述定子铁芯组件(20)的外周侧与所述外壳(12)之间围设成第三导流腔(32),所述定子铁芯组件(20)的内周侧与所述内壳(11)的外周面之间围成第二导流腔(31),从所述壳体(10)外侧流入的冷却油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导流腔(30)、所述第二导流腔(31)和所述第三导流腔(32)后流出所述壳体(10)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腔(30)通过至少两个所述定子铁芯组件(20)之间形成的间隙与所述第二导流腔(31)连通,所述第二导流腔(31)通过其余相邻的所述定子铁芯组件(20)之间形成的间隙与所述第三导流腔(3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2)上还设有进液口(15)与出液口(16),其中,所述进液口(15)设置在两个所述导流板(14)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导流腔(30)连通,所述出液口(16)与所述第三导流腔(32)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1)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肋板(110),多个所述肋板(110)将所述第二导流腔(31)分割成多个导流腔单元(112),相邻所述导流腔单元(112)之间连通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肋板(110)中的部分所述肋板(110)设置有导通结构(111),相邻所述导流腔单元(112)通过所述导通结构(111)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结构(111)的过流量沿预设方向逐渐减小地设置。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慧超王斯博郭守仑张志强孙明冲于爽王金昊林展汐尹相睿姜雪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