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650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维持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并且发挥优异的雪上性能的轮胎。设置于胎冠陆地部(15)的各第一胎冠刀槽(41)、各第二胎冠刀槽(42)以及各第三胎冠刀槽(43)经由倒角部(45)在踏面(15s)处开口。各第一胎冠刀槽(41)以及各第三胎冠刀槽(43)从第一纵边缘(15a)延伸,且在踏面(15s)内具有中断端。各第二胎冠刀槽(42)从第二纵边缘(15b)延伸,且在踏面(15s)内具有中断端。各第一胎冠刀槽(41)在踏面(15s)处的开口宽度以及第二胎冠刀槽(42)在踏面(15s)处的开口宽度分别在刀槽长度方向上恒定。各第三胎冠刀槽(43)在踏面(15s)处的开口宽度随着从第一纵边缘朝向中断端而连续地变小。连续地变小。连续地变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

技术介绍

[0002]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在胎冠陆地部设置有多个胎冠刀槽的轮胎。上述轮胎通过改善上述胎冠刀槽,均衡地提高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和雪上性能。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008585号公报
[0004]近年,随着车辆的高性能化,要求进一步提高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以及雪上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主要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并且发挥优异的雪上性能的轮胎。
[0006]本专利技术的轮胎具有胎面部,上述胎面部包括:第一胎面端、第二胎面端、以及设置于上述第一胎面端与上述第二胎面端之间的胎冠陆地部,上述胎冠陆地部包括:在上述第一胎面端侧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第一纵边缘、在上述第二胎面端侧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第二纵边缘、以及上述第一纵边缘与上述第二纵边缘之间的踏面,在上述胎冠陆地部设置有多个第一胎冠刀槽、多个第二胎冠刀槽以及多个第三胎冠刀槽,各上述第一胎冠刀槽、各上述第二胎冠刀槽以及各上述第三胎冠刀槽经由倒角部在上述踏面处开口,各上述第一胎冠刀槽以及各上述第三胎冠刀槽从上述第一纵边缘延伸,且在上述踏面内具有中断端,各上述第二胎冠刀槽从上述第二纵边缘延伸,且在上述踏面内具有中断端,各上述第一胎冠刀槽在上述踏面处的开口宽度以及上述第二胎冠刀槽在上述踏面处的开口宽度分别在刀槽长度方向上恒定,各上述第三胎冠刀槽在上述踏面处的开口宽度随着从上述第一纵边缘朝向上述中断端而连续地变小。
[0007]本专利技术的轮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维持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并且发挥优异的雪上性能。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胎面部的展开图。
[0009]图2是图1的胎冠陆地部的放大图。
[0010]图3是图2的第一胎冠刀槽、第二胎冠刀槽、第三胎冠刀槽以及第四胎冠刀槽的放大图。
[0011]图4是图2的E

E线剖视图。
[0012]图5是图1的第一中间陆地部的放大图。
[0013]图6是图5的第一中间横沟以及第二中间横沟的放大图。
[0014]图7是图5的A

A线剖视图。
[0015]图8是图5的B

B线剖视图。
[0016]图9是图5的C

C线剖视图。
[0017]图10是图5的D

D线剖视图。
[0018]图11是图1的第二中间陆地部的放大图。
[0019]图12是图11的F

F线剖视图。
[0020]图13是图11的G

G线剖视图。
[0021]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二中间陆地部的放大图。
[0022]图15是比较例1的胎冠陆地部的放大图。
[0023]图16是参考例的胎冠陆地部的放大图。
[0024]图17是比较例2的胎冠陆地部的放大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2...胎面部;15...胎冠陆地部;15a...第一纵边缘;15b...第二纵边缘;15s...踏面;41...第一胎冠刀槽;42...第二胎冠刀槽;43...第三胎冠刀槽;45...倒角部;T1...第一胎面端;T2...第二胎面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的一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胎面部2的展开图。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例如为冬季用的轮胎,适合作为乘用车用的充气轮胎使用。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形态,也可以应用于重载荷用的充气轮胎、或在轮胎的内部未填充加压空气的非充气式轮胎。
[0028]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胎面部2包括:第一胎面端T1、第二胎面端T2、在第一胎面端T1与第二胎面端T2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多个周向沟3、以及被这些周向沟3划分的多个陆地部4。作为优选的形态,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中,胎面部2由4条周向沟3以及5个陆地部4构成。
[0029]本实施方式的胎面部2例如被指定向车辆安装的朝向。由此,第一胎面端T1表示在安装于车辆时位于车辆外侧。第二胎面端T2表示在安装于车辆时位于车辆内侧。对于向车辆安装的朝向,例如在侧壁部(省略图示)以文字或符号表示。但是,本专利技术的轮胎1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形态,也可以不指定向车辆安装的朝向。
[0030]第一胎面端T1以及第二胎面端T2分别相当于对正规状态的轮胎1加载正规载荷的70%且使胎面部2以0
°
的外倾角接地于平面时的接地面的端部。
[0031]“正规状态”在规定了各种规格的充气轮胎的情况下是指将轮胎组装于正规轮辋并填充有正规内压且无负荷的状态。在未规定各种规格的轮胎或非充气式轮胎的情况下,上述正规状态是指与轮胎的使用目的对应的标准的使用状态且未安装于车辆且无负荷的状态。在本说明书中,在不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轮胎各部的尺寸等是在上述正规状态下测定出的值。
[0032]“正规轮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针对每个轮胎而规定该规格的轮辋,例如若为JATMA则为“标准轮辋”,若为TRA则为“Design Rim”,若为ETRTO,则为“Measuring Rim”。
[0033]“正规内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针对每个轮胎而规
定各规格的气压,若为JATMA则为“最高气压”,若为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INFLATION PRESSURE”。
[0034]“正规载荷”在规定了各种规格的充气轮胎的情况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依据的规格在内的规格体系中,针对每个轮胎而规定各规格的载荷,若为JATMA则为“最大负荷能力”,若为TRA则为表“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 PRESSURES”所记载的最大值,若为ETRTO则为“LOAD CAPACITY”。另外,在未规定各种规格的轮胎的情况下,“正规载荷”是指在依据上述的规格使用轮胎时能够应用的最大的载荷。
[0035]周向沟3包括第一胎肩周向沟5以及第二胎肩周向沟6、和设置于第一胎肩周向沟5与第二胎肩周向沟6之间的第一胎冠周向沟7以及第二胎冠周向沟8。第一胎肩周向沟5在多个周向沟3中设置于最靠第一胎面端T1侧的位置。第二胎肩周向沟6在多个周向沟3中设置于最靠第二胎面端T2侧的位置。第一胎冠周向沟7设置于第一胎肩周向沟5与轮胎赤道C之间。第二胎冠周向沟8设置于第二胎肩周向沟6与轮胎赤道C之间。
[0036]从轮胎赤道C到第一胎肩周向沟5或第二胎肩周向沟6的沟中心线为止的轮胎轴向的距离L1例如优选为胎面宽度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具有胎面部,其中,所述胎面部包括:第一胎面端、第二胎面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胎面端与所述第二胎面端之间的胎冠陆地部,所述胎冠陆地部包括:在所述第一胎面端侧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第一纵边缘、在所述第二胎面端侧沿轮胎周向延伸的第二纵边缘、以及所述第一纵边缘与所述第二纵边缘之间的踏面,在所述胎冠陆地部设置有多个第一胎冠刀槽、多个第二胎冠刀槽以及多个第三胎冠刀槽,各所述第一胎冠刀槽、各所述第二胎冠刀槽以及各所述第三胎冠刀槽经由倒角部在所述踏面处开口,各所述第一胎冠刀槽以及各所述第三胎冠刀槽从所述第一纵边缘延伸,且在所述踏面内具有中断端,各所述第二胎冠刀槽从所述第二纵边缘延伸,且在所述踏面内具有中断端,各所述第一胎冠刀槽在所述踏面处的开口宽度以及所述第二胎冠刀槽在所述踏面处的开口宽度分别在刀槽长度方向上恒定,各所述第三胎冠刀槽在所述踏面处的开口宽度随着从所述第一纵边缘朝向所述中断端而连续地变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各所述第一胎冠刀槽、各所述第二胎冠刀槽以及各所述第三胎冠刀槽相对于轮胎轴向向相同的方向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二胎冠刀槽的所述开口宽度为所述第一胎冠刀槽的所述开口宽度的80%~12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三胎冠刀槽在所述踏面处的最大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胎冠刀槽的所述开口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三胎冠刀槽的轮胎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胎冠刀槽的轮胎轴向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三胎冠刀槽的所述中断端位于比所述第二胎冠刀槽的所述中断端靠所述第二纵边缘侧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在所述胎冠陆地部设置有从所述第二纵边缘延伸且在所述踏面内具有中断端的多个第四胎冠刀槽,各所述第四胎冠刀槽经由倒角部在所述踏面处开口,所述第四胎冠刀槽在所述踏面处的开口宽度随着从所述第二纵边缘朝向所述中断端而连续地变小。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四胎冠刀槽在所述踏面处的最大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第二胎冠刀槽在所述踏
面处的所述开口宽度。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四胎冠刀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原功太郎河越义史三岛麻里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