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20主阀外部漏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573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120主阀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120主阀外部漏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其中,自动化检测系统包括与120主阀中主阀组成和缓解阀组成连接的风源供给系统、与风源供给系统连接的储风缸、与储风缸连接和主阀组成连接的气路、用于夹持主阀组成的夹持机构、用于密封主阀组成的密封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缓解阀组成的推杆组件;在所述储风缸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气路连接的风管,在所述风管上设置有检测管路。以及公开了检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自动化手段替代人工刷肥皂水的方式,解决漏判、漏泄值无量化、阀体锈蚀等问题,实现铁路货车120主阀的全自动性能试验。试验。试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20主阀外部漏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120主阀检测
,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120主阀外部漏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120主阀由主阀组成和缓解阀组成构成,是铁路货车主型空气制动控制阀。120主阀装配后外部漏泄检测为产品性能质量关键控制要素,产品技术要求和相应的制造技术条件均明确要求试验。
[0003]目前120主阀外漏检测无自动化,需在性能试验中途采用刷肥皂水方式人工检测。
[0004]采用刷肥皂水方式进行人工检测,存在以下的问题:
[0005]一方面,存在人为因素影响大,容易漏判、漏泄值无量化、肥皂水渗入阀体内造成阀体锈蚀;
[0006]另一方面,性能试验其余检测项点已为自动检测,但由于外漏检测的原因还需安排人工值守,阻碍了无人化试验的发展,造成了人力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120主阀外部漏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0009]一方面:
[0010]一种120主阀外部漏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包括与120主阀中主阀组成和缓解阀组成连接的风源供给系统、与风源供给系统连接的储风缸、与储风缸连接和主阀组成连接的气路、用于夹持主阀组成的夹持机构、用于密封主阀组成的密封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缓解阀组成的推杆组件;
[0011]在所述储风缸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气路连接的风管,在所述风管上设置有检测管路。
[001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0013]所述密封机构包括与主阀组成排气口对应设置且与风管连接的密封气缸、与密封气缸配合使用且与风源供给系统连接的电磁阀K2。
[001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0015]所述推杆组件包括与缓解阀组成配合使用的缓解阀组成推杆气缸、用于控制缓解阀组成推杆气缸且与风源供给系统连接的电磁阀K3。
[001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0017]所述气路包括分别与风管并联的列管气路、局减气路、副管气路、加管气路、制管气路、以及密封气缸气路;
[0018]所述列管气路、局减气路、副管气路、加管气路、制管气路的另外一端分别与主阀
组成连接。
[001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0020]在所述列管气路上设置有电磁阀E;
[0021]在所述制管气路上设置有电磁阀F。
[002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0023]所述检测管路包括安装在风管上的压力变送器、位于压力变送器与气路之间且设置在风管上的电磁阀D、一端与压力变送器、储风缸之间的风管连通且另外一端与压力变送器、电磁阀D之间的风管连通的支管、安装在支管上的电磁阀C、以及一端与支管连接且另外一端与电磁阀C连接的旁路精准检测组件。
[002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0025]所述旁路精准检测组件包括一端与支管连接且另外一端与电磁阀C连接的旁管、安装在旁管上的基准风缸和压差计,所述压差计位于基准风缸与电磁阀C之间。
[002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0027]在所述支管上设置有电磁阀B,在所述风管上设置有电磁阀A,所述电磁阀A位于支管与储风缸之间,所述电磁阀B设置在支管与风管的连接点和旁管与支管的连接点之间。
[0028]本专利技术中,电磁阀A、电磁阀B、电磁阀F为两位两通电磁阀,主要用于气路的通或断;
[0029]电磁阀C、电磁阀D、电磁阀E为两位三通电磁阀,主要用于气路的通和排;
[0030]夹持机构包括与风源供给系统连接的电磁阀K1,以及用于对120主阀夹持固定的夹持气缸;
[0031]电磁阀K1、电磁阀K2、电磁阀K3两位五通电磁阀,主要用于控制气缸的动作;
[0032]压力变送器,主要用于外部漏泄较大的初试检测,精度为1kPa。
[0033]压差计:主要用于外漏漏泄较小的精准检测,精度为5Pa。
[0034]另一方面:
[003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以上所述的一种120主阀外部漏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用于缓解阀组成初始位工况和缓解阀组成工作位工况下进行外部泄漏测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6]步骤S1:通过开启电磁阀K1控制夹持气缸,对120主阀夹紧,开启设置在风源供给系统上的球阀向储风缸内充满600kPa压力风;
[0037]步骤S2:缓解阀初始位工况检测;
[0038]步骤S21:控制电磁阀K2开启,对主阀组成的排气口密封,依次间隔1s开启电磁阀A、电磁阀B、电磁阀D、电磁阀E、电磁阀F,使主阀组成中国的主活塞杆下移形成缓解阀初始位工况;
[0039]通过向列管气路、局减气路、副管气路、加管气路、制管气路充入压力风内充入压力风,完成向主阀组成和缓解阀组成内充入压力风;
[0040]在此状态下可满足主阀前盖结合面、上盖结合面、下盖结合面、缓解阀面结合面、前盖局减部呼吸孔、缓解阀排气孔、缓解阀手柄处七个部位均有压力风,达到试验条件;
[0041]步骤S22:压力风充至定压600kPa后,关闭电磁阀B和电磁阀A,稳定5s;为下一步的外部漏泄初试做准备;
[0042]步骤S23:待压力稳定后,进行外部漏泄初试;
[0043]通过检测压力变送器在一定时间内压降变化判定是否外漏;
[0044]其中,若压力变送器在5s内压降>2kPa,初试不合格;
[0045]若压力变送器在5s内压降≤2kPa,初试合格;
[0046]步骤S24:在外部漏泄初试合格的情况下,进行外部漏泄精准检测;
[0047]步骤S241:开启电磁阀A和电磁阀B,再次对主阀组成和缓解阀组成充至600kPa,从而实现对外部漏泄初试过程产生的漏泄进行补入压力风,避免误判,造成测试不准确;
[0048]步骤S242:控制电磁阀C使得旁路与支管连通,且控制压差计分别与列管气路、局减气路、副管气路、加管气路、制管气路相连,断开基准风缸与储风缸,开始进行外部漏泄精准检测;
[0049]步骤S243:通过压差计检测列管气路、局减气路、副管气路、加管气路、制管气路与基准风缸压降,对一定时间内的压降进行判断;
[0050]其中:若,在15s内压降≤300Pa,则精准检测合格;
[0051]若,在15s内压降>300Pa,则精准检测不合格;
[0052]步骤S25:排气,检测试验结束;
[0053]步骤S3:缓解阀工作位工况下外部泄漏初试和精准检测。
[005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55]步骤S31:关闭电磁阀C,开启电磁阀A和电磁阀B让120主阀处于持续充气状态;开启电磁阀E排空列管气路内压力使主阀组成中的主活塞杆上移;关闭电磁阀F切断制管气路、并打开电磁阀K3,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20主阀外部漏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120主阀中主阀组成和缓解阀组成连接的风源供给系统、与风源供给系统连接的储风缸、与储风缸连接和主阀组成连接的气路、用于夹持主阀组成的夹持机构、用于密封主阀组成的密封机构、以及用于控制缓解阀组成的推杆组件;在所述储风缸的输出端设置有与气路连接的风管,在所述风管上设置有检测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20主阀外部漏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与主阀组成排气口对应设置且与风管连接的密封气缸、与密封气缸配合使用且与风源供给系统连接的电磁阀K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20主阀外部漏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包括与缓解阀组成配合使用的缓解阀组成推杆气缸、用于控制缓解阀组成推杆气缸且与风源供给系统连接的电磁阀K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120主阀外部漏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包括分别与风管并联的列管气路、局减气路、副管气路、加管气路、制管气路、以及密封气缸气路;所述列管气路、局减气路、副管气路、加管气路、制管气路的另外一端分别与主阀组成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120主阀外部漏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列管气路上设置有电磁阀E;在所述制管气路上设置有电磁阀F。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20主阀外部漏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管路包括安装在风管上的压力变送器、位于压力变送器与气路之间且设置在风管上的电磁阀D、一端与压力变送器、储风缸之间的风管连通且另外一端与压力变送器、电磁阀D之间的风管连通的支管、安装在支管上的电磁阀C、以及一端与支管连接且另外一端与电磁阀C连接的旁路精准检测组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120主阀外部漏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精准检测组件包括一端与支管连接且另外一端与电磁阀C连接的旁管、安装在旁管上的基准风缸和压差计,所述压差计位于基准风缸与电磁阀C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120主阀外部漏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管上设置有电磁阀B,在所述风管上设置有电磁阀A,所述电磁阀A位于支管与储风缸之间,所述电磁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洪余让海张剑申燕飞张向鹏李谋逵徐海任治平曾强罗唯杨金龙罗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