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其联专利>正文

管材切割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2145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管材切割刀具,包括机壳、刀片、电动机和电源,机壳前端部具有一供管材放置的底部大体呈圆弧形的切割口,电动机用于驱动前述刀片,电源通过一控制开关与前述的电动机连接成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靠近切割口位置设有一串联于所述控制回路的触点开关,该触点开关的触点按钮露出的所述切割口,管材处于切割状态下,管材与所述的触点按钮相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因触点开关的设置,只有在管材放置的情况下才能导通电源,进而驱动电机工作,在误操作或误碰情况下就不易发生刀具工作的现象,意外伤害事件就可避免,安全性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割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管材切割的刀具。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塑料管、铝塑复合管不断地走进广大人民的工作 和生活场合,在使用塑料管如PVC塑料管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割刀来切割塑料管,使其 达到需要的长度,为此有很多科技人员不断地开发出新的适合切割管材的切割刀或切割O如专利号为ZL200720109332. 9的中国技术专利《便于切割大口径管的旋切 割刀》(授权公告号为CN201030453Y),其缺陷在于是采用手动操作的,切割起来比较费力, 结构也比较复杂,体积大,笨重,成本高,所以需要进一步改进设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人作了改进,见专利号为ZL200820122180. 0的中国 技术专利《塑料管割刀工具》(授权公告号CN201235555Y),该专利包括一带有把手的 机壳;机壳中安装固定有下刀架和与下刀架配合形成切割口、并可旋转的上刀片;其特征 在于机壳中还布置有电动机;使电动机通过传动变速机构与所述的上刀片呈驱动连接;机 壳中还布置有电源部分,通过控制开关与电动机连接成控制回路。其采用电动切割,降低劳 动强度,手持轻巧,便于携带操作。虽然切割刀具的体积减小,切割时的劳动强度降低,但在携带或闲置时存在安全 隐患,如因其他杂物或在操作中误碰电源开关导致切割刀具进行意外启动,容易伤及手指 或身体其他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可避免误操作电 源开关而引起身体伤害现象发生的管材切割刀具。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材切割刀具,包括机壳,前端部具有一供管材放置的底部大体呈圆弧形的切割口 ;刀片,设于前述机壳上;电动机,设于前述机壳内,用于驱动前述刀片;以及电源,设于前述机壳内,通过一控制开关与前述的电动机连接成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靠近切割口位置设有一串联于所述控制回路的触点开关, 该触点开关的触点按钮露出的所述切割口,管材处于切割状态下,管材与所述的触点按钮 相抵。对触点开关进行安全保护设置,所述的机壳设有一推钮,该推钮位于所述的触点 按钮下方并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上来回移动,所述推钮处于第一位置状态下,所述的 触点按钮因与所述推钮的里端相抵而不能向内移动;所述推钮处于第二位置状态下,所述 的触点按钮能向内移动并导通所述控制回路。进一步,所述的触点按钮里端向内延伸有一阻挡部,所述推钮处于第一位置状态 下,所述触点按钮的阻挡部因与所述推钮的里端相抵而不能向内移动。便于推钮定位准确,所述的推钮里端面上成型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对应地,所述 的机壳内壁具有供前述推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限位配合的凸部。触点开关的结构优选如下设计所述的触点开关还包括一分别与所述控制回路连 接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前述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均位于所述触点按钮的里 端下方位置,触点按钮向内移动状态下,促使前述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接触导通,同 时前述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赋予所述的触点按钮一向外运动的回复力。所述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一端均设于所述机壳内,而另一端均为自由端, 并且,所述机壳内位于第二导电片的自由端下方设有一能赋予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回 复力的凸块。这样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除了起到导通电路的作用,还起到触点按钮复 位件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因触点开关的设置,只有在管材放置的情况 下才能导通电源,进而驱动电机工作,在误操作或误碰情况下就不易发生刀具工作的现象, 意外伤害事件就可避免,安全性大大提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闲置时实施例中触点开关结构示意图。图5为推钮打开时实施例中触点开关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触点开关导通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管材切割刀具包括机壳、刀片、电动机4和电源 5。机壳由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图中无显示)装配而成,内部空腔放置电动机4和电 源5,机壳前端部具有一供管材放置的底部大体呈圆弧形的切割口 14,刀片(图中无显示) 可旋转地设于机壳上,具体可参考现有技术ZL200820122180. 0。电动机4用于驱动刀片旋转。电源5由多个串联的电池组成,通过一控制开关6与电动机4连接成控制回路,控 制开关6设于机壳的握柄处,包括驱动按钮61、具有弹性的动触片63和静触片64组成,驱 动按钮61里端具有驱动动触片的凸粒62。手指按压驱动按钮61,凸粒62按压动触片63, 促使动触片63与静触片64导通,形成控制回路,撤去外力,动触片63在自身形变后与静触 片64分离,并使驱动按钮61弹起复位。机壳靠近切割口 14位置设有一串联于控制回路的触点开关2,该触点开关2包括 触点按钮21、推钮3、第一导电片23和第二导电片22,触点按钮21里端向内延伸有一阻挡 部211,推钮3位于触点按钮21下方一侧并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上来回移动,推钮3处于第一位置状态下,触点按钮的阻挡部211因与推钮3的里端相抵而不能向内移动;推钮3 处于第二位置状态下,触点按钮21能向内移动并导通控制回路。进一步,如图3所示,推钮 3里端面上成型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对应地,机壳内的导电片安装座上13上有供推 钮的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限位配合的凸部16。第一导电片23和第二导电片22均位 于触点按钮21的里端下方另一侧位置,触点按钮21向内移动状态下,促使第一导电片23 和第二导电片22接触导通,同时第一导电片23和第二导电片22赋予触点按钮21 —向外 运动的回复力。触点按钮21露出的切割口 14,参考图6所示,管材10处于切割状态下,管 材10与触点按钮21相抵。第一导电片23和第二导电片22 —端均设于机壳内的导电片安装座上13,称为固 定端,而另一端与触点按钮21配合,称为自由端,机壳内设有一凸块15,凸块15位于第二导 电片22的自由端下方能赋予第一导电片23和第二导电片22回复力。其工作原理是如图1所示,当推钮3处于OFF状态时,触点按钮的阻挡部211被 推钮3顶住,触点按钮21不能被按下,同时第一导电片23和第二导电片22不能接触到,所 以电源5也没有接通。如果要切割PVC管等管材时,首先要把推钮3推到ON状态,见图5 所示,当把要切割的管材10放入切割口 14,触点按钮21自然被压下,第一导电片23和第二 导电片22开始接通,见图6所示,触点开关2开启,然后只需按下控制开关6,即可开始切割 工作。权利要求一种管材切割刀具,包括机壳,前端部具有一供管材放置的底部大体呈圆弧形的切割口;刀片,设于前述机壳上;电动机,设于前述机壳内,用于驱动前述刀片;以及电源,设于前述机壳内,通过一控制开关与前述的电动机连接成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靠近切割口位置设有一串联于所述控制回路的触点开关,该触点开关的触点按钮露出所述切割口,管材处于切割状态下,管材与所述的触点按钮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切割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设有一推钮,该推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材切割刀具,包括:机壳,前端部具有一供管材放置的底部大体呈圆弧形的切割口;刀片,设于前述机壳上;电动机,设于前述机壳内,用于驱动前述刀片;以及电源,设于前述机壳内,通过一控制开关与前述的电动机连接成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靠近切割口位置设有一串联于所述控制回路的触点开关,该触点开关的触点按钮露出所述切割口,管材处于切割状态下,管材与所述的触点按钮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忠华张令辉
申请(专利权)人:吴其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