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管结构、进气系统及矿用自卸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980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进气管结构,包括进气段、中间段和出气段,中间段设置在进气段与出气段之间,进气段包括第一胶管和第一金属骨架,第一金属骨架绕第一胶管周向设置,出气段包括第二胶管和第二金属骨架,第二金属骨架绕第二胶管周向设置,中间段包括金属管,金属管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胶管内,金属管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胶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进气管结构结构简单,能够提高进气管结构的支撑性,提高抗振防砸的性能,延长进气管结构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进气系统及矿用自卸车。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进气系统及矿用自卸车。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进气系统及矿用自卸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气管结构、进气系统及矿用自卸车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进气管结构、进气系统及矿用自卸车。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现有的进气系统的管路设置的方式为:发动机增压器进气口通过进气波纹管6与进气连接钢管4连接,进气连接钢管4为异形不锈钢钢管,进气波纹管6与变径波纹管2均为内氟外硅胶管,进气连接钢管4与进气波纹管6通过第二T型卡箍5连接,进气连接钢管4通过第二半圆卡箍7进行固定;进气连接钢管4另一端由第一半圆卡箍3和固定支架通过螺栓及螺母等标准件固定;进气连接钢管4的末端由变径波纹管2连接到油滤出气口上,并由第一T型卡箍1固定。该管路设置存在以下缺点:(1)进气管道由两段内氟外硅胶管和一段钢管组成,内氟外硅胶管的支撑性较差,在钢管两端与内氟外硅胶管之间的连接处都使用了半圆卡箍进行固定,且使用T型卡箍进行拼接,使得整个进气管路结构较为复杂,装配较为繁琐;(2)抗振与密封性不足;由于异形不锈钢钢管构成的进气连接钢管的刚度过大,且在拼接时存在过度限位,在非公路矿用车作业产生振动时不能很好的中和振动,会导致接口处的密封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气管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结构简单,提高进气管结构的支撑性,提高抗振防砸的性能。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进气管结构,包括进气段、中间段和出气段,所述中间段设置在所述进气段与所述出气段之间,所述进气段包括第一胶管和第一金属骨架,所述第一金属骨架绕所述第一胶管周向设置,所述出气段包括第二胶管和第二金属骨架,所述第二金属骨架绕所述第二胶管周向设置,所述中间段包括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胶管内,所述金属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胶管内。
[000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段包括第一覆盖部,所述第一覆盖部包覆所述第一胶管和所述第一金属骨架设置,所述中间段还包括第二覆盖部,所述第二覆盖部包覆所述金属管设置,所述出气段还包括第三覆盖部,所述第三覆盖部包覆所述第二胶管和所述第二金属骨架设置。
[000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覆盖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覆盖部的厚度,所述第二覆盖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覆盖部的厚度。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骨架为螺旋结构,所述第二金属骨架为螺旋结构。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结构包括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设于所述进气段与所述中间段之间,所述第二折弯部设置在所述中间段与所述出气段之间,所述第一折弯部设有所述第一金属骨架,所述第二折弯部设有所述第二金属骨架。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段呈喇叭状。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管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胶管的内径,所述金属管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胶管的内径。
[0011]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发动机系统和上述的进气管结构,所述空气滤清器固定连接有第一紧固件,所述进气段穿过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空气滤清器连通,所述发动机系统包括固定连接有第二紧固件,所述出气段穿过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发动机系统连通。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紧固件为卡箍或抱箍,所述第二紧固件为卡箍或抱箍。
[0013]本技术还涉及一种矿用自卸车,包括上述的进气系统。
[0014]本技术的进气管结构的进气段将第一金属骨架套设在第一胶管上,出气段将第二金属骨架套设在第二胶管上,再将金属管连接在第一胶管与第二胶管之间,其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和制作,第一金属骨架和第二金属骨架的设置使得进气管结构的整体抗振防砸的效果好,提高进气管结构的支撑性,进气管结构在进行空气传输时不易塌扁,保证了空气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6]图1是现有技术的进气系统的管路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中A

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进气段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特定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2]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属性类似的元件,而不是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或者特定的顺序。
[0024]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0025]图2是本技术的进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

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进气段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如图2至图4所示,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21、发动机系统22和进气管结构,空气滤清器21固定连接有第一紧固件14,进气段11穿过第一紧固件14与空气滤清器21连通,发动机系统22固定连接有第二紧固件15,出气段13穿过第二紧固件15与发动机系统22连通,第一紧固件14和第二紧固件15可保证进气管结构与空气滤清器21、发动机紧密连接,防止脱落,空气通过空气滤清器21的过滤作用,将所含的颗粒杂质去除后,再经过进气管结构被输出至发动机系统22;进气管结构包括进气段11、中间段12和出气段13,中间段12设置在进气段11与出气段13之间,进气段11、中间段12和出气段13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进气段11包括第一胶管111和第一金属骨架112,第一胶管111为中空结构,第一金属骨架112绕第一胶管111周向设置,出气段13包括第二胶管和第二金属骨架,第二胶管为中空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段(11)、中间段(12)和出气段(13),所述中间段(12)设置在所述进气段(11)与所述出气段(13)之间,所述进气段(11)包括第一胶管(111)和第一金属骨架(112),所述第一金属骨架(112)绕所述第一胶管(111)周向设置,所述出气段(13)包括第二胶管和第二金属骨架,所述第二金属骨架绕所述第二胶管周向设置,所述中间段(12)包括金属管(121),所述金属管(121)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胶管(111)内,所述金属管(121)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胶管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段(11)包括第一覆盖部(114),所述第一覆盖部(114)包覆所述第一胶管(111)和所述第一金属骨架(112)设置,所述中间段(12)还包括第二覆盖部(122),所述第二覆盖部(122)包覆所述金属管(121)设置,所述出气段(13)还包括第三覆盖部,所述第三覆盖部包覆所述第二胶管和所述第二金属骨架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覆盖部(12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覆盖部(114)的厚度,所述第二覆盖部(12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覆盖部的厚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骨架(112)为螺旋结构,所述第二金属骨架为螺旋结构。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艳红谭腾杨洁丹梁江李怡雪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