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溢水的外置式内导轮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965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溢水的外置式内导轮总成,属于捞渣机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轴、套接于主轴端部的内导轮,主轴一侧设置有筒体,主轴另外一侧设置有防水密封装置,防水密封装置包括防灰座和盘根座,防灰座设置在内导轮与盘根座之间,盘根座外侧设置有盘根压盖,筒体内侧设置有第二压盖,第二压盖与盘根压盖之间设置有隔离空间,隔离空间将筒体与防水密封装置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多道防水结构,提高装置防溢水效果,同时通过设置感应装置,方便知晓主轴是否正常旋转。方便知晓主轴是否正常旋转。方便知晓主轴是否正常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溢水的外置式内导轮总成


[0001]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溢水的外置式内导轮总成,属于捞渣机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刮板捞渣机广泛应用于煤粉炉底渣输送系统,它接在锅炉的下方,槽体内部盛满水,锅炉产生的高温灰渣落入捞渣机的槽体内,在水中冷却,然后通过刮板将冷却后的灰渣从槽体内捞出,称为刮板捞渣机,而内导轮是刮板捞渣机的重要部件,内导轮的加长轴承座体部分通过螺栓固定到刮板捞渣机的壳体上,内导轮的轮体部分浸没在灰渣水中,为链条及刮板提供导向支持。
[0003]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老式内导轮总成,筒体与盖为一体,并且筒体伸入槽体内,筒体直接与冷却水接触,密封装置仅有密封座、圈和定位套前后的三排油封,以及管内的油脂进行防水密封,检查内导轮运转是否正常时,只能卸下螺塞目视观看,非常不便,筒体直接与冷却水接触,使用一段时间后,水与水中的细微杂质会逐渐渗透到筒体内,不断的磨损各部的密封装置,造成密封效果降低,继而水与杂质会进一步进入筒体腔内,造成腔内的油脂与水、杂质混合,油脂起不到保护轴承的作用,轴承会逐渐生锈、堵塞、抱死不滚动、不旋转,从而造成主轴不转动,内导轮也不转动,如果发现不及时,链条与内导轮不断摩擦,造成埙伤、坏链条,从而造成仓体内刮渣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严重时停运整修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改进现有的内导轮总成,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溢水的外置式内导轮总成,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000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溢水的外置式内导轮总成,包括主轴、套接于所述主轴端部的内导轮,所述主轴一侧设置有筒体,所述主轴另外一侧设置有防水密封装置,所述防水密封装置包括防灰座和盘根座,所述防灰座设置在所述内导轮与所述盘根座之间,所述盘根座外侧设置有盘根压盖,所述筒体内侧设置有第二压盖,所述第二压盖与所述盘根压盖之间设置有隔离空间,所述隔离空间将筒体与防水密封装置分离。
[0006]所述内导轮与防灰座之间设置有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导轮表面的凹槽,所述防灰座插入所述凹槽。
[0007]所述主轴两侧设置有压盖,所述压盖包括设置在内导轮一侧的第一压盖和设置在筒体一侧的第三压盖,所述第三压盖外表面上设置有感应装置。
[0008]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器支架,所述感应器支架上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前方设置有感应盘,所述感应盘固定在主轴上。
[0009]所述筒体内部靠近第二压盖处设置有第一轴承,靠近第三压盖处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设置有筒腔,所述筒体侧面设置有第一注油孔,所述第一
注油孔连接所述筒腔,所述筒腔填充油脂。
[0010]所述主轴靠近筒体一端设置有第二注油孔,所述主轴内部设置有注油通道,所述第二注油孔与所述注油通道连接。
[0011]所述盘根座外部设置有固定盘。
[0012]所述内导轮与第一压盖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防灰座与主轴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防灰座与盘根座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盘根座与主轴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所述第二压盖与主轴之间设置有第六密封圈,所述第三压盖与主轴之间设置有第七密封圈。
[0013]所述盘根座与固定盘之间设置有第五密封圈。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时,筒体与防水密封装置设计为分离式,密封装置设置多道防水结构,提高和改善整体装置防溢水的功能、效果。
[0016]本技术实际使用时,通过安装的感应盘和感应器,感应盘与主轴一体旋转,通过分布孔的旋转的间隔时间,不断向感应器提供感应信号,便可知晓主轴是否正常旋转,进而可知内导轮运转是否正常,有效的解决因发现设备故障不及时,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的问题。
[0017]本技术中主轴材质已调质热处理,轴承处、骨架密封圈处、盘根处另作高频淬火处理,耐磨、硬度高,一般不磨损,使用寿命高,总体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老式内导轮总成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感应盘和感应器安装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感应盘和感应器安装后主视图;
[0022]图中:1、内导轮;2、防灰座;3、盘根座;31、盘根压盖;4、固定盘;5、筒体;51、第一注油孔;6、主轴;61、第一压盖;62、第二压盖;63、第三压盖;7、感应盘;71、感应器;72、感应器支架;8、第二注油孔;9、第七密封圈;10、第二轴承;11、筒腔;12、第一轴承;13、第六密封圈;14、第五密封圈;15、第四密封圈;16、第三密封圈;17、第二密封圈;18、防水结构;19、第一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做进一步描述: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溢水的外置式内导轮总成,包括主轴6、套接于主轴6端部的内导轮1,主轴6一侧设置有筒体5,主轴6另外一侧设置有防水密封装置,防水密封装置包括防灰座2和盘根座3,防灰座2设置在内导轮1与盘根座3之间,盘根座3外侧设置有盘根压盖31,筒体5内侧设置有第二压盖62,第二压盖62与盘根压盖31之间设置有隔离空间,隔离空间将筒体5与防水密封装置分离。
[0026]内导轮1与防灰座2之间设置有防水结构18,防水结构18包括设置在内导轮1表面
的凹槽,防灰座2插入凹槽,实现防灰座2与内导轮1的连接,防灰座2与主轴6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7,防灰座2与盘根座3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16,盘根座3与主轴6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15,第二压盖62与主轴6之间设置有第六密封圈13,第三密封圈16为O型圈,第二密封圈17和第六密封圈13为骨架密封圈,第四密封圈15为盘根,第二密封圈17为5排骨架密封圈,第四密封圈15为3道盘根,通过筒体5与防水密封装置设计为分离式,密封装置设置多道防水结构,提高和改善整体装置防溢水的功能、效果。
[0027]主轴6两侧设置有压盖,压盖包括设置在内导轮1一侧的第一压盖61和设置在筒体5一侧的第三压盖63,第三压盖63外表面上设置有感应装置,内导轮1与第一压盖6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9,第三压盖63与主轴6之间设置有第七密封圈9,第一密封圈19为O型圈,第二密封圈17为骨架密封圈。
[0028]盘根座3外部设置有固定盘4,盘根座3与固定盘4之间设置有第五密封圈14,第五密封圈14为O型圈。
[0029]筒体5内部靠近第二压盖62处设置有第一轴承12,靠近第三压盖63处设置有第二轴承10,第一轴承12与第二轴承10之间设置有筒腔11,筒体5侧面设置有第一注油孔51,第一注油孔51连接筒腔11,筒腔11填充油脂,通过在筒腔11内填充油脂,进一步起到防水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溢水的外置式内导轮总成,包括主轴(6)、套接于所述主轴(6)端部的内导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6)一侧设置有筒体(5),所述主轴(6)另外一侧设置有防水密封装置,所述防水密封装置包括防灰座(2)和盘根座(3),所述防灰座(2)设置在所述内导轮(1)与所述盘根座(3)之间,所述盘根座(3)外侧设置有盘根压盖(31),所述筒体(5)内侧设置有第二压盖(62),所述第二压盖(62)与所述盘根压盖(31)之间设置有隔离空间,所述隔离空间将筒体(5)与防水密封装置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溢水的外置式内导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轮(1)与防灰座(2)之间设置有防水结构(18),所述防水结构(18)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导轮(1)表面的凹槽,所述防灰座(2)插入所述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溢水的外置式内导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6)两侧设置有压盖,所述压盖包括设置在内导轮(1)一侧的第一压盖(61)和设置在筒体(5)一侧的第三压盖(63),所述第三压盖(63)外表面上设置有感应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溢水的外置式内导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器支架(72),所述感应器支架(72)上设置有感应器(71),所述感应器(71)前方设置有感应盘(7),所述感应盘(7)固定在主轴(6)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溢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致吴建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神开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