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卡车用轻量化刹车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9320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动领域,具体提供了轻型卡车用轻量化刹车泵系统,包括刹车泵外壳,通过在刹车泵外壳的一侧安装有固定环,作用于连接器内部的推动圆杆和外部伸缩筒的作用,通过伸缩筒的设置可以在其受力使可以被挤压产生形变且可以回弹复位,通过在伸缩筒的一端连接有脚刹组件,通过踩下脚刹组件的一端踏板处,即可使脚刹组件转动并产生下压力,此下压力会使推动圆杆滑动,当推动圆杆滑动时会一同使活塞推板沿着刹车泵外壳的内侧进行移动,此时活塞推板移动产生推力会挤压制动液,并将制动液产生的压力转换成制动力传导给刹车的其它分泵中,由于活塞推板与制动液接触面积大,制动液受到推力的响应快使刹车分泵受到的制动力更大,效果更好。效果更好。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型卡车用轻量化刹车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动领域,尤其涉及轻型卡车用轻量化刹车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轻型卡车是指总重量小于6吨的载货车辆,其燃油经济性和操控性能一直是制造商和用户关注的焦点,并且在汽车制造中,刹车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刹车系统通常由制动器、刹车片、制动液和刹车泵等组成,刹车泵作为制动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主要用于提供制动压力和转换人的脚力为制动力,目前市场上的刹车泵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真空助力刹车和液压助力刹车。
[0003]目前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实践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其中液压助力中的活塞一般为圆柱形状,在受到人的脚力时会被推动,并将这股力传导给制动液,但由于圆柱形状的一端与制动液之间的接触面较小,会导致压力不够从而使刹车制动力不够,并且刹车泵通常使用橡胶密封圈,这种密封圈优点有弹力易安装更换,但缺点容易受到油液的侵蚀和高温的影响,从而导致密封圈老化、泄漏和失效,这种问题会影响刹车泵的性能和寿命。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轻型卡车用轻量化刹车泵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轻型卡车用轻量化刹车泵系统。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轻型卡车用轻量化刹车泵系统,包括刹车泵外壳,所述刹车泵外壳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刹车泵外壳的两侧中部均设有中孔,所述中孔的内侧活动卡接有推动圆杆,所述推动圆杆的一端穿过固定环的内侧后固定连接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脚刹组件,所述刹车泵外壳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输液出管,所述刹车泵外壳的顶部一边固定安装有输液入管,所述刹车泵外壳顶部中心固定安装有制动液筒,所述刹车泵外壳的一侧中部活动卡接有密封圈组件。
[0007]可选的,所述刹车泵外壳的顶部设有输入孔,所述输液入管的一端与输入孔的内侧固定卡接,所述输液入管的另一端与制动液筒的内部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于通过启动制动液筒可以将制动液输送至输液入管的内部并穿过输入孔后进入到刹车泵外壳。
[0008]可选的,所述推动圆杆的外侧固定套接有活塞推板,所述活塞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一端与刹车泵外壳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圆杆的一端外侧设有助力泵组件,所述推动圆杆的另一端与密封圈组件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于通过推动圆杆的移动使活塞推板和助力泵组件一起移动并挤压压力弹簧被压缩,达到传递制动力的效果。
[0009]可选的,所述活塞推板的外侧与刹车泵外壳的内侧滑动卡接,所述活塞推板的一
侧设有液体内腔,所述活塞推板的另一侧设有真空内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于将刹车泵外壳的内部设有两个独立的空间并且分布在活塞推板的两侧,并且该空间可以被活塞推板挤压。
[0010]可选的,所述刹车泵外壳的一侧底部设有输出孔,所述输液出管的一端外侧与输出孔的内侧固定卡接,所述输液出管的另一端位于液体内腔的内部,所述输液出管的另一端位于刹车泵外壳的外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于当液体内腔受到挤压时会将其内部的制动液受到挤压,并将制动液通过输液出管输送出去。
[0011]可选的,所述活塞推板的中心内部设有板孔,所述推动圆杆的一端外侧与板孔的内侧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密封圈组件包括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内部设有圈内孔,所述橡胶圈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塑胶圈,所述橡胶圈外侧活动安装有调节器,所述橡胶圈的一端外侧设有圆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于通过将密封圈组件设置为多个部分,通过多个部分的作用可以充分的与刹车泵外壳的外侧紧密贴合。
[0012]可选的,所述圆槽的外侧与其中一个中孔的内侧固定卡接,所述圈内孔的内侧与推动圆杆的外侧滑动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于通过圆槽的卡接可以使密封圈组件牢固的固定于此,并且不影响推动圆杆在圈内孔的内部进行滑动。
[0013]可选的,所述调节器包括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位于橡胶圈的外部,所述螺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膨胀环,所述膨胀环安装于塑胶圈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于通过在橡胶圈的外侧旋转螺栓就可以使压板受力,通过压板的力从而使膨胀环膨胀挤压塑胶圈,可以使塑胶圈处于紧绷状态。
[0014]可选的,所述橡胶圈的外侧与刹车泵外壳的外侧紧密贴合,所述塑胶圈的外侧与液体内腔的一侧紧密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于通过塑胶圈与液体内腔部分紧密贴合挤压,可以使内部的制动液无法渗透出来,并且橡胶圈与刹车泵外壳外侧贴合使密封圈组件安装更加牢固不会脱落。
[001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轻型卡车用轻量化刹车泵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轻型卡车用轻量化刹车泵系统,通过在刹车泵外壳的内部安装有推动圆杆,并在推动圆杆的外侧安装有活塞推板,通过活塞推板的外侧与刹车泵外壳的内侧滑动连接,当推动圆杆的一端受到伸缩筒的挤压力时会推动活塞推板一起移动,而由于活塞推板的一侧是液体内腔,液体内腔的内部为制动液且制动液与活塞推板的一侧完全接触,可以使大量制动液被推动挤压,从而制动液产生较大的压力会使输液出管内部的制动液有非常大的推动力,可以提高刹车泵系统产生更大的制动力。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轻型卡车用轻量化刹车泵系统,采用在中孔的内侧卡接有密封圈组件,并且将中孔的内侧与圆槽的位置卡接,使橡胶圈位于刹车泵外壳的外侧,塑胶圈位于刹
车泵外壳的内侧,从而使密封圈组件牢固的安装于中孔的位置,为了防止密封圈组件长时间受到高温老化变软影响密封性,在塑胶圈的内部设有膨胀环,通过使用螺丝刀拧动螺栓使其旋转给压板产生压力,并通过压板使膨胀环受力涨大,可以使塑胶圈处于紧绷状态,既防止了塑胶圈从液体内腔的内部脱落出来,又可以使其与液体内腔的制动液在长期接触后不会因高温的影响使其变软发生松弛,也不会影响密封性防止影响刹车性能的问题,最后通过旋转螺栓使膨胀环不在涨大,可以方便密封圈组件的取出和更换。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轻型卡车用轻量化刹车泵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刹车泵外壳结构内部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推动圆杆与活塞推板拆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刹车泵外壳外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密封圈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密封圈组件结构内部剖视图。
[0018]图中标号:1、刹车泵外壳;101、固定环;102、液体内腔;103、真空内腔;104、中孔;105、输入孔;106、输出孔;2、推动圆杆;201、活塞推板;2011、板孔;202、压力弹簧;203、助力泵组件;3、伸缩筒;4、脚刹组件;5、输液出管;6、输液入管;7、制动液筒;8、密封圈组件;801、橡胶圈;8011、圈内孔;802、塑胶圈;803、调节器;8031、螺栓;8032、压板;8033、膨胀环;804、圆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轻型卡车用轻量化刹车泵系统,包括刹车泵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泵外壳(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101),所述刹车泵外壳(1)的两侧中部均设有中孔(104),所述中孔(104)的内侧活动卡接有推动圆杆(2),所述推动圆杆(2)的一端穿过固定环(101)的内侧后固定连接有伸缩筒(3),所述伸缩筒(3)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脚刹组件(4),所述刹车泵外壳(1)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输液出管(5),所述刹车泵外壳(1)的顶部一边固定安装有输液入管(6),所述刹车泵外壳(1)顶部中心固定安装有制动液筒(7),所述刹车泵外壳(1)的一侧中部活动卡接有密封圈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卡车用轻量化刹车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泵外壳(1)的顶部设有输入孔(105),所述输液入管(6)的一端与输入孔(105)的内侧固定卡接,所述输液入管(6)的另一端与制动液筒(7)的内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卡车用轻量化刹车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圆杆(2)的外侧固定套接有活塞推板(201),所述活塞推板(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力弹簧(202),所述压力弹簧(202)的一端与刹车泵外壳(1)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圆杆(2)的一端外侧设有助力泵组件(203),所述推动圆杆(2)的另一端与密封圈组件(8)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型卡车用轻量化刹车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推板(201)的外侧与刹车泵外壳(1)的内侧滑动卡接,所述活塞推板(201)的一侧设有液体内腔(102),所述活塞推板(201)的另一侧设有真空内腔(10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卡车用轻量化刹车泵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国品屠锦涛夏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锦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