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运车厢及转运物流车
[0001]本技术涉及物流运输
,特别是指一种转运车厢及转运物流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制造技术也日益成熟,在制造业生产车间内,物流车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个领域生产车间中,以实现短距离运输,这在相当程度上减小了企业员工的工作强度,有效提升了运输效率。
[0003]现有车辆的转运方式主要有平板拖车转运、卡车转运、工艺车辆牵引带轮器具转运等。其中,平板拖车转运和卡车转运因其装卸时只能采用叉车、提升机等辅助工具装卸,占用装卸空间较大,且装卸成本较高;工艺车辆牵引带轮器具转运又受到厂区内地形和路面情况的影响,局限性比较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运车厢及转运物流车。解决了货品转运和装卸不便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转运车厢,包括:
[0007]车厢框架,所述车厢框架呈内部中空的框架结构;
[0008]承载组件,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框架,所述车厢框架呈内部中空的框架结构;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设置在所述车厢框架的框架内部,且与所述车厢框架固定连接;举升组件,所述举升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车厢框架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承载组件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侧围框架(13),所述侧围框架(13)的第一边与所述第一框架(11)的第三边焊接,第二边与所述第二框架(12)的第一边焊接;顶部框架(14),所述顶部框架(14)的第二边与所述侧围框架(13)的第三边焊接,第三边与所述第二框架(12)的第三边焊接,第四边与所述第一框架(11)的第三边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承载机构,每个承载机构均与所述车厢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底座(211),所述承载底座(211)与所述车厢框架固定连接;举升框架(212),所述举升框架(212)与所述举升组件固定连接;至少一组组合连杆(213),所述组合连杆(213)与所述承载底座(211)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举升框架(212)可旋转连接;至少两个轮子(214),所述轮子(214)与所述承载底座(21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运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连杆(213)包括:第一连杆(2131),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承载底座(211)的第一边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承载底座(211)的第二边固定连接;轴承座(2132),所述轴承座(2132)与所述举升框架(212)固定连接;第二连杆(2133),所述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建明,王欢,程常浩,包峰,李华,姜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一汽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