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辐变化的脚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720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辐变化的脚轮,包括轮体、轴承和两个轴承座,所述轮体包括内环体、环板和外环体,所述外环体和内环体同轴设置,且外环体位于内环体的外侧,所述环板位于外环体和内环体之间,且环板分别与外环体和内环体相连;所述轴承固定在内环体的中心孔中,两个轴承座分别从中心孔的两端插入中心孔,所述轴承均套接在两个轴承座上,两个轴承座均设置有贯穿其自身并彼此对接的穿孔;所述环板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多个沿内环体径向延伸的轮辐,所述轮辐的两端分别与外环体和内环体相连;在从内环体向外环体延伸的方向上,所述轮辐的宽度先逐渐缩小,再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加强轮辐两端的连接强度,提升脚轮的载重性能。提升脚轮的载重性能。提升脚轮的载重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辐变化的脚轮


[0001]本技术涉及脚轮
,尤其是一种轮辐变化的脚轮。

技术介绍

[0002]脚轮的用途非常的广泛,生活中的椅子、桌子、手拖箱包等产品需要用到脚轮,工业上的运输车和各种生产设备也需要用到脚轮。随着脚轮制造工艺的改进,脚轮的承载量也逐步提升。但是,现有脚轮的轮辐的宽度通常是统一宽度,如公开号为CN2875850的中国技术专利所示,而轮辐的两端分别与内环和外环相连,是主要的受力点,如果轮辐宽度统一,轮辐两端的连接强度得不到提升,导致整体的载重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轮辐变化的脚轮,可以加强轮辐两端的连接强度,提升脚轮的载重性能。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轮辐变化的脚轮,包括轮体、轴承和两个轴承座,所述轮体包括内环体、环板和外环体,所述外环体和内环体同轴设置,且外环体位于内环体的外侧,所述环板位于外环体和内环体之间,且环板分别与外环体和内环体相连;所述轴承固定在内环体的中心孔中,两个轴承座分别从中心孔的两端插入中心孔,所述轴承均套接在两个轴承座上,两个轴承座均设置有贯穿其自身并彼此对接的穿孔;所述环板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多个沿内环体径向延伸的轮辐,所述轮辐的两端分别与外环体和内环体相连;在从内环体向外环体延伸的方向上,所述轮辐的宽度先逐渐缩小,再逐渐增大。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轮辐靠近外环体一端的外侧面以及轮辐靠近内环体一端的外侧面均为圆弧形。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轮辐靠近外环体一端的宽度小于轮辐靠近内环体一端的宽度。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座包括中心柱,两个轴承座的中心柱抵接在一起,且轴承均套接在两个轴承座的中心柱上。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心柱的周面设置有凸出的定位筒,两个轴承座的定位筒分别位于轴承的两侧,且两个轴承座的定位筒均抵接轴承。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座还包括位于中心柱外侧端并与中心柱相连的盖板,所述穿孔贯穿中心柱和盖板,所述盖板盖覆所述中心孔。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环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中心孔设置在凹槽的底部,且凹槽的内径大于中心孔的内径,所述盖板的一部分嵌设在凹槽中。
[0012]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从内环体向外环体延伸的方向上,本技术的脚轮上的轮辐的宽度先逐渐缩小,再逐渐增大,使得轮辐两端的宽度更大,可以分别加强轮辐两端与内环体和外环体相连的连接强度,轮辐主要的受力点能够承受更大压力,
提升了脚轮的载重性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轮辐变化的脚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轮辐变化的脚轮的剖视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轮辐变化的脚轮的分解示意图。
[0016]其中,附图标记为:
[0017]中心孔101,凹槽102,内环体110,环板120,外环体130,轮辐140;
[0018]轴承200;
[0019]轴承座300,穿孔301,中心柱310,定位筒320,盖板330。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公开提供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来帮助全面理解如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描述包括各种具体细节以帮助理解,但这些细节应被视为只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能够对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明,可省略对公开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0021]在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字词不受限于字面含义,而只是被专利技术人用来使得能够对于本公开有清楚且一致的理解。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提供以下对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如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
[0022]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具有”、“可具有”、“包括”或“可包括”指示公开的相应功能、操作、元素等等的存在,但不限制额外的一个或多个功能、操作、元素等等。此外,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具有”是要指示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征、数字、操作、元素、部件或者其组合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3]应理解,当一元素(例如,第一元素)与另一元素(例如,第二元素)“连接”时,该元素可直接与另一元素连接,或者在该元素和另一元素之间可以有居间的元素(例如,第三元素)。
[002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轮辐变化的脚轮,如图1

3所示,包括轮体、轴承200和两个轴承座300,轮体包括内环体110、环板120和外环体130,外环体130和内环体110同轴设置,且外环体130位于内环体110的外侧,环板120位于外环体130和内环体110之间,且环板120分别与外环体130和内环体110相连,内环体110的中心设置有沿其轴向贯穿其自身的中心孔101,轴承200固定在内环体110的中心孔101中,具体的,轴承200的外圈可与中心孔101过盈配合。两个轴承座300分别从中心孔101的两端插入中心孔101,轴承200的内圈均套接在两个轴承座300上,两个轴承座300均设置有贯穿其自身并彼此对接的穿孔301。在组装脚轮时,脚轮需要与支架相连,支架的两个支撑臂上设置有螺栓,螺栓需要穿过穿孔301,以与脚轮相连。环板120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多个沿内环体110径向延伸的轮辐140,轮辐140的两端分别与外环体130和内环体110相连。在从内环体110向外环体130延伸的方向上,轮辐
140的宽度先逐渐缩小,再逐渐增大。因而轮辐140两端的宽度更大,可以分别加强轮辐140两端与内环体110和外环体130相连的连接强度,轮辐140主要的受力点能够承受更大压力,提升了整个脚轮的载重性能。
[0025]本实施例中,内环体110、环板120、外环体130和轮辐140可一体相连,以增强连接强度,也便于制造成型。
[002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外环体130可以做得比较厚,在使用脚轮时,外环体130的外周面直接与地面接触,直接承受压力,这种结构可简化制造工艺。
[0027]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外环体130的外周面包覆有胶体,胶体可通过二次注塑附着在外环体130的外周面,在使用脚轮时,胶体直接与地面接触。相比于上一种实施方式,胶体可采用更耐磨的材料,使得脚轮的使用寿命更长。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轮辐140靠近外环体130一端的外侧面以及轮辐140靠近内环体110一端的外侧面均为圆弧形,即如图2所示,轮辐140的两端的外侧面均呈圆弧形,以更圆滑地过渡,使轮辐140更易于脱模和成型。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轮辐140靠近外环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辐变化的脚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体、轴承和两个轴承座,所述轮体包括内环体、环板和外环体,所述外环体和内环体同轴设置,且外环体位于内环体的外侧,所述环板位于外环体和内环体之间,且环板分别与外环体和内环体相连;所述轴承固定在内环体的中心孔中,两个轴承座分别从中心孔的两端插入中心孔,所述轴承均套接在两个轴承座上,两个轴承座均设置有贯穿其自身并彼此对接的穿孔;所述环板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多个沿内环体径向延伸的轮辐,所述轮辐的两端分别与外环体和内环体相连;在从内环体向外环体延伸的方向上,所述轮辐的宽度先逐渐缩小,再逐渐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变化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靠近外环体一端的外侧面以及轮辐靠近内环体一端的外侧面均为圆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变化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靠近外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兰练昌伟朱土芬李佳李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常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