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用细长滚子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7021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摩擦用细长滚子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待加工滚子放置于车床的车刀刀架上方并装卡于两端顶尖上;驱动所述待加工滚子旋转;控制所述车刀对所述待加工滚子进行横向与纵向切削加工直至要求尺寸。所述方法仅用一台专用精密车床即可完成补偿加工摩擦滚子因自重产生的向下挠曲变形,其在节省制造成本的同时可以一次准确地完成补偿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对摩擦滚子因自重 产生的挠曲变形进行补偿加工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LCD生产过程的摩擦取向加工及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的 抛光去毛刺加工中,需要使用一种表面贴敷摩擦布的细长摩擦抛光用 滚子。由于其细长比比较大,滚子由于自重的原因会产生向下的挠曲, 如图1所示,由此造成滚子中部与两端在摩擦、抛光时受到的压入量 不均匀,这将直接影响到摩擦、抛光的质量。为了克服因滚子自重挠曲而引起的压入量不均匀,目前在制造滚 子时,通常根据计算出的滚子挠曲变形量、釆用高精密数控车床对滚 子的相对应位置的滚子半径进行补偿加工,使加工出的摩擦滚子呈腰 鼓型,如图2所示。将经过如此加工的腰鼓型摩擦滚子安装在摩擦机 或抛光机上时,由于预先对其进行了补偿加工,滚子因自重产生的向 下的挠曲变形将与预先加工的补偿量抵消,如图3所示,使滚子下母 线与工作台平面平行以保持其与工作台之间的间隙一致,由此保证摩 擦、抛光的均匀性。在使用现有技术通过精密数控车床补偿加工摩擦滚子时,需要准 确地计算出细长滚子的挠曲变形量,再根据变形曲线编程进行插补加 工得到补偿曲线。而由于受制造滚子的材料均句性、计算的准确性、 安装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最后加工得到的补偿曲线与实际挠曲 曲线存在误差,需要经过测量、误差修正、再加工后才能达到要求, 因而计算量大、工序复杂、加工周期长、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通过精密数控车床补偿加工摩擦 滚子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细长滚子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车床,所述 方法无需使用高精密数控车床,仅用一台专用精密车床即可完成对摩 擦滚子因自重产生的向下挠曲变形的补偿加工,其在节省制造成本的 同时可以一次性地准确完成补偿加工。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一种摩擦用细长滚子加工车床,包括刀架2、车床主轴顶尖3、端面键4、车刀6、小溜板7、尾顶尖 9、大溜板10;其中,所述车床主轴顶尖3和尾顶尖9用于装卡支撑待加工滚子 5于其上;所述刀架2位于待加工滚子5下方。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磨擦用细长滚子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l:将待加工滚子5放置于车床的车刀刀架2上方并装卡于车床 主轴顶尖3和尾顶尖9之上;S2:驱动所述待加工滚子5旋转;S3:控制车刀6对所述待加工滚子5进行沿其轴向的横向切削加 工与沿其径向的纵向切削加工,直至达到要求的直径尺寸。其中,通过所述车床主轴的端面键4驱动所述滚子5旋转。其中,所述横向切削通过以车床大溜板10拖动其上的小溜板7 和刀架2做平行于滚子轴向的方向的移动实现。其中,所述纵向切削通过小溜板7的垂直方向的进刀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釆用了车刀布置在加工工件下方的车床结构, 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细长滚子的加工方法较以往通常的精密数控车床加工 方法更简单、经济,且不存在补偿误差。附图说明图i是滚子因自重产生向下挠曲的示意4图2是滚子补偿示意图3是补偿加工后滚子安装在机器上时下母线呈直线状态的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摩擦用细长滚子加工车床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 意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的一个实施例的车削局 部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 如下。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加工方法的专用精密机床包括精密车床床头箱、专用车床溜板、精密车床床身、精密车床顶尖;其中,刀架相对于要加 工的工件一滚子布置在其下方,滚子装卡在与摩擦、抛光机上类似的两端顶尖上,由车床主轴的端面件驱动滚子旋转,车刀在滚子下方进 行切削,将滚子因自重下垂的挠曲量直接切除,实现细长(如cM00 c])200x 1000 3000mm的摩擦滚轮)滚子挠曲变形的直接补偿。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专用精密机床包括精密车 床床头箱l、刀架2、车床主轴顶尖3、端面键4、车刀6、小溜板7、 床身8、尾顶尖9、大溜板IO、尾座ll、手轮12;其中,尾座ll固 定在床身8上,安装在车床小溜板7上的刀架2与小溜板7—起装在 车床大溜板10上,且小溜板7的进刀方向设置为与水平面垂直的方 向,大溜板10装在床身8的导轨上。加工工件一摩擦用滚子5放置 于刀架2上方,且由两侧的安装在床头箱1上的车床主轴顶尖3和安 装在尾座11上的尾顶尖9支撑。加工过程中,由车床主轴通过端面键4带动工件滚子5转动,由 车床大溜板10拖动其上的小溜板7和刀架2做平行于滚子轴向的方 向的移动,实现横向切削进给;由于车刀6布置在工件滚子5的下方,通过小溜板7垂直方向的移动完成滚子径向的纵向切削进给,直至达到滚子的直径尺寸要求。滚子5因自重产生的向下挠曲变形部分被自动车削掉,形成如图3的滚子安装在机器上时下母线呈直线状态的补偿切削形状。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专用精密机床也可以为同类加工的磨床。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磨擦用细长滚子加工车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架(2)、车床主轴顶尖(3)、端面键(4)、车刀(6)、小溜板(7)、尾顶尖(9)、大溜板(10);其中,所述车床主轴顶尖(3)和尾顶尖(9)用于装卡支撑待加工滚子(5)于其上;所述刀架(2)位于待加工滚子(5)下方。2、 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待加工滚子(5)放置于车床的车刀刀架(2)上方并装卡于车床主轴顶尖(3)和尾顶尖(9)之上;驱动所述滚子(5)旋转;控制车刀(6)对所述滚子(5)进行沿其轴向的横向切削加工与沿其径向的纵向切削加工,直至达到要求的直径尺寸。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切削通过以车床大溜板(10)拖动其上的小溜板(7)和刀架(2)做平行于滚子轴向的方向的移动实现。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切削通过小溜板(7)的垂直方向的进刀实现。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车床主轴的端面键(4)驱动所述滚子(5)旋转。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所述方法包括将待加工滚子放置于车床的车刀刀架上方并装卡于两端顶尖上;驱动所述待加工滚子旋转;控制所述车刀对所述待加工滚子进行横向与纵向切削加工直至要求尺寸。所述方法仅用一台专用精密车床即可完成补偿加工摩擦滚子因自重产生的向下挠曲变形,其在节省制造成本的同时可以一次准确地完成补偿加工。文档编号B23B5/00GK101670443SQ20091009363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5日专利技术者王步奎, 葛成重 申请人:北京京城清达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擦用细长滚子加工车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架(2)、车床主轴顶尖(3)、端面键(4)、车刀(6)、小溜板(7)、尾顶尖(9)、大溜板(10);其中,所述车床主轴顶尖(3)和尾顶尖(9)用于装卡支撑待加工滚子(5)于其上;所述刀架(2)位于待加工滚子(5)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步奎葛成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城清达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