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LCC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64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LCC电容器,涉及电子元件内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MLCC电容器,包括端电极和电极对,端电极由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端电极和第二端电极组成,电极对由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长轴电极和短轴电极组成。金属材料制成的电极对,印刷在陶瓷介质膜片上。将多个印有电极对的陶瓷介质膜片交错叠压后,将第一端电极、第二端电极分别连接在起陶瓷介质膜片的两端,使电极对沿上下方向交错排列在第一端电极与第二端电极之间,且使电极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电极、第二端电极连接,达到增大电极对与端电极接触面积,提高电极对与端电极结合强度,以减小因不良外应力导致电容器端电极和内电极分离几率的目的。率的目的。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LCC电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内部结构设计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MLCC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多层瓷介电容器(简称MLCC)是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在陶瓷介质膜片上印刷金属内电极,将印刷内电极的膜片交错叠压,形成多个并联组合的平板电容器,通过后续加工,在内电极两侧制备出端电极。并联组合的电容器越多,容量越大,容量较小的多层瓷介电容器,叠层数量少,一般不超过10层,内电极和端电极的接触面积小,内电极和端电极的结合力小。电容器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因为外应力导致电容器端电极和内电极分离,使电容器开路失效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MLCC电容器,包括由第一端电极和第二端电极组成的端电极对,以及由长轴电极和短轴电极组成的电极对,若干个电极对沿上下方向交错设置在第一端电极与第二端电极之间,且电极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电极、第二端电极连接,在长轴电极间形成平板电容器,并通过短轴电极与端电极连接,达到增大电极对与端电极接触面积,提高电极对与端电极结合强度,以减小因不良外应力导致电容器端电极和内电极分离几率的目的。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MLCC电容器,包括:端电极,所述端电极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端电极和第二端电极;电极对,包括长轴电极,以及与长轴电极对应设置的短轴电极;若干个所述电极对沿上下方向交错排列在第一端电极和第二端电极之间,且电极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电极和第二端电极电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对包含多个电极层,用于形成等电位结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层的数量设置为3个。
[0008]进一步地,所述MLCC电容器还包括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电极和第二端电极连接,用于形成等电位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电极设置有两个,一个辅助电极设置在最上层电极对的上端,另一个辅助电极设置在最下层电极对的下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电极包括至少一个辅助电极层。
[0011]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电极层的数量设置为2个。
[0012]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相同结构。
[0014]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对由金属材料制成。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一种MLCC电容器,包括由第一端电极和第二端电极组成的端电极对,以及由长轴电极和短轴电极组成的电极对,若干个电极对沿上下方向交错设置在第一端电极与第二端电极之间,且电极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电极、第二端电极连接,在长轴电极间形成平板电容器,并通过短轴电极与端电极连接,达到增大电极对与端电极接触面积,提高电极对与端电极结合强度,以减小因不良外应力导致电容器端电极和内电极分离几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LCC电容器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MLCC电容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MLCC电容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MLCC电容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3]1‑
端电极;11

第一端电极;12

第二端电极;
[0024]2‑
电极对;21

长轴电极;22

短轴电极;23

电极层;
[0025]3‑
辅助电极;
[0026]4‑
辅助电极层;41

第一电极;42

第二电极;
[0027]5‑
陶瓷介质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9]实施例:一种MLCC电容器,如图1

图4所示,包括端电极1和电极对2。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2所示,端电极1由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端电极11和第二端电极12组成,电极对2由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一个长轴电极21和一个短轴电极22组成。电极对2由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的一个长轴电极21和一个短轴电极22组成。将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电极对2,印刷在陶瓷介质膜片5上。若干个印刷有电极对2的陶瓷介质膜片5交错叠压后,将第一端电极11、第二端电极12分别连接在陶瓷介质膜片5的两端,使电极对2沿上下方向交错排列在第一端电极11与第二端电极12之间,且使电极对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电极11、第二端电极12连接,长轴电极21间形成多个并联组合的平板电容器,在电容器的两边,新增多根埋入的短轴电极22,增加了电极对2与端电极1的结合面积增加,达到提高电极对2与端电极1结合强度,以减小因不良外应力导致电容器端电极1和内电极分离几率的目的。
[0032]实施例2
[0033]如图3所示,端电极1由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端电极11和第二端电极12组成,电极对2由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一个长轴电极21和一个短轴电极22组成。电极对2由沿水
平方向并列设置的一个长轴电极21和一个短轴电极22组成。将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电极对2,印刷在陶瓷介质膜片5上。若干个印刷有电极对2的陶瓷介质膜片5交错叠压后,将第一端电极11、第二端电极12分别连接在陶瓷介质膜片5的两端,使电极对2沿上下方向交错排列在第一端电极11与第二端电极12之间,且使电极对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电极11、第二端电极12连接,长轴电极21间形成多个并联组合的平板电容器,在电容器的两边,新增多根埋入的短轴电极22,增加了电极对2与端电极1的结合面积增加,达到提高电极对2与端电极1结合强度,以减小因不良外应力导致电容器端电极1和内电极分离几率的目的。同时,该电极对2沿上下方向设置有多个(不少于两个)电极层23,每个电极层23均包含一个长轴电极21和一个短轴电极22,达到在电极对2的位置,形成等电位结构的目的。
[0034]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电极层23的数量设置为3个。
[0035]实施例3
[0036]如图4所示,该MLCC电容器还包括辅助电极3,其中,电极对2由沿水平方向设置的一个长轴电极21和一个短轴电极22组成。电极对2由沿水平方向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LCC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电极(1),所述端电极(1)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端电极(11)和第二端电极(12);电极对(2),包括长轴电极(21),以及与长轴电极(21)对应设置的短轴电极(22);若干个所述电极对(2)沿上下方向交错排列在第一端电极(11)和第二端电极(12)之间,且电极对(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电极(11)和第二端电极(12)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LCC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对(2)包含多个电极层(23),用于形成等电位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MLCC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23)的数量设置为3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LCC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LCC电容器还包括辅助电极(3);所述辅助电极(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电极(11)和第二端电极(12)连接,用于形成等电位结构。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曦徐琴林晓云姚钰钰金洪斌王中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