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引线焊接的模具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712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引线焊接的模具工装,包括:模具本体和引线组件,焊接平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底面设置有第二定位槽,焊盘放置在第二定位槽内,引线的第一端与是引线装架固定连接,引线的第二端贴合在焊盘的上侧面,且引线的第二端与焊盘上的焊接点位重合;还包括模具卡齿,多个模具卡齿与第一定位槽的底面固定连接,且模具卡齿位于第一定位槽的侧边与第二定位槽的侧边之间;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来实现对引线组件中的引线与焊盘的位置关系的限定;通过在引线之间设置模具卡齿,通过模具卡齿对多个引线进行限位,避免引线与焊盘之间发生偏移,从而使引线可以100%的焊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封装,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引线焊接的模具工装


技术介绍

1、随着集成电路不断朝着小型化、高密度和多功能方向发展,单个封装外壳需要容纳的元件和芯片数量逐渐增加,使得引线数量不断增多,引线节距持续缩小。因此,高密度陶瓷封装外壳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2、在高密度陶瓷封装外壳的生产过程中,钎焊方法被用于连接陶瓷密封环、外引线和热沉等金属零部件。为满足检验要求,外引线需要100%焊接在焊盘内部,因此限位外引线以便焊接在焊盘内部成为关键问题。同时,随着引线数量的增加和节距的减小,钎焊要求逐步提高,导致对引线与焊盘的定位要求也越来越高。

3、因此,如何解决高密度陶瓷封装外壳中的焊盘/引线限位是提高焊接质量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引线数量不断增加、引线节距不断减小的高密度陶瓷封装外壳的定位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引线焊接的模具工装,解决了焊盘的引线焊接问题。

2、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引线焊接的模具工装,包括:模具本体和引线组件;所述模具本体的上平面为焊接平面,所述焊接平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底面设置有第二定位槽;

4、所述引线组件与所述第一定位槽适配,且所述引线组件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槽内,所述第二定位槽与焊盘适配,且所述焊盘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槽内;

5、所述引线组件包括引线装架和引线,多个所述引线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引线的第一端与是所述引线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引线的第二端贴合在所述焊盘的上侧面,且所述引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焊盘上的焊接点位重合。

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定位槽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四边分别与所述引线框架的四个内侧边平行设置,所述引线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对应边垂直设置。

7、具体地,所述引线装架为矩形框架,所述引线与所述引线装架的内侧边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引线装架的外侧边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内侧边贴合;

8、所述焊盘为矩形结构,所述焊盘的外侧边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内侧边贴合,所述焊盘的四个外侧边分别与所述引线装架的四个内侧边平行设置,所述引线的第一端与所述引线装架的内侧边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引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焊盘的对应外侧边垂直贴合。

9、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引线框架的内侧边的数量为n个,所述第二定位槽为m边形结构,所述第二定位槽的m个外侧边分别与所述引线框架的m个内侧边平行设置,n>m;

10、所述引线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对应边垂直设置。

11、可选地,所述引线与所述引线装架的内侧边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引线装架的外侧边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内侧边贴合;

12、所述焊盘为m边形结构,所述焊盘的外侧边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内侧边贴合,所述焊盘的m个外侧边分别与所述引线装架的m个内侧边平行设置,所述引线的第一端与所述引线装架的内侧边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引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焊盘的对应外侧边垂直贴合。

13、进一步,所述工装还包括模具卡齿,多个所述模具卡齿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底面固定连接,且所述模具卡齿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侧边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的侧边之间;

14、设与所述焊盘的第一侧边焊接的所述引线的数量为x个,则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侧边之间的所述模具卡齿的数量为x-1个,相邻的两个所述引线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模具卡齿。

15、可选地,所述模具卡齿为条形结构,所述模具卡齿的水平轴线与所述引线平行设置,所述模具卡齿的宽度不大于相邻的两个引线的节距。

16、具体地,所述模具卡齿的厚度大于所述引线的厚度。

17、可选地,所述模具本体/所述引线装架/所述模具卡齿的材质为石墨或具有石墨涂层的不锈钢,所述模具本体与所述模具卡齿一体成型。

18、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底面设置有贯穿所述模具本体的取件孔。

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0、本技术通过设置用于定位引线组件的第一定位槽和用于定位焊盘的第二定位槽,通过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配合,来实现对引线组件中的引线与焊盘的位置关系的限定,从而提升焊接合格率。

21、本技术还通过在引线之间设置模具卡齿,通过模具卡齿对多个引线进行限位,避免引线与焊盘之间发生偏移,从而使引线可以100%的焊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引线焊接的模具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1)和引线组件;所述模具本体(1)的上平面为焊接平面,所述焊接平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2),所述第一定位槽(2)底面设置有第二定位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引线焊接的模具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槽(3)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二定位槽(3)的四边分别与所述引线(5)框架的四个内侧边平行设置,所述引线(5)与所述第二定位槽(3)的对应边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引线焊接的模具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装架(4)为矩形框架,所述引线(5)与所述引线装架(4)的内侧边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引线装架(4)的外侧边与所述第一定位槽(2)的内侧边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引线焊接的模具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5)框架的内侧边的数量为n个,所述第二定位槽(3)为m边形结构,所述第二定位槽(3)的m个外侧边分别与所述引线(5)框架的m个内侧边平行设置,n>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引线焊接的模具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5)与所述引线装架(4)的内侧边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引线装架(4)的外侧边与所述第一定位槽(2)的内侧边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引线焊接的模具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具卡齿(6),多个所述模具卡齿(6)与所述第一定位槽(2)的底面固定连接,且所述模具卡齿(6)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2)的侧边与所述第二定位槽(3)的侧边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引线焊接的模具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卡齿(6)为条形结构,所述模具卡齿(6)的水平轴线与所述引线(5)平行设置,所述模具卡齿(6)的宽度不大于相邻的两个引线(5)的节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引线焊接的模具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卡齿(6)的厚度大于所述引线(5)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引线焊接的模具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所述引线装架(4)/所述模具卡齿(6)的材质为石墨或具有石墨涂层的不锈钢,所述模具本体(1)与所述模具卡齿(6)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引线焊接的模具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槽(3)的底面设置有贯穿所述模具本体(1)的取件孔(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引线焊接的模具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1)和引线组件;所述模具本体(1)的上平面为焊接平面,所述焊接平面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2),所述第一定位槽(2)底面设置有第二定位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引线焊接的模具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槽(3)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二定位槽(3)的四边分别与所述引线(5)框架的四个内侧边平行设置,所述引线(5)与所述第二定位槽(3)的对应边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引线焊接的模具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装架(4)为矩形框架,所述引线(5)与所述引线装架(4)的内侧边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引线装架(4)的外侧边与所述第一定位槽(2)的内侧边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引线焊接的模具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5)框架的内侧边的数量为n个,所述第二定位槽(3)为m边形结构,所述第二定位槽(3)的m个外侧边分别与所述引线(5)框架的m个内侧边平行设置,n>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密度引线焊接的模具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5)与所述引线装架(4)的内侧边垂直固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雪凤杜支波周岩陶兵景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