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气减振器支柱总成及车辆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45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3
一种氮气减振器支柱总成及车辆总成,其中,活塞杆套合于油筒中,通过活塞杆中活塞阀系上下部位增设的第二复原阀、第二压缩阀,与油筒内腔顶部、底部的复原腔体、压缩腔体相适配,由于第二复原阀、第二压缩阀皆与油筒内壁保持间隙,增设阀体在中段行程不发挥缓冲作用;当活塞杆移动至顶部、底部的末端行程时,增设阀体的锥形面正好能与端盖的锥形槽相互贴合,从而将其边沿油路封闭,令行程末端发挥缓冲阻尼作用。通过此设计方式,氮气减振器在中段行程的其阻尼力较小,超出此中段行程的阻尼力增大,可根据车辆的在不同路面上下振动幅度自动改变减振器油液阻尼力的大小,以此同时满足各种不同类型路面的行驶需求,提高氮气减振器的适用性及便利性。器的适用性及便利性。器的适用性及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气减振器支柱总成及车辆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减振器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氮气减振器支柱总成及车辆总成。

技术介绍

[0002]氮气减振器以氮气提供工作压力,利用氮气适应力强、易于自动调节的性能,为车体提供良好的避震能力,在各类越野或赛事车型中被广泛应用。
[0003]现阶段氮气减振器应用于专业的越野赛事时,其设计匹配主要强调车辆操控性,保障极端路况的行车安全。近几年,随着民间越野玩家的增多,对车辆驾乘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当前市面上存在的氮气减振器无法针对不同的振动幅度切换成对应的油液阻尼力,由于越野路况的崎岖不平,车体在不同路面上产生差异较大的振动幅度,如果大振幅的减震阻尼力与小振幅相同,将会极大地妨碍操作稳定性。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0461505U一种外挂氮气瓶可调减振器和具有其的车辆,该专利技术采用传统氮气减振器设计,外挂氮气瓶,悬架上跳限位靠减振器外部橡胶限位块,悬架下跳限位靠减振器内部橡胶限位块,能够解决传统油气混合减振器的泡沫化问题,保证在极端越野路面的操控稳定性。但该设计缓冲性能差,特别是在悬架跳动的行程末端,冲击感很强,驾乘舒适性差;同时该专利技术设计的压缩阻尼力调节阀,仅能机械式调节压缩阻尼大小,根据不同路况进行手动调节,其便利性较差,且其阻尼调节幅度有限,如果将阻尼力调节至较大水平,则在城市铺装路面行驶的舒适性较差;而将阻尼力调节至较小水平,在遇到陡峭差异较大的极端越野路面时,其跳动末端的缓冲能力不足,无法获得足够的支撑性和操控稳定性。因此,传统的氮气减振器难以同时满足各种不同类型路面的行驶需求,其适用性及便利性不足,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氮气减振器支柱总成及车辆总成,可根据车辆的在不同路面上下振动幅度自动改变减振器油液阻尼力的大小,降低行程末端的冲击感,同时保证车辆在铺装路面行驶的舒适性、及在越野路面行驶的操控稳定性,以此同时满足各种不同类型路面的行驶需求,提高氮气减振器的适用性及便利性。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氮气减振器支柱总成,包括活塞杆,其中,所述活塞杆的一段通过导向器组件套合于油筒中,所述油筒内腔填充设有油液,所述油筒一旁设有的氮气筒;所述活塞杆设于所述油筒内的杆体套合设有活塞阀系,所述活塞阀系的外沿与所述油筒内壁形成密封贴合,所述活塞阀系中含有第一压缩阀、第一复原阀,所述第一压缩阀与所述第一复原阀从上至下嵌合连接,所述第一压缩阀设有针对下移运动的缓冲阻尼结构,所述第一复原阀设有针对上移运动的缓冲阻尼结构;所述活塞阀系上方间隔设有第二复原阀,所述活塞阀系下方间隔设有第二压缩阀,所述第二复原阀、所述第二压缩阀皆套合固定于所述活塞杆上,所述第二复原阀、所述
第二压缩阀的边沿皆与所述油筒内壁保持间隙,第二复原阀、所述第二压缩阀上皆设有沿其阀体轴线贯穿分布的阀孔;所述第二压缩阀下端头设有锥形面,所述第二压缩阀上端面贴合设有遮盖其阀孔的阀片;所述第二复原阀上端头设有锥形面,所述第二复原阀下端面贴合设有遮盖其阀孔的阀片;所述油筒内腔的顶部、底部分别设有复原腔体、压缩腔体,所述复原腔体中设有复原回位弹簧及其下方连接的复原端盖,所述压缩腔体中设有压缩回位弹簧及其上方连接的压缩端盖,所述复原端盖、所述压缩端盖的外沿皆与所述油筒内壁形成密封贴合;所述复原端盖位于所述第二复原阀上方,所述压缩端盖位于所述第二压缩阀下方;所述复原端盖下端面、所述压缩端盖上端面皆设有凹陷状的锥形槽,所述复原端盖的锥形槽与所述第二复原阀的锥形面相适配,所述压缩端盖的锥形槽与所述第二压缩阀的锥形面相适配。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缩阀、所述第一复原阀皆设有沿其阀体轴线分布的阀孔,所述第一压缩阀上端面设有遮盖其阀孔的阀片,所述第一复原阀下端面设有遮盖其阀孔的阀片。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复原阀贴合于所述复原端盖时,所述第二复原阀的锥形面的锥底边沿与所述复原端盖的锥形槽的内壁保持间隙;所述第二压缩阀贴合于所述压缩端盖时,所述第二压缩阀的锥形面的锥底边沿与所述压缩端盖的锥形槽的内壁保持间隙;所述复原端盖、所述压缩端盖的边沿皆设有锯齿状的锯齿槽,每个所述锯齿槽内皆嵌入设有与其形态适配的锯齿密封圈,所述锯齿密封圈与所述油筒内壁贴合。
[0008]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的顶部杆体套合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中含有聚氨酯主体、缓冲座、聚氨酯顶体,所述聚氨酯主体与其上方的所述聚氨酯顶体之间通过圆筒状的衔接体衔接为整体,所述缓冲座套合于所述衔接体外围,所述聚氨酯主体套合所述活塞杆的下段部位形成套合间隙,其中所述聚氨酯主体的下段部位的侧壁截面呈曲折形侧壁;所述缓冲组件中含有防尘管,所述防尘管为波纹管体,所述缓冲座与所述防尘管上端面形成密封衔接,所述防尘管下端面固定于弹簧托盘上,所述弹簧托盘套合固定于所述油筒外壁面上;所述聚氨酯主体位于所述防尘罩内部,所述聚氨酯顶体的上表面支撑设有弹簧顶座,所述弹簧顶座上表面固定设有上支座,所述上支座上设有适配车架的螺栓孔或螺栓副;上支座上方贴合设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旋合固定于所述活塞杆顶部的螺纹面上,所述活塞杆顶端套合设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针对所述活塞杆顶部的螺纹面进行遮盖。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弹簧顶座、所述弹簧托盘之间固定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套合于所述防尘管外沿。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托盘上方设有弹簧下垫,所述弹簧下垫边沿设有凸起状的包边,所述压缩弹簧外壁嵌入于所述包边内;所述弹簧下垫底面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嵌入于所述弹簧托盘的凹孔内;所述弹簧下垫中部凹陷形成异形凹槽,使所述弹簧下垫中部壁厚均匀。
[0011]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的杆体外壁套合设有隔离套管,所述隔离套管上端、下端分别抵住所述活塞阀系、所述第二压缩阀;
所述压缩回位弹簧支撑于压缩下端垫上,所述压缩下端垫通过所述油筒内壁凸起的下端凸台进行固定支撑;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器组件类型为油封导向器,所述导向器组件上端套合固定设有支撑盖,所述支撑盖对所述油筒上开口进行盖合;所述导向器组件通过所述油筒内壁凸起的上端凸台进行固定支撑。
[0012]进一步的,氮气筒内腔由浮动活塞分隔成上腔体、下腔体,所述浮动活塞上方的所述上腔体内充有氮气;所述浮动活塞下方的所述下腔体通过侧壁的常通孔与所述油筒内腔连通。
[0013]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氮气减振器车辆总成,包括上述的氮气减振器支柱总成,所述支柱总成顶部支撑所述车辆总成的车架,所述支柱总成底部设置于所述车辆总成的悬架上。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活塞杆中活塞阀系上下部位增设的第二复原阀、第二压缩阀结构,从而与油筒内腔顶部、底部的行程末端分别设置的复原腔体、压缩腔体相适配,由于增设的第二复原阀、第二压缩阀各自皆与油筒内壁保持间隙,因此,两种增设的阀体在活塞杆的中段行程不发挥缓冲作用;而当活塞杆移动至顶部、底部的末端行程时,增设的第二复原阀/第二压缩阀的锥形面正好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气减振器支柱总成,包括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一段通过导向器组件套合于油筒中,所述油筒内腔填充设有油液,所述油筒一旁设有的氮气筒;所述活塞杆设于所述油筒内的杆体套合设有活塞阀系,所述活塞阀系的外沿与所述油筒内壁形成密封贴合,所述活塞阀系中含有第一压缩阀、第一复原阀,所述第一压缩阀与所述第一复原阀从上至下嵌合连接,所述第一压缩阀设有针对下移运动的缓冲阻尼结构,所述第一复原阀设有针对上移运动的缓冲阻尼结构;所述活塞阀系上方间隔设有第二复原阀,所述活塞阀系下方间隔设有第二压缩阀,所述第二复原阀、所述第二压缩阀皆套合固定于所述活塞杆上,所述第二复原阀、所述第二压缩阀的边沿皆与所述油筒内壁保持间隙,第二复原阀、所述第二压缩阀上皆设有沿其阀体轴线贯穿分布的阀孔;所述第二压缩阀下端头设有锥形面,所述第二压缩阀上端面贴合设有遮盖其阀孔的阀片;所述第二复原阀上端头设有锥形面,所述第二复原阀下端面贴合设有遮盖其阀孔的阀片;所述油筒内腔的顶部、底部分别设有复原腔体、压缩腔体,所述复原腔体中设有复原回位弹簧及其下方连接的复原端盖,所述压缩腔体中设有压缩回位弹簧及其上方连接的压缩端盖,所述复原端盖、所述压缩端盖的外沿皆与所述油筒内壁形成密封贴合;所述复原端盖位于所述第二复原阀上方,所述压缩端盖位于所述第二压缩阀下方;所述复原端盖下端面、所述压缩端盖上端面皆设有凹陷状的锥形槽,所述复原端盖的锥形槽与所述第二复原阀的锥形面相适配,所述压缩端盖的锥形槽与所述第二压缩阀的锥形面相适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气减振器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阀、所述第一复原阀皆设有沿其阀体轴线分布的阀孔,所述第一压缩阀上端面设有遮盖其阀孔的阀片,所述第一复原阀下端面设有遮盖其阀孔的阀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气减振器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原阀贴合于所述复原端盖时,所述第二复原阀的锥形面的锥底边沿与所述复原端盖的锥形槽的内壁保持间隙;所述第二压缩阀贴合于所述压缩端盖时,所述第二压缩阀的锥形面的锥底边沿与所述压缩端盖的锥形槽的内壁保持间隙;所述复原端盖、所述压缩端盖的边沿皆设有锯齿状的锯齿槽,每个所述锯齿槽内皆嵌入设有与其形态适配的锯齿密封圈,所述锯齿密封圈与所述油筒内壁贴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气减振器支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顶部杆体套合设有缓冲组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建龙邬杰杜满胜郑勇龚安平熊剑彭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