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表板横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5627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仪表板横梁,其由全塑料制成并包括主横梁和多个支架,主横梁为通过水辅投射形成的中空结构的圆管梁,多个支架直接从主横梁上延伸以用于安装各种仪表板总成部件。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仪表板横梁,由全塑料制成,用来替代全金属或半金属半塑料的传统仪表板横梁,在轻量化的同时兼顾了成本优化;中空结构可以补偿塑料和金属在材料上的性能差距,尽可能减小零件尺寸;圆管结构,使得质量和刚度比最佳,在轻量化的前提下能够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性能要求。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仪表板横梁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仪表板横梁。

技术介绍

[0002]电子控制显示部件(比如组合仪表、导航多媒体显示屏、空调控制面板等)、功能部件(比如手套箱、储物盒、出风口)以及各种装饰部件(比如,装饰表皮和装饰板)集成在仪表板上形成仪表板总成。
[0003]传统的仪表板总成内部有钢制的横梁来做支撑,其包括钢制的主横梁和多个支架,多个支架焊接到或螺栓连接到主横梁上以用于安装各种仪表板总成部件。显然,仪表板横梁是装配在车辆仪表板内的支撑强度零件,是重要的安全和装配零件。
[0004]传统的仪表板横梁要么由全金属制成,要么由半金属半塑料的两种材料合成,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无法满足节能减排的轻量化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价格昂贵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仪表板横梁。
[0006]根据本技术的仪表板横梁,其由全塑料制成并包括主横梁和多个支架,主横梁为通过水辅投射形成的中空结构的圆管梁,多个支架直接从主横梁上延伸以用于安装各种仪表板总成部件。
[0007]优选地,圆管梁是直管。
[0008]优选地,圆管梁是弯管,弯曲角度不超过45
°

[0009]优选地,弯曲角度不超过30
°

[0010]优选地,圆管梁的壁厚介于2mm

5mm之间。
[0011]优选地,圆管梁的壁厚的公差在
±
0.5mm以内。
[0012]优选地,圆管梁的管径不超过80mm。
[0013]优选地,圆管梁具有等管壁厚。
[0014]优选地,圆管梁在主驾侧的管壁厚大于副驾侧的管壁厚。
[0015]优选地,主横梁和多个支架由同种材料一体注塑形成。
[0016]根据本技术的仪表板横梁,由全塑料制成,用来替代全金属或半金属半塑料的传统仪表板横梁,在轻量化的同时兼顾了成本优化;中空结构可以补偿塑料和金属在材料上的性能差距,尽可能减小零件尺寸;圆管结构,使得质量和刚度比最佳,在轻量化的前提下能够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A是安装有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仪表板横梁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1B是图1A的车辆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仪表板横梁的轴测图。
[0020]图3是沿着图2的主横梁的中心线的竖切图。
[0021]图4是沿着图2的线A

A的截面图。
[0022]图5是沿着图2的线B

B的截面图。
[0023]图6是投射物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水辅投射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0026]如图1A

图1B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仪表板横梁装配在车辆V的仪表板IP内,作为仪表板总成的支撑强度零件。
[0027]如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仪表板横梁由全塑料制成,包括主横梁11和多个支架12,多个支架12直接从主横梁11上延伸以用于安装各种仪表板总成部件。在本实施例中,主横梁11和多个支架12由同种材料一体注塑形成。
[0028]如图3所示,主横梁11为中空结构,用来替代全金属或半金属半塑料的传统仪表板横梁,在轻量化的同时兼顾了成本优化。特别地,在塑料材料替代金属材料的同时,该中空结构可以补偿塑料和金属在材料上的性能差距,尽可能减小零件尺寸。
[0029]如图4所示,用于装配方向盘管柱的支架12与主横梁11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如图5所示,用于连接地板的支架12与主横梁11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特别地,主横梁11为圆管梁。特别地,考虑到与其他形状的管相比,圆管的刚性最大,例如在方管的面积和圆管的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圆管的刚性最大,本技术的主横梁11最终采用圆管结构,使得质量和刚度比最佳。换句话说,本技术的圆环状截面的主横梁11是刚性/刚度(抗弯强度)最优结构形式,在轻量化的前提下能够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
[003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仪表板横梁的主横梁11通过水辅投射物技术形成。
[0031]该水辅投射物技术涉及的投射物如图6所示,投射物3的呈子弹头构型,其前端为圆锥形。
[0032]如图7所示,该水辅投射物技术具体包括将投射物3先放入模具4中,然后合模,注入熔融的塑料。特别地,投射物3和模具4的型腔之间是有间隙的,在合模后注入的熔融塑料被人为划分为填充在该间隙中的第一塑料2和填充在型腔中的第二塑料6。然后注入水流5,让水流5推动投射物3,实现投射物3推动第二塑料6使其被挤出到废料池或者回到原材料池中,等下次再使用,而第一塑料2保留在间隙中冷却凝固,最终形成主横梁11。
[0033]应该理解,支架12通过模具4上的图7中未示出的其他类似缝隙结构形成。
[0034]应该理解,主横梁11可以是直管,也可以是小角度弯管。当投射物3在型腔内移动时,前端的圆锥形一方面可以减小阻力,将第二塑料6顺利推出,另一方面在水流5的压力下能够实现拐弯,实现小角度弯管的成型。特别地,间隙内的第一塑料2对投射物3的圆锥面施加往中心的第一压力,水流5对投射物3施加往外的第二压力,第一压力的平衡确保投射物3始终处于中心位置,例如在拐弯时某一侧的间隙变小,这里的第一压力将变大从而将投射物3重新推向中心位置,从而在第二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浮动前行,确保主横梁11的等壁厚。
[0035]优选地,主横梁11的壁厚介于2mm

5mm之间。壁厚如果太大将可能导致产品过重,壁厚如果太小将可能导致流动性不好。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主横梁11的壁厚为3mm。应该理解,这里的等壁厚存在一定的制造公差,例如壁厚为3mm,公差可能在
±
0.5mm以内,实际有的地方是2.5mm,有的地方是3.5mm,也有的地方是3mm。
[0036]优选地,主横梁11的弯曲角度不超过45
°
。拐弯角度过大将可能导致投射物3无法在模具4的型腔中顺利通行。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主横梁11的弯曲角度不超过30
°

[0037]优选地,主横梁11的管径最大不超过80mm(包含壁厚的圆管直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主横梁11的管径不超过70mm。
[0038]优选地,对于主横梁11,主驾侧的中空管壁厚可以大于副驾侧的中空管壁厚,但是中空管的内径是相同的,只是外径不同。
[0039]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例如技术概念等)已经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在本专利文件的说明书中描述和/或在图中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仅以举例的方式提出,并不打算作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如说明书中所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表板横梁,其特征在于,该仪表板横梁由全塑料制成并包括主横梁和多个支架,主横梁为通过水辅投射形成的中空结构的圆管梁,多个支架直接从主横梁上延伸以用于安装各种仪表板总成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其特征在于,圆管梁是直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其特征在于,圆管梁是弯管,弯曲角度不超过45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仪表板横梁,其特征在于,弯曲角度不超过3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横梁,其特征在于,圆管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玮师杰张译匀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