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动力输出的修正方法、多运动模式混动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426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动力输出的修正方法、多运动模式混动系统及汽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动力输出的修正方法首先判断前方设定的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车辆,若存在则获取前车速度、本车速度和跟车距离;预设跟车安全距离,基于前车速度、本车车速、跟车距离和跟车安全距离计算跟车距离保持在跟车安全距离以上所容许的安全加速度;实时获取油门踏板开度的变化情况,以估算油门踏板开度的变化能够产生的加速度,当加速度大于安全加速度时,修正汽车的输出扭矩,以将实际加速度控制在安全加速度以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动力输出的修正方法,可有效防止追尾情况的发生,从而为安全驾驶提供良好的智能辅助功能,有利于提升汽车的安全驾驶智能辅助水平。能辅助水平。能辅助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动力输出的修正方法、多运动模式混动系统及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动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动力输出的修正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多运动模式混动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及排放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混合动力汽车出色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对于尾气排放的有效降低,混合动力汽车已越来越成为汽车领域中发展迅速的一种车型;本领域对于混合动力系统架构的研发投入也越来越大。
[0003]当前市场上混动变速器的种类很多,也已应用到各种乘用车型上。但是,现有混动变速系统中的档位配置、驱动模式设置以及驱动模式的控制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常用变速器挡位为单挡或者2挡,挡位较低,在发动起驱动情况下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较差;再如,整个混动系统的控制模式较少,常见混动变速器布置均为前驱,驱动模式比较单一,这使得车辆应对特殊工况时缺乏适合的驱动控制策略,致使车辆的动力性能得不到良好发挥,驾驶性差。
[0004]同时,随着人们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需求的增加,现有的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过,在现有的自适应巡航等智能辅助驾驶、跟车预警防护等控制算法中,均存在计算逻辑复杂,控制运算量大等问题;因此也存在不断优化提升的空间和需要。
[0005]基于上述的情况,有必要就混动系统的驱动控制策略和方法方面进行针对性地深入研究,以期不断优化提升混动车辆的驱动经济性和综合驾驶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汽车动力输出的修正方法,以提供一种计算逻辑简单、便于快速计算响应的汽车安全驾驶智能辅助控制算法。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汽车动力输出的修正方法,判断前方设定的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车辆,若存在则获取前车速度、本车速度和跟车距离;预设跟车安全距离,基于所述前车速度、所述本车车速、所述跟车距离和所述跟车安全距离计算所述跟车距离保持在所述跟车安全距离以上所容许的安全加速度;实时获取油门踏板开度的变化情况,以估算所述油门踏板开度的变化能够产生的加速度,当所述加速度大于所述安全加速度时,修正汽车的输出扭矩,以将实际加速度控制在所述安全加速度以下。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安全加速度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0010]进一步的,所述修正汽车的输出扭矩包括:降低汽车的实际输出扭矩,控制实际加速度与所述安全加速度保持一致。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2]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动力输出的修正方法,针对汽车跟车情况下的安全驾驶辅助需要,
通过实时获取前车速度、跟车距离和本车车速等数据,并设置合理的跟车安全距离阈值,可准确计算出适合的安全加速度,将车辆的加速控制在安全加速度以下,可有效防止追尾情况的发生,从而为安全驾驶提供良好的智能辅助功能,整个修正策略的计算逻辑简单,便于快速完成计算响应,有利于提升汽车的安全驾驶智能辅助水平。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运动模式混动系统,配置有多种运行模式,所述多运动模式混动系统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动力输出的修正方法修正汽车的输出扭矩。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多运动模式混动系统包括用于驱动前桥车轮的发动机和第一电机、用于驱动后桥车轮的第二电机、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池,各所述运行模式通过匹配所述发动机、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不同运行状态而成,且所述多运动模式混动系统采用以下的方法控制所述汽车的运行:
[0015]对应各所述运行模式设置多个与所述汽车的工作参数相关的预设条件;实时获取所述工作参数的变化情况,并控制所述汽车在所述工作参数符合的所述预设条件所对应的所述运行模式下运行。
[0016]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参数包括检测所述电池获取的电池电量,所述运行模式包括由所述第一电机和/或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车辆的纯电模式、由所述发动机提供动力输出的发动机模式、以及由所述发动机协同所述第一电机或所述第二电机共同驱动车辆的混动模式;所述预设条件包括由高到低依次设置的第一电量值和第二电量值,所述电池电量在所述第一电量值以上时执行所述纯电模式,所述电池电量在所述第二电量值以下时执行所述发动机模式,所述电池电量介于所述第一电量值和所述第二电量值之间时执行所述混动模式。
[0017]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模式包括由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变速装置驱动所述前桥车轮的发动机直驱模式,由所述发动机带动所述第一电机运转发电并由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后桥车轮的串联模式,以及仅由所述发动机带动所述第一电机运转发电的怠速发电模式;所述工作参数还包括本车车速,所述预设条件还包括设定车速;在所述发动机模式下,运动中的车辆的所述本车车速大于所述设定车速时执行所述发动机直驱模式,小于等于所述设定车速时执行所述串联模式;怠速中的车辆执行所述怠速发电模式。
[0018]进一步的,所述运行模式包括仅有所述前桥车轮或所述后桥车轮被驱动的后驱模式、以及所述前桥车轮和所述后桥车轮均被驱动的四驱模式,所述工作参数包括油门踏板开度、本车车速和车轮转速;在所述油门踏板开度的变化率上升到设定阈值以上、或所述车轮转速与所述本车车速不匹配时,所述车辆由所述后驱模式切换至所述四驱模式。
[0019]进一步的,所述运行模式包括所述第一电机被所述前桥车轮带动和/或所述第二电机被所述后桥车轮带动而运转发电的能量回收模式,所述工作参数包括用于判断车辆是否处于制动或滑行状态的车辆状态信号、以及跟车距离,当满足以下任一所述预设条件时,所述车辆执行所述能量回收模式:
[0020]所述车辆处于制动或滑行状态;
[0021]所述跟车距离进入预设跟车距离范围内。
[0022]本专利技术的多运动模式混动系统,具有上述的汽车动力输出的修正方法所具备的技术优势。而且,基于发动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配置情况,通过三驱动部件的不同运行状态的配合驱动,可为车辆配置前驱、后驱、四驱、纯电、混动等不同的运行模式,以应对车
辆不同的运行工况条件和行驶要求;通过检测实时获取车辆的工作参数,可判断车辆当前适宜的运行模式,从而控制车辆在适合的运行模式下运行,有利于提升混动汽车的综合驱动效率。
[0023]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运动模式混动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具有上述的多运动模式混动系统所具备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0024]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动力输出的修正方法的控制逻辑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汽车的输出扭矩在修正前和修正后的曲线对比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多运动模式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动力输出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前方设定的距离范围内是否存在车辆,若存在则获取前车速度、本车速度和跟车距离;预设跟车安全距离,基于所述前车速度、所述本车车速、所述跟车距离和所述跟车安全距离计算所述跟车距离保持在所述跟车安全距离以上所容许的安全加速度;实时获取油门踏板开度的变化情况,以估算所述油门踏板开度的变化能够产生的加速度,当所述加速度大于所述安全加速度时,修正汽车的输出扭矩,以将实际加速度控制在所述安全加速度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动力输出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加速度采用以下公式计算:a0=(L

L0)*K2+(v1‑
v0)*K其中:a0为安全加速度,v1为前车速度,v0为本车速度,K为系数,L为当前的跟车距离,L0为跟车安全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动力输出的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汽车的输出扭矩包括:降低汽车的实际输出扭矩,控制实际加速度与所述安全加速度保持一致。4.一种多运动模式混动系统,配置有多种运行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运动模式混动系统采用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动力输出的修正方法修正汽车的输出扭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运动模式混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运动模式混动系统包括用于驱动前桥车轮(11)的发动机(20)和第一电机(21)、用于驱动后桥车轮(12)的第二电机(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1)和所述第二电机(22)的电池(25),各所述运行模式通过匹配所述发动机(20)、所述第一电机(21)和所述第二电机(22)的不同运行状态而成,且所述多运动模式混动系采用以下的方法控制所述汽车的运行:对应各所述运行模式设置多个与所述汽车的工作参数相关的预设条件;实时获取所述工作参数的变化情况,并控制所述汽车在所述工作参数符合的所述预设条件所对应的所述运行模式下运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运动模式混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参数包括检测所述电池(25)获取的电池电量,所述运行模式包括由所述第一电机(21)和/或所述第二电机(22)驱动车辆的纯电模式、由所述发动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高阳罗聪聪王东风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