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并联式混动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并联式混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扇
,尤其涉及一种并联式混动系统的控制方法、系统及并联式混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工程设备领域和商用车领域,混动动力越来越普遍。其中并联式的混合动力构型的优点更突出,尤为各企业青睐。
[0003]并联式混动系统通过离合结构将发动机与电机进行机械连接,以达到功率叠加的效果。然而,虽然并联式混动系统在机械上同传动轴,但在双动力控制过程中,因动力部件的控制器有不同的响应速度,动力部件的控制器采集的转速也存在差异等,整车控制器普遍采用将其中一个动力部件设定为以转速控制,另一个部件设定为以扭矩控制的模式进行控制。
[0004]这种控制模式在机械处于稳态工况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对于瞬态工况,因为扭矩控制的动态响应远不及转速控制模式的响应速度,使得此模式也存在较大的缺陷,如在系统功率急剧变化时,会造成转速上冲与下跌过大,从而造成能耗损失过大,油耗与电耗增加;使得电机在放电与发电模式间频繁切换,造成电机控制器、电池寿命的降低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式混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并联式混动系统的工作模式是否为混合动力模式;在所述工作模式为所述混合动力模式,且所述并联式混动系统无发电需求时,基于第一目标转速和第二目标转速分别对电机和发动机进行转速控制,所述第一目标转速为所述并联式混动系统的目标转速,所述第二目标转速等于所述第一目标转速与转速修正值的差值,所述转速修正值基于所述电机的实际转速和所述发动机的实际转速的差值确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式混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速修正值基于所述电机的实际转速和所述发动机的实际转速的差值确定,包括:确定所述电机的实际转速和所述发动机的实际转速的差值是否处于预设阈值范围;若处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将所述电机的实际转速和所述发动机的实际转速的差值作为所述转速修正值;若小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的下限值,将所述下限值作为所述转速修正值;若大于所述预设阈值范围的上限值,将所述上限值作为所述转速修正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式混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电机的实际转速和所述发动机的实际转速的差值小于所述下限值或大于所述上限值时,触发第一故障警报,所述第一故障警报用于警示所述电机的转速和所述发动机的转速不同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式混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目标转速和第二目标转速分别对电机和发动机进行转速控制,包括:在接收到换向信号后,保持所述电机的实际转速和所述发动机的实际转速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不变;基于第三目标转速和第四目标转速在换向过程的第二预设时长内分别对所述电机和所述发动机进行转速控制,所述第三目标转速为所述第一目标转速与转速浮动预设值的差值,所述第四目标转速为所述第三目标转速与所述转速修正值的差值;基于所述第一目标转速和所述第二目标转速在所述换向过程的第三预设时长内分别对所述电机和所述发动机进行转速控制;基于第五目标转速和第六目标转速在所述换向过程的第四预设时长内分别对所述电机和所述发动机进行转速控制,所述第五目标转速为所述第一目标转速与所述转速浮动预设值的和,所述第六目标转速为所述第五目标转速与所述转速修正值的差值;在所述换向过程结束后,确定所述电机的输出功率是否大于所述电机的目标功率;若所述电机的输出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电机的目标功率,基于所述第一目标转速和所述第二目标转速分别对所述电机和所述发动机进行转速控制,直至所述电机的输出功率和所述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之和大于所述并联式混动系统的目标功率后,基于所述第一目标转速和所述发动机的实际转速分别对所述电机和所述发动机进行转速控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并联式混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五目标转速和第六目标转速在所述换向过程的第四预设时长内分别对所述电机和所述发动机进行转速控制,还包括:确定所述电机的输出功率是否大于所述电机的目标功率;若所述电机的输出功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电机的目标功率,继续基于所述第五目标转速
和所述第六目标转速分别对所述电机和所述发动机进行转速控制;若所述电机的输出功率大于所述电机的目标功率,基于所述电机的实际转速和所述第二目标转速分别对所述电机和所述发动机进行转速控制,直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昌,李家荣,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道依茨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