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地氯雷他定片质量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82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地氯雷他定片质量的生产工艺,包括制粒、总混、压片和包衣工艺;制粒采用流化床湿法制粒工艺,制粒工艺中控制流化床进风温度为80~100℃、进风频率为20~30Hz、控制供液速率为50~150rpm。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地氯雷他定片的生产工艺,提高药品质量,实现从实验室向工业化生产转移,扩大生产规模,药品制备工艺重现性好,质量稳定。质量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地氯雷他定片质量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药物制剂
,涉及一种提高地氯雷他定片质量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地氯雷他定为氯雷他定活性代谢产物,适应症为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痒及烧灼感。口服药物后,鼻和眼部症状及体征得以迅速缓解,也可以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
[0003]但地氯雷他定在高温、高湿和暴露在空气中以及酸性条件性质均不稳定,在目前的地氯雷他定片生产中,工业化生产成本较高,且得到的杂质多,收率方面损失较大,难以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以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提高地氯雷他定片质量的生产工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地氯雷他定片质量的生产工艺,地氯雷他定片采用流化床湿法制粒工艺,经黏合剂配制、制粒、干燥、整粒、总混、压片、包衣和包装制得;制粒工艺中控制流化床进风温度为80~100℃、进风频率为20~30Hz、控制供液速率为50~150rpm。
[0007]进一步的,一种提高地氯雷他定片质量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8](1)将预胶化淀粉、纯化水加入配液罐中,混合,剪切,制得预胶化淀粉浆液;预胶化淀粉和纯化水的质量比为1:10~30;
[0009](2)将地氯雷他定加入预胶化淀粉浆液中,第二次搅拌,剪切,制得粘合剂;<br/>[0010](3)将步骤(2)中粘合剂、微晶纤维素、磷酸氢钙二水合物加入流化床制粒干燥机中,预热后进行雾化,制粒,干燥整粒,制得颗粒;
[0011](4)依次将步骤(3)中颗粒、微晶纤维素、玉米淀粉和滑石粉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制得总混颗粒;
[0012](5)将步骤(4)中总混颗粒放入圆形浅凹冲中进行压片,制得素片;
[0013](6)将步骤(5)中素片、纯化水、薄膜包衣预混剂加入包衣锅内进行包衣工艺,包装。
[0014]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混合的具体步骤为:先搅拌8~12min,再利用均质机进行剪切,剪切转速为25~35Hz,剪切1~3min后继续搅拌16~24min;所述第二次搅拌时间为25~35min,剪切1~2min,剪切转速为25~35Hz,步骤(2)中所述第二次搅拌的具体步骤为:先搅拌25~35min,再利用均质机进行剪切,剪切转速为25~35Hz,剪切1~2min;步骤(3)中,所述干燥的具体要求为:干燥至物料水分≤2.0%;所述整粒的具体要求为:整粒采用高速整粒机,整粒筛网孔径为φ1.2mm。
[0015]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混合机混合转速为8~10rpm,混合时间为720~1080s。
[0016]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圆形浅凹冲尺寸为5~6mm,加料器转速为20~30rpm,控制素片硬度为2.5~8kg。
[0017]进一步的,步骤(5)中,压片机转速为20~30rpm。
[0018]进一步的,步骤(6)中,所述包衣工艺包括预热、包衣、干燥、冷却四个阶段:
[0019]S1预热阶段:控制片床温度为40~50℃,进风温度为50~80℃,主机转速为2~15rpm,进风转速为900~1400rpm,排风转速为2000~2900rpm;
[0020]S2包衣阶段:控制片床温度35~55℃,进风温度为50~80℃,主机转速为2~15rpm,进风转速为900~1400rpm,排风转速为2000~2900rpm,喷浆转速为2~150rpm,雾化压力为0.2~0.4MPa,干燥5~15min;
[0021]S3干燥阶段:控制片床温度35~55℃,进风温度为50~80℃,主机转速为0~4rpm,进风转速为为900~1400rpm,排风转速为为2000~2900rpm;
[0022]S4冷却阶段:控制主机转速为0~4rpm,进风转速为900~1400rpm,排风转速为2000~2900rpm,待片床温度≤35℃,出片;
[0023]预热、包衣、干燥、冷却四个阶段均控制负压为

0.001~

0.1KPa。
[0024]进一步的,所述包衣阶段的具体要求为,控制包衣阶段片床温度为35~55℃至包衣增重4%~9%。
[002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地氯雷他定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地氯雷他定4~5份、磷酸氢钙43~63份、预胶化淀粉3~5份、玉米淀粉2~4份、微晶纤维素15~40份、滑石粉6~10份、薄膜包衣预混剂5~7份。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本专利技术通过确定流化床进风温度、风机频率和供液速率的工艺参数,保证粘合剂雾滴与物料充分接触,药品颗粒粒度均匀,有利于提高地氯雷他定片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在从实验室向工业化生产转移,制备工艺重现性好,成品质量稳定。
[0028](2)通过确定总混时间,保证物料混合均匀且总混颗粒转运及压片过程均未发生分层。
[0029](3)通过确定压片转速,确定压片时合适的硬度范围,保证片剂脆碎度、溶出度和样品均匀度符合要求。
[0030](4)通过控制包衣阶段片床温度,提高地氯雷他定片质量,避免包衣片床温度过高引起组分含量偏高,温度过低造成粘片或包衣时间过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3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34]实施例1

提高地氯雷他定片质量的生产工艺
[0035]A.将1.2kg预胶化淀粉、22.8kg纯化水加入配液罐中,搅拌10min,再利用均质机进行剪切,剪切转速为30Hz,剪切2min后继续搅拌20min,得到预胶化淀粉浆液。
[0036]B.将1.5kg地氯雷他定加入步骤A中所述预胶化淀粉浆液中,搅拌30min,再利用均
质机进行剪切,剪切转速为30Hz,剪切1min,制得粘合剂。
[0037]C.将步骤B中制得的粘合剂,3.9kg微晶纤维素、15.9kg磷酸氢钙二水合物加入流化床制粒干燥机中,控制进风温度为85℃,进风频率为25Hz,供液速率为100rpm,预热至52℃后进行雾化,雾化压力为0.24MPa、喷针压力为0.2MPa,开启喷枪进行制粒,制粒过程中保持搅拌状态;制粒结束,关闭喷枪雾化和保护气,开始干燥,直至物料水分≤2.0%;干燥后采用高速整粒机进行整粒,筛网孔径φ1.2mm,制得颗粒。
[0038]D.依次将步骤C中制得的颗粒、4.2kg微晶纤维素、0.9kg玉米淀粉和2.4kg滑石粉加入混合机中混合,混合转速为10rpm,混合时间为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地氯雷他定片质量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制粒、总混、压片和包衣工艺;所述制粒采用流化床湿法制粒工艺,所述制粒工艺中控制流化床进风温度为80~100℃,进风频率为20~30Hz,供液速率为50~150rp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地氯雷他定片质量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预胶化淀粉、纯化水加入配液罐中,混合,剪切,制得预胶化淀粉浆液;预胶化淀粉和纯化水的质量比为1:10~30;(2)将地氯雷他定加入预胶化淀粉浆液中,进行第二次搅拌,剪切,制得粘合剂;(3)将步骤(2)中粘合剂、微晶纤维素、磷酸氢钙二水合物加入流化床制粒干燥机中,预热后进行雾化,制粒,干燥整粒,制得颗粒;(4)依次将步骤(3)中颗粒、微晶纤维素、玉米淀粉和滑石粉加入混合机中,混合,制得总混颗粒;(5)将步骤(4)中总混颗粒放入圆形浅凹冲中进行压片,制得素片;(6)将步骤(5)中素片、纯化水、薄膜包衣预混剂加入包衣锅内进行包衣工艺,包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地氯雷他定片质量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混合的具体步骤为:先搅拌8~12min,再利用均质机进行剪切,剪切转速为25~35Hz,剪切1~3min后继续搅拌16~24min;步骤(2)中,所述第二次搅拌的具体步骤为:先搅拌25~35min,再利用均质机进行剪切,剪切转速为25~35Hz,剪切1~2min;步骤(3)中,所述干燥的具体要求为:干燥至物料水分≤2.0%;所述整粒的具体要求为:整粒采用高速整粒机,整粒筛网孔径为φ1.2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地氯雷他定片质量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混合机混合转速为8~10rpm,混合时间为600~1200s。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地氯雷他定片质量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圆形浅凹冲的尺寸为5~6mm,加料器转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萍刘全国陈克领符丹玉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