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气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968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气塞,包括主体、铝盖、内芯组件和排气弹簧;主体内设置有顶部敞口的空腔,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第一气口,主体的侧壁顶端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第二气口;内芯组件设置在空腔内,且内芯组件的下端与第一气口相对;内芯组件与空腔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一气道,第一气道的下端与第一气口连通,第一气道的上端与第二气口连通;内芯组件的内部贯通设置有第二气道,第二气道的下端与第一气口连通,第二气道的上端与第二气口连通;铝盖扣装在主体顶部,且铝盖的内侧壁与主体之间形成有第三气道,第三气道的一端与第二气口连通,第三气道的另一端与外部连通;排气弹簧的上端与铝盖连接,排气弹簧的下端与内芯组件连接。芯组件连接。芯组件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气塞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来讲是一种换气塞。

技术介绍

[0002]参见图1所示,现有换气塞的B向进气线路位于换气塞侧面,造成管道加工制作难、加工成本大、加工合格率低、品质管控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气塞,A向进气线路和B向排气线路居中,降低了加工成本、提升了加工合格率,提升了品质管控,提高了生产制程。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气塞,包括主体,还包括铝盖、内芯组件和排气弹簧;所述主体内设置有顶部敞口的空腔,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第一气口,主体的侧壁顶端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第二气口;所述内芯组件设置在空腔内,且内芯组件的下端与第一气口相对;所述内芯组件与空腔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一气道,所述第一气道的下端与第一气口连通,第一气道的上端与第二气口连通;所述内芯组件的内部贯通设置有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气道的下端与第一气口连通,第二气道的上端与第二气口连通;所述铝盖扣装在主体顶部,且铝盖的内侧壁与主体之间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气塞,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铝盖(2)、内芯组件(3)和排气弹簧(4);所述主体(1)内设置有顶部敞口的空腔(11),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空腔(11)连通的第一气口(12),主体(1)的侧壁顶端设置有与空腔(11)连通的第二气口(13);所述内芯组件(3)设置在空腔(11)内,且内芯组件(3)的下端与第一气口(12)相对;所述内芯组件(3)与空腔(11)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一气道(14),所述第一气道(14)的下端与第一气口(12)连通,第一气道(14)的上端与第二气口(13)连通;所述内芯组件(3)的内部贯通设置有第二气道(301),所述第二气道(301)的下端与第一气口(12)连通,第二气道(301)的上端与第二气口(13)连通;所述铝盖(2)扣装在主体(1)顶部,且铝盖(2)的内侧壁与主体(1)之间形成有第三气道(21),所述第三气道(21)的一端与第二气口(13)连通,第三气道(21)的另一端与外部连通;所述排气弹簧(4)的上端与铝盖(2)连接,排气弹簧(4)的下端与内芯组件(3)连接,用于提供内芯组件(3)复位的作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盖(2)的外侧壁设置有若干凹陷部(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外侧壁的中部设置有C槽(17),主体(1)外侧壁的下端设置有螺纹部(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塞,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供平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金奕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