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037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机构,能够避免引导件的滑动面过度摩擦,且达成引导件的轻量化。连接机构包括:引导件,一端以第一轴线为中心可旋转地被第一部件支撑,所述引导件沿着正交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延伸;以及滑动件,包括滑动部与连结部,所述滑动部被所述引导件的外周部支撑,所述连结部从所述滑动部朝向与所述延伸方向以及所述第一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其中所述引导件的所述外周部包括多个圆周面部以及多个平面部,引导板设置于所述多个平面部上。部上。部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确保让更多人使用能够永续且先进的能源,致力于开发提升燃料使用效率的方法。现有的内燃机结构中,通过多个连接机构以传递动力。为了避免连接机构在运转时因为自身的惯性力甩动而造成磨损,需要进一步将惯性力降低而有轻量化的需求。本技术为了解决所述课题且保持连接机构足够的刚性为目的,进而期许达成能源使用的效率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机构,能够避免引导件的滑动面过度摩擦,且达成引导件的轻量化。
[0004]本技术的连接机构包括:引导件,一端以第一轴线为中心可旋转地被第一部件支撑,所述引导件沿着正交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延伸;以及滑动件,包括滑动部与连结部,所述滑动部被所述引导件的外周部支撑,且沿着所述引导件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连结部从所述滑动部朝向与所述延伸方向以及所述第一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且所述连结部以第二轴线为中心可旋转地连接于第二部件,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且所述第二轴线相对于所述连结部的中心在所述延伸方向上偏移,所述引导件的所述外周部包括多个圆周面部以及多个平面部,其中所述多个圆周面部设置在所述外周部上的相对两侧,且所述多个圆周面部与所述滑动件的所述滑动部抵接而相对滑动,所述多个平面部设置在所述多个圆周面部之间,引导板设置于所述多个平面部上。
[000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板的硬度较所述多个平面部的硬度低。
[0006]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板与所述多个平面部一体地形成。
[0007]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设置于内燃机之中,所述内燃机包括:引擎本体,形成有沿着纵方向延伸的汽缸、以及设置于所述汽缸的下方以及侧边的曲轴室;活塞,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汽缸内;曲轴,可旋转地被所述引擎本体支撑;耦合元件,连接于所述连接机构且可旋转地被所述曲轴支撑;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活塞以及所述耦合元件的一端;副曲轴,设置于所述曲轴的上方且可旋转地被所述引擎本体支撑;以及副连接杆,连接于所述副曲轴以及所述连接机构,其中所述引导件可旋转地被作为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引擎本体支撑,且所述引导件通过所述副连接杆与所述副曲轴连接,所述滑动件的所述连结部可旋转地连接于作为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耦合元件的另一端。
[000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件设置于所述曲轴的所述旋转轴线的上方。
[0009]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导件于所述耦合元件的上方,沿着与所述纵方向以及所述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
[0010]基于上述,在本技术的连接机构中,引导件形成为非圆柱状,也就是将不影响
刚性强度的区域切除(平面部),仅保留与滑动件必要的接触面(圆周面部)来达成轻量化。并且,通过在平面部上设置引导板,能够进一步避免引导件的平面部与滑动件撞击而产生损伤。据此,本技术的连接机构能够避免引导件的滑动面过度摩擦,且达成引导件的轻量化。
[0011]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2]图1A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示意图。
[0013]图1B是图1A的连接机构沿着A

A剖线的截面图。
[0014]图2是图1的连接机构应用于内燃机的示意图。
[0015]图3A是图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示意图。
[0016]图3B是图3A的连接机构沿着B

B剖线的截面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内燃机;
[0019]10:引擎本体(第一部件);
[0020]12:汽缸;
[0021]14:曲轴室;
[0022]20:活塞;
[0023]30:连接杆;
[0024]40:耦合元件(第二部件);
[0025]50:曲轴;
[0026]60:副连接杆;
[0027]70:副曲轴;
[0028]100、100A:连接机构;
[0029]110:引导件;
[0030]112:外周部;
[0031]112a:圆周面部;
[0032]112b:平面部;
[0033]114、114A:引导板;
[0034]120:滑动件;
[0035]122:滑动部;
[0036]124:连结部;
[0037]A1:第一轴线;
[0038]A2:第二轴线;
[0039]RA:旋转轴线;
[0040]X:左右方向;
[0041]Y:前后方向;
[0042]Z:上下方向(纵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43]图1A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连接机构的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连接机构沿着A

A剖线的截面图。图2是图1的连接机构应用于内燃机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100作为内燃机1中传动动力的构件,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制,也可以是应用于其他任何需要连接或传递动力等装置中。附图中的左右方向X、前后方向Y以及上下方向Z等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中各构件的位置关系。另外需说明的是,除非有特别说明,以下说明书所用的右方、前方以及上方为左右方向X、前后方向Y以及上下方向Z箭头所指的方向,说明书所用的左方、后方以及下方为前述相反的方向。以下将搭配图1A至图2说明本实施例的连接机构100的具体结构以及其应用。
[0044]请参考图1A,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100包括引导件110以及滑动件120。引导件110一端以第一轴线A1为中心可旋转地被第一部件(后述的引擎本体10)支撑,引导件110沿着正交于第一轴线A1的方向,也就是图1A的左右方向X延伸。滑动件120套设于引导件110的外周,且滑动件120包括滑动部122与连结部124。滑动部122环设于引导件110的外周部112而被外周部112支撑,且滑动部122沿着引导件110的延伸方向滑动。连结部124从滑动部122朝向与引导件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一轴线A1正交的方向延伸,也就是沿着图1A的上下方向Z上远离引导件110的方向延伸,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制。并且,连结部124以第二轴线A2为中心可旋转地连接于第二部件(后述的耦合元件40)。其中,第二轴线A2相对于连结部124的中心在延伸方向上偏移,也就是说,第二轴线A2并非位于连结部124的中心的位置。并且,第二轴线A2与第一轴线A1平行。
[0045]请参考图1B,在本实施例中,引导件110的外周部112包括多个圆周面部112a以及多个平面部112b。圆周面部112a的数量例示为两个,且设置在外周部112上的相对两侧,例如是在外周部112的上下方向Z上的相对两侧,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制。多个圆周面部112a与滑动件120的滑动部122抵接而相对滑动。另外,多个平面部112b的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件,一端以第一轴线为中心可旋转地被第一部件支撑,所述引导件沿着正交于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延伸;以及滑动件,包括滑动部与连结部,所述滑动部被所述引导件的外周部支撑,且沿着所述引导件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连结部从所述滑动部朝向与所述引导件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第一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且所述连结部以第二轴线为中心可旋转地连接于第二部件,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且所述第二轴线相对于所述连结部的中心在所述延伸方向上偏移,其中所述引导件的所述外周部包括多个圆周面部以及多个平面部,所述多个圆周面部设置在所述外周部上的相对两侧,且所述多个圆周面部与所述滑动件的所述滑动部抵接而相对滑动,所述多个平面部设置在所述多个圆周面部之间,引导板设置于所述多个平面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的硬度较所述多个平面部的硬度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与所述多个平面部一体地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迫昭大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