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复位滤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849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滤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复位滤布,由物料一侧到脱水一侧依次包括基材层、滤水层和弹性层;所述弹性层包括径向弹力带和纬向弹力带,所述径向弹力带和纬向弹力带交叉编织;所述径向弹力带和纬向弹力带均由氨纶丝与涤纶丝加工而成,所述氨纶丝拉伸后间隔地缠绕在所述涤纶丝上,所述涤纶丝的表面设有包裹限位区,所述包裹限位区用于将接触的所述氨纶丝包裹在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弹性层,可提供滤布复位所需的回弹力,实现了自动复位的功能,提高其后续的使用效果,降低了使用成本。用成本。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复位滤布


[0001]本技术涉及滤布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复位滤布。

技术介绍

[0002]压滤机工作原理是正压强压脱水,也称进浆脱水,即一定数量的滤板在强机械力的作用下被紧密排成一列,滤板面和滤板面之间形成滤室,过滤物料在强大的正压下被送入滤室,进入滤室的过滤物料其固体部分被过滤介质(如滤布)截留形成滤饼,液体部分透过过滤介质而排出滤室,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0003]目前的压滤机其多是通过带有滤布的滤板对物料进行过滤,通过对滤渣和水进行分离,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
[0004]可现有技术中的滤布,其在安装于滤板内,对过滤物料进行过滤时,由于滤布不带有弹力,以至于其滤渣堆积过多会导致滤布出现下垂形变的情况,当滤渣清理出后,滤布无法复位,故而会影响再次使用时的效果,提高了使用成本,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复位滤布,具有弹性层,可提供滤布复位所需的回弹力,实现了自动复位的功能,提高其后续的使用效果,降低了使用成本。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自动复位滤布,由物料一侧到脱水一侧依次包括基材层、滤水层和弹性层;
[0008]所述弹性层包括径向弹力带和纬向弹力带,所述径向弹力带和纬向弹力带交叉编织;
[0009]所述径向弹力带和纬向弹力带均由氨纶丝与涤纶丝加工而成,所述氨纶丝拉伸后间隔地缠绕在所述涤纶丝上,所述涤纶丝的表面设有包裹限位区,所述包裹限位区用于将接触的所述氨纶丝包裹在内。
[0010]优选的,所述径向弹力带的安装密度为3

5根/米,所述纬向弹力带的安装密度为1

2根/米。
[0011]优选的,所述涤纶丝的直径大于所述氨纶丝的直径。
[0012]优选的,所述涤纶丝与氨纶丝的直径比例为2∶1。
[0013]优选的,所述径向弹力带和纬向弹力带的两端均构造有延伸部,且所述延伸部开设有贯穿孔;
[0014]所述基材层上四侧边均对称开设有定位孔,且所述定位孔接通于所述贯穿孔。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由交叉编织的径向弹力带和纬向弹力带形成的弹性层,使滤布主体受过重滤渣而下垂形变时提供支撑,减少形变幅度,并在滤渣清除时,提供复位所需的回弹力,帮助滤布主体复位,从而实现自动复位的功能,提高其后续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自动复位滤布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径向弹力带和纬向弹力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基材层1、滤水层2、弹性层3、定位孔10、径向弹力带31、纬向弹力带32、延伸部33、贯穿孔34、氨纶丝301、涤纶丝302、包裹限位区303。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如图1

2所示,一种自动复位滤布,由物料一侧到脱水一侧依次包括基材层1、滤水层2和弹性层3;
[0024]所述弹性层3包括径向弹力带31和纬向弹力带32,所述径向弹力带31和纬向弹力带32交叉编织;
[0025]所述径向弹力带31和纬向弹力带32均由氨纶丝301与涤纶丝302加工而成,所述氨纶丝301拉伸后间隔地缠绕在所述涤纶丝302上,所述涤纶丝302的表面设有包裹限位区303,所述包裹限位区303用于将接触的所述氨纶丝301包裹在内。
[0026]在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将交叉编织的径向弹力带31和纬向弹力带32缝制于基材层1和滤水层2的上方,再通过夹紧结构夹紧将滤布安装在滤板上完成安装。使用时,将物料依次从基材层1、滤水层2到弹性层3进行过滤脱水,由氨纶丝301与涤纶丝302加工而成的所述径向弹力带31和纬向弹力带32在受过重滤渣而下垂形变时提供支撑,减少形变幅度,并在滤渣清除时,提供复位所需的回弹力,帮助滤布复位,从而实现自动复位的功能,提高其后续的使用效果。
[0027]进一步的,包裹限位区303将该处的氨纶丝301包覆缠绕在涤纶丝302内部,从而实现了涤纶丝302与氨纶丝301的固定,两者连接牢固稳定,而且这种连接方式实现了弹性带中氨纶丝301可以为单根,使得弹性带的整体直径相对较小,提高了使用性能。
[0028]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径向弹力带31的安装密度为3

5根/米,所述纬向弹力带32的安装密度为1

2根/米。
[0029]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涤纶丝302的直径大于所述氨纶丝301的直径。
[0030]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涤纶丝302与氨纶丝301的直径比例为2∶1。
[003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整径向弹力带31和纬向弹力带32的安装密度,以及涤纶丝302与氨纶丝301的直径比例,可以使滤布的每平方厘米可承受五十公斤以上的压力,从而适用于压滤机上的工作环境。
[0032]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径向弹力带31和纬向弹力带32的两端均构造有延伸部33,且所述延伸部33开设有贯穿孔34;
[0033]所述基材层1上四侧边均对称开设有定位孔10,且所述定位孔10接通于所述贯穿孔34。
[003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延伸部33上开设的多个贯穿孔34以及基材层1上的多个定位孔10,方便该滤布后续安装时进行定位和缝制。
[0035]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复位滤布,其特征在于,由物料一侧到脱水一侧依次包括基材层(1)、滤水层(2)和弹性层(3);所述弹性层(3)包括径向弹力带(31)和纬向弹力带(32),所述径向弹力带(31)和纬向弹力带(32)交叉编织;所述径向弹力带(31)和纬向弹力带(32)均由氨纶丝(301)与涤纶丝(302)加工而成,所述氨纶丝(301)拉伸后间隔地缠绕在所述涤纶丝(302)上,所述涤纶丝(302)的表面设有包裹限位区(303),所述包裹限位区(303)用于将接触的所述氨纶丝(301)包裹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复位滤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弹力带(31)的安装密度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仲达黄锦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金凯地过滤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