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薄膜表面以大分子为模板合成纳米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2556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纳米银合成领域,提供了在薄膜表面以大分子为模板合成纳米银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真空条件下,以氨气或丙烯胺为放电单体,以氩气为辅助气体,在PET、BOPP、PE薄膜表面接枝胺基;将表面接枝胺基后的薄膜冰浴条件下滴加甲醇,再滴入丙烯酸甲酯反应;滴加乙二胺与甲醇的混合溶液反应;重复上述反应生成1.0G-5.0G的末端为胺基的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样品;反应完毕样品用甲醇清洗干净,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搅拌,取出后放入硼氢化钠溶液中搅拌,清洗后即合成了纳米银。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薄膜应用更加广泛,应用于杀菌包装,而且使得薄膜具有了贵金属纳米粒子的一些特性,广泛应用于超导、化工、光学、电子、电器等行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成纳米银的新方法,尤其是在薄膜表面合成纳米银。
技术介绍
纳米银是一种新兴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生物、超导、化工、光学、电 子、电器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纳米粒子在基材上形成薄膜,是纳米 技术由实验转向实际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银/聚合物复合材料同时具有了纳 米银和聚合物的优良特性,并赋予材料一些特异或新的功能,从而使其在光子 学、电子学、生物医学和信息材料学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 其制备与应用己经成为目前纳米材料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课题。将纳米银粒 子填充到聚合物中形成的银/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会表现出常规聚合物材料 所不具有的磁、光、声、热、电及超导等性能,在各领域有很大应用价值。近十几年来,已经发展了多种制备纳米银粒子的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探索低成本、简便、高效且具有工业化前景的纳米银粒子制备方法, 一直是 该领域研究的重点。物理方法有高能机械球磨法、光照法、蒸发冷凝法等。 物理方法原理简单,其缺点是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生产费用昂贵,主要适 用于对纳米银粒子的尺寸和形状要求都不高的产业化制备。化学法合成的纳 米银粒子主要应用于对纳米粒子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薄膜表面以大分子为模板合成纳米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用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真空条件下,以氨气或丙烯胺为放电单体,以氩气为辅助气体,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或聚乙烯薄膜表面接枝胺基; 其中电源 频率为45-60KHZ,放电间隙为1-4mm,NH↓[3]流量为300-400ml/min,丙烯胺流量为100-400mL/min,Ar流量为1-4L/min,放电时间是30s-6min; 将表面接枝胺基后的薄膜裁切成小片,放入容器中 ,冰浴条件下滴加甲醇,再滴入丙烯酸甲酯,在黑暗中20-35摄氏度水浴条件下,磁搅拌反应22-30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丽珍陈强李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印刷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