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信息领域,具体涉及。该方法是通过表面活性剂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分子聚集成胶束,成为大的分子与酶进行反应,灵敏度非常高、反应速度非常的快,因此很适合进行快速、灵敏检测;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信号放大的方法是基于表面活性剂聚集成胶束的原则,与其他信号放大的方法相比,操作简便,实验重复性高。【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信息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 SPR)传感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分子检测技术。其原理是:当光线在棱镜与金属膜表面发生全反射现象时,会在金属膜中产生消逝波,消逝波与表面等离子波发生共振时,检测到的反射光的强度会大大的减弱。能量从光子转移到表面等离子,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被表面等离子波吸收,从而使反射光的能量急剧减少。此时所对应的入射角为共振角。SPR角随金表面折射率的变化而变化,而折射率的变化由于金表面结合的分子质量成正比。1990年,国际上第一台商业化的生物传感器诞生,实践证明,与传统检测比较而言,SPR传感器具有突出的免标记、快 ...
【技术保护点】
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等离子共振增敏剂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红,欧小敏,彭开美,何建安,朱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王丽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