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消防无人机及消防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140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消防无人机及消防车,涉及消防运输设备技术领域。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导向槽及第二导向槽、限位拨杆组件及插杆。第一导向槽所在的平面相交于第二导向槽所在的平面;第一导向槽及第二导向槽交合于第一区域;限位拨杆组件设置于第一区域,限位拨杆组件适于在第一导向位置和第二导向位置之间切换,插杆的第一端形成有固定部,插杆上形成有限位挡点,限位挡点沿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运动,以使插杆穿设于消防无人机上的插接部,并使固定部压抵于插接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提高消防无人机固定的可靠性,以及在运输过程中,更好地保证消防无人机的稳定。定。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消防无人机及消防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运输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消防无人机及消防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消防车上通常配备有消防无人机,不仅可以执行陆地灭火任务,还可以通过消防无人机执行空中灭火任务。
[0003]消防无人机固定于消防车上,在运输过程中,受车辆颠簸、加速、减速等不稳定运行的因素,消防无人机会发生晃动或者滑动,甚至于会发生脱落,造成消防无人机的损坏。因此,亟需一种固定可靠的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保证消防无人机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方面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提高消防无人机固定的可靠性,以及在运输过程中,更好地保证消防无人机的稳定。
[0005]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消防无人机。
[0006]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消防车。
[0007]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包括:
[0008]第一导向槽及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所在的平面相交于所述第二导向槽所在的平面;
[0009]所述第一导向槽及所述第二导向槽交合于第一区域;
[0010]限位拨杆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限位拨杆组件适于在第一导向位置和第二导向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限位拨杆组件在所述第一导向位置时,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导向槽贯通,所述限位拨杆组件在所述第二导向位置时,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导向槽断通;
[0011]插杆,所述插杆的第一端形成有固定部,所述插杆上形成有限位挡点,所述限位挡点沿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运动,以使所述插杆穿设于消防无人机上的插接部,并使所述固定部压抵于所述插接部。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通过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及限位挡点之间的运动匹配,完成插杆的运动转向,实现插杆与消防无人机的固定匹配。具体地,首先,使插杆正对于消防无人机上的插接部,然后使插杆朝向插接部运动,运动过程中,插杆上的限位挡点嵌合于第一导向槽中运动,限位挡点运动至限位拨杆组件位置时,插杆已经穿设于插接部,此时限位拨杆组件处于第一导向位置,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贯通,则限位挡点会继续滑向第二导向槽,由于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位于两个相交的平面内,则限位挡点由第一导向槽滑向至第二导向槽时,在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交合的第一区域会发生位置偏转,进而,插杆也会发生转动,插杆上的限位挡点完全进入第
二导向槽后,插杆完成转动,此时固定部正对于插接部的外缘,且高于插接部,在第二导向槽内,使插杆远离插接部运动,固定部随之靠近插接部的外缘运动,直至压抵于插接部的外缘,至此,插杆穿设于插接部且固定部压抵于插接部的外缘,在X、Y、Z三个方向上对插接部所在的位置实现同步限位固定,进而提高了消防无人机的固定可靠性。当需要解除固定时,首先使插杆朝向插接部运动,固定部远离插接部的外缘,插杆上的限位挡点由第二导向槽经过第一区域时,插杆会发生反向转动,进而进入第一导向槽,然后使插杆远离插接部运动,限位挡点再次经过限位拨杆组件所在的位置时,限位拨杆组件处于第二导向位置,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断通,限位挡点可以继续沿第一导向槽滑动至初始位置,至此,插杆与插接部脱离接触,从而解除了消防无人机的固定。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提高消防无人机固定的可靠性,以及在运输过程中,更好地保证消防无人机的稳定。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还包括单向止逆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单向止逆组件适于阻止所述限位挡点由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向所述第二导向槽。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单向止逆组件包括球塞、球塞挡块及弹簧;
[0015]所述球塞挡块内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球塞及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
[0016]所述球塞连接于所述弹簧,所述弹簧适于向所述球塞施加趋于所述插杆的弹性力。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拨杆组件包括转臂、转轴及扭簧;
[0018]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球塞挡块;
[0019]所述转臂穿设于所述转轴,绕所述转轴转动;
[0020]所述扭簧适于向所述转臂施加弹性力,以使所述转臂趋于所述第一导向位置。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还包括插杆护套,所述插杆护套内形成适于所述插杆穿设的管腔;
[0022]所述第一导向槽及所述第二导向槽均形成于所述插杆护套;
[0023]所述球塞挡块安装于所述插杆护套。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还包括推动件,连接于所述插杆的第二端,所述推动件适于控制所述插杆朝向所述插接部运动或远离所述插接部运动。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还包括轴承,设置于所述推动件与所述插杆的第二端的连接处。
[0026]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的消防无人机,包括:
[0027]消防无人机本体;
[0028]起落架,所述起落架设置于所述消防无人机本体的底部,所述起落架的接地端形成有适于所述插杆穿设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端部形成有搭接区;
[0029]所述起落架上还设置有万向轮,位于所述起落架的接地端,所述起落架通过所述万向轮进行位置调整,以使所述插接部正对于所述插杆。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搭接区形成有沉台,所述固定部压抵于所述沉台;
[0031]或,
[0032]所述插接部中设置有衬套,所述衬套的端部形成有沉台,所述固定部压抵于所述沉台。
[0033]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防车,包括:
[0034]车架和/或无人机起降平台,以及如上所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
[0035]所述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匹配于所述车架或所述无人机起降平台。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与起落架实现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9]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40]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落架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5是图4所示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42]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向槽(20)及第二导向槽(30),所述第一导向槽(20)所在的平面相交于所述第二导向槽(30)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一导向槽(20)及所述第二导向槽(30)交合于第一区域;限位拨杆组件(40),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限位拨杆组件(40)适于在第一导向位置和第二导向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限位拨杆组件(40)在所述第一导向位置时,所述第一导向槽(20)与所述第二导向槽(30)贯通,所述限位拨杆组件(40)在所述第二导向位置时,所述第一导向槽(20)与所述第二导向槽(30)断通;插杆(50),所述插杆(50)的第一端形成有固定部(510),所述插杆(50)上形成有限位挡点(520),所述限位挡点(520)沿所述第一导向槽(20)和所述第二导向槽(30)运动,以使所述插杆(50)穿设于消防无人机上的插接部(110),并使所述固定部(510)压抵于所述插接部(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还包括单向止逆组件(60),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单向止逆组件(60)适于阻止所述限位挡点(520)由所述第一导向槽(20)滑向所述第二导向槽(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止逆组件(60)包括球塞(610)、球塞挡块(620)及弹簧;所述球塞挡块(620)内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球塞(610)及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球塞(610)连接于所述弹簧,所述弹簧适于向所述球塞(610)施加趋于所述插杆(50)的弹性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防无人机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拨杆组件(40)包括转臂(410)、转轴及扭簧;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球塞挡块(620);所述转臂(410)穿设于所述转轴,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扭簧适于向所述转臂(410)施加弹性力,以使所述转臂(4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向荣张震孔凡忠王锐郑硕鵾滕强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际华北京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