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压力抵消装置及全地形车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压力抵消装置及全地形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7256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压力抵消装置及全地形车。该压力抵消装置包括推拉软轴、施压部件和压力抵消部件;施压部件与推拉软轴连接,施压部件用于向推拉软轴施加压力;压力抵消部件与施压部件连接,用于至少部分抵消推拉软轴承受的压力。通过设置与施压部件连接的压力抵消部件,当施压部件向推拉软轴施加压力时,压力抵消部件至少能够部分抵消压力,减小推拉软轴实际承受的压力。在向推拉软轴施加的压力的次数和大小相同的前提下,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推拉软轴实际承受的压力更小,提高了推拉软轴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辆用推拉软轴承受的压力较大,寿命较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压力抵消装置及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1、目前在车辆行业,现有的推拉软轴控制方式中推拉软轴承受较大的压力,而推拉软轴承受压力的能力非常有限,导致推拉软轴寿命很低,严重影响了整车的可靠性。因此如何减小推拉软轴承受的压力,提高推拉软轴的使用寿命是业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力抵消装置及全地形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用推拉软轴承受的压力较大,寿命较短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压力抵消装置,包括:

3、施压部件,与推拉软轴连接,用于向所述推拉软轴施加压力;

4、压力抵消部件,与所述施压部件连接,用于至少部分抵消所述推拉软轴承受的压力。

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力抵消装置,所述推拉软轴的一端间隔设置有第一运动端及第一固定端,所述推拉软轴的另一端间隔设置有第二运动端及第二固定端;

6、所述第一运动端及所述第一固定端分别一一对应地与所述施压部件的能够发生相对旋转运动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运动端及所述第二固定端分别一一对应地与所述施压部件的能够发生相对旋转运动的第三端及第四端连接;

7、所述压力抵消部件与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连接以至少部分抵消所述推拉软轴承受的压力,或/和,所述压力抵消部件与所述第三端及所述第四端连接以至少部分抵消所述推拉软轴承受的压力。

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力抵消装置,所述压力抵消部件包括弹性组件。p>

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力抵消装置,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10、油气弹簧,所述油气弹簧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连接,或/和,所述油气弹簧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地与所述第三端及第四端连接。

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力抵消装置,所述压力抵消装置还包括:

12、连接部件,所述推拉软轴通过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施压部件连接。

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力抵消装置,所述连接部件包括鱼眼轴承。

14、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转向装置,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压力抵消装置;所述压力抵消装置与所述转向装置连接。

1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全地形车,所述施压部件包括车架。

1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全地形车,所述车架包括:

17、底盘组件,形成有座椅放置空间;

18、机架组件,设置于所述座椅放置空间的外围,所述机架组件与所述底盘组件通过旋转轴铰接连接。

1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全地形车,所述压力抵消装置还包括:

20、弹性限位部件,所述弹性限位部件设置于所述底盘组件与所述机架组件相互靠近的行程路线上。

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压力抵消装置及全地形车。本专利技术的压力抵消装置通过设置与施压部件连接的压力抵消部件,用于至少部分抵消推拉软轴所承受的压力。在向推拉软轴施加的压力的次数和大小相同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推拉软轴实际承受的压力更小,提高了推拉软轴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辆用推拉软轴承受的压力较大,寿命较短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抵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抵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软轴的一端间隔设置有第一运动端及第一固定端,所述推拉软轴的另一端间隔设置有第二运动端及第二固定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抵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抵消部件包括弹性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抵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压力抵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抵消装置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抵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鱼眼轴承。

7.一种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装置,以及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压力抵消装置;所述压力抵消装置与所述转向装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部件包括车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抵消装置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抵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抵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软轴的一端间隔设置有第一运动端及第一固定端,所述推拉软轴的另一端间隔设置有第二运动端及第二固定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抵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抵消部件包括弹性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抵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压力抵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抵消装置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之祥孔凡忠王锐乔飞黄磊刘鹏赵宏亮张宇哲仉亚斌张博伦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际华北京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