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增强的微纳纤维膜基致动器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35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增强的微纳纤维膜基致动器及其制备和应用。该致动器包括活性层,所述活性层为金属有机框架基微纳纤维膜。该致动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有机框架、聚合物和溶剂混合,搅拌,得到纺丝液,纺丝得到金属有机框架基微纳纤维膜,将金属有机框架基微纳纤维膜直接作为致动器,或者将金属有机框架基微纳纤维膜与惰性层叠加组合得到致动器。该致动器通过引入金属有机框架到纤维内部或表面,构建含微纳多孔结构及分子级扩散通道的多级结构柔性微纳纤维薄膜,有效提升客体分子的吸纳/扩散/释放速率,从而增强致动器的响应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增强的微纳纤维膜基致动器及其制备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致动器
,特别涉及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增强的微纳纤维膜基致动器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重应用需求的增加,对环境刺激具有响应行为的材料应运而生并逐渐向智能化、柔性可穿戴以及多功能集成化方向发展。柔性致动器作为该领域的重要分支,需要对外界环境刺激产生快速响应,同时还需具备大尺度弯曲形变能力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等。这类器件在智能开关、人工肌肉以及软体机器人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需求与前景。目前,旋涂法和溶液浇铸法等是制备柔性致动器的常见方法,因其操作简单、易于控制等优点被广泛研究和采用。然而,现有加工方法和活性材料组会受限于驱动器结构的有效设计和精确调控,难以实现器件的高响应性和高稳定性,限制了致动器的有效应用。
[0003]针对上述研究,虽然常规加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型效率高等优势,所制备的致密膜材料在一定程度可实现器件的致动行为及可重复性,但是,致密结构膜,难以兼顾外界刺激作用下的快速响应和大驱动形变需求,限制了致动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包括活性层,所述活性层为金属有机框架基微纳纤维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有机框架基微纳纤维膜中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全部或部分嵌入在聚合物纤维中、或分布于纤维网络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有机框架包括CAU

10

H、MIL

47、MIL

53、MIL

88、MIL

101、MUV

2、SHF

61、SHF

62、SHF

81、ZIF

8,、ZIF

67、UIO

66以及它们的改性物中的一种或几种;聚合物纤维组分包括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硝化纤维素,磺化纤维素,丝蛋白,壳聚糖,海藻酸钠,聚酯,聚氨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聚环氧乙烯,聚丙烯腈,聚乳酸,聚乙烯醇缩丁醛,对苯乙烯

异戊二烯,聚偏氟乙烯及它们改性物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佳庆周佳慧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