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发泡成型用发泡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0734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3
一种超临界发泡成型用发泡釜,涉及超临界发泡成型领域,包括釜体、釜盖和加热夹套,釜体上设有装料口、加压口和泄压口,釜盖设在装料口上,加热夹套上设有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釜盖上设有加热盘管,远离釜盖一侧的釜体上设有用于均热的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机壳位于釜体内、进风口与釜盖相对,釜体内设有送风管,送风管的一端与离心风机的出风口相连、另一端延伸至釜盖处,所述离心风机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釜体外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入釜体内与离心风机的叶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釜体内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均衡、差别很小,满足超临界发泡工艺对温度的要求,生产出的发泡产品质量高、废品率低。废品率低。废品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临界发泡成型用发泡釜


[0001]本技术涉及超临界发泡成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临界发泡成型用发泡釜。

技术介绍

[0002]超临界气体发泡就是气体在超临界状态下,在某种特定的高压环境中,将气体浸入发泡材料的一种工艺。目前,比较常见的超临界气体发泡是超临界氮气发泡。将氮气输入超临界发泡设备浸入发泡材料,使发泡材料膨胀达到饱和状态。这时通过超临界发泡设备进行超临界发泡过程,得到我们想要的超临界发泡制品。超临界气体发泡是一种物理发泡技术,超临界发泡工艺具有清洁、绿色环保、发泡性能优异等优点,现在鞋材、板材等领域的应用日渐成熟,并不断拓展应用部件和材料。发泡材料种类涵盖EVA、TPU、TPEE、尼龙弹性体等等。
[0003]由于使用超临界发泡成型工艺制成的鞋底具有密度低、质量轻,强度高、抗撕裂性能好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运动鞋厂家的青睐。现有的超临界发泡成型用发泡釜包括釜体、釜盖和加热夹套,釜体上设有装料口、加压口和泄压口,釜盖设在装料口上,釜盖和釜体上设有将二者密封连接的卡箍,热夹套设置在釜体的外壁上,加热夹套上设有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釜盖上设有加热盘管,加热盘管的两端为加热端盖的导热油入口和导热油出口,具体结构如2020年09月22日授权公告的申请号:201922260936.9、名称为:一种矩形发泡釜的技术专利。这种超临界发泡成型用发泡釜制备鞋底时,将未发泡的(模具成型的)鞋底型材置于摆放架上,将摆放架置于釜体内,关闭釜盖,通过加压口向釜体内注入超临界状态的氮气或二氧化碳,向加热夹套和加热盘管中注入高温导热油对釜体内加热,保持温度和压力,使超临界状态的气体均匀地渗透到未发泡的鞋底型材内部后,由打开泄压口对釜体内泄压,在此过程中未发泡的鞋底型材发泡成为鞋底。由于一次超临界发泡成型过程中,摆放架上需要均匀排列很多未发泡的鞋底型材,对釜体内加热过程中,处于釜体内不同位置的鞋底型材温差较大,不能满足鞋底型材超临界发泡的恒温(温度控制在
±
1℃)要求(是只对鞋底型材超临界发泡的要求,还是超临界发泡工艺的要求),产出的鞋底大小和形状误差,质量差、废品率高。如釜体内放置较少的鞋底型材,存在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临界发泡成型过程中釜体内的不同位置温度差别小,发泡成型产品的质量高、废品率低的超临界发泡成型用发泡釜。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超临界发泡成型用发泡釜,包括釜体、釜盖和加热夹套,釜体上设有装料口、加压口和泄压口,釜盖设在装料口上,釜盖和釜体上设有将二者密封连接的卡箍,加热夹套设置在釜体的外壁上,加热夹套上设有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釜盖上设有加热盘管,加
热盘管的两端为端盖导热油入口和端盖导热油出口,其特征在于,远离釜盖一侧的釜体上设有用于均热的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机壳位于釜体内、进风口与釜盖相对,釜体内设有送风管,送风管的一端与离心风机的出风口相连、另一端延伸至釜盖处,所述离心风机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釜体外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入釜体内与离心风机的叶轮相连。
[0007]本技术中所述的釜体内部四周均布有四根送风管,四根送风管的一端与离心风机的出风口相连、另一端延伸至釜体内的釜盖四周处。离心风机将釜体内的气体由远离釜盖一侧的釜体中部吸入,输送至釜盖一侧的釜体内的四周,釜体内的气体在离心风机的作用下循环往复,釜体内部温度传导速度快、均温效果好。
[0008]本技术中所述的离心风机的机壳上与四根送风管相对处分别设有出风口,四根送风管的一端分别与相对的出风口相连。四根送风管内的气体流量几乎相同,均温效果更佳。
[0009]本技术中远离釜盖一侧的釜体上设有贯穿加热夹套的分隔套,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经轴承由分隔套内的釜体处穿入釜体内,釜体外侧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磁性联轴器。
[0010]本技术中所述的釜体上设有测温口和测压口,釜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传输线经测温口和测压口引出。可以实时监测釜体内的压力和温度。
[0011]本技术中所述的加热盘管设置在釜盖内侧上,加热盘管的两端分别穿透釜盖、延伸至釜盖外侧。加热盘管直接对釜盖内侧的气体加热,换热效率高。
[0012]本技术中所述的釜体内设有发泡型材摆放架,发泡型材摆放架中部设有中部温度传感器,釜盖上设有中部测温口,中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传输线经中部测温口引出。
[0013]本技术使用时,将未发泡的型材原料均匀放置在摆放架上,将摆放架置于釜体内,关闭釜盖,通过加压口向釜体内注入超临界状态的氮气或二氧化碳,向加热夹套和加热盘管中注入高温导热油对釜体内加热,离心风机工作,与送风管配合使釜体内的气体整体循环流动。在对釜体内的气体加热初期,可提高换热效率,使釜体内气体快速升温,缩短加热时间;在加热后期、保持压力和温度的过程中,由于釜体内的气体循环流动传热,可使釜体内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均衡、差别很小,满足超临界发泡工艺对温度的要求,生产出的发泡产品质量高、废品率低。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中离心风机与送风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一种超临界发泡成型用发泡釜,包括釜体4、釜盖1和加热夹套8,釜体4上设有装料口、加压口5和泄压口6,釜盖1设在装料口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发泡釜为卧式反应釜,釜体4呈一端封闭、一端敞口的筒状,敞口端为装料口。釜盖1和釜体4上设有将二者密封连接的卡箍2,加热夹套8设置在釜体4的外壁上,加热夹套8上设有导热油进口16和导热油出口11,釜盖1上设有加热盘管3,加热盘管3的两端为端盖导热油入口和端盖导热油出口,从图中可
以看出,加热盘管3设置在釜盖1的内侧上,加热盘管3的两端分别穿透釜盖1、延伸至釜盖1外侧;加热盘管直接对釜盖内侧的气体加热,换热效率高。加热盘管3也可以加工在端盖内部,节约空间。釜体4上设有测温口和测压口,釜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传输线分别经测温口和测压口引出;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釜体内的压力和温度。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不再详述。本技术的特点在于:远离釜盖1一侧的釜体4上设有用于均热的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机壳12位于釜体4内、进风口10与釜盖1相对,釜体4内设有送风管7,送风管7的一端与离心风机的出风口相连、另一端延伸至临近釜盖处,所述离心风机的驱动电机14设置在釜体4外侧,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穿入釜体4内与离心风机的叶轮相连;从图中可以看出,远离釜盖1一侧的釜体上设有贯穿加热夹套8的分隔套13,所述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经轴承15由分隔套13内的釜体4处穿入釜体内,釜体4外侧的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上设有磁性联轴器;磁性联轴器可阻挡热量传导、保护驱动电机。
[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发泡成型用发泡釜,包括釜体、釜盖和加热夹套,釜体上设有装料口、加压口和泄压口,釜盖设在装料口上,釜盖和釜体上设有将二者密封连接的卡箍,加热夹套设置在釜体的外壁上,加热夹套上设有导热油进口和导热油出口,釜盖上设有加热盘管,加热盘管的两端为端盖导热油入口和端盖导热油出口,其特征在于,远离釜盖一侧的釜体上设有用于均热的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机壳位于釜体内、进风口与釜盖相对,釜体内设有送风管,送风管的一端与离心风机的出风口相连、另一端延伸至釜盖处,所述离心风机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釜体外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入釜体内与离心风机的叶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发泡成型用发泡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釜体内部四周均布有四根送风管,四根送风管的一端与离心风机的出风口相连、另一端延伸至釜体内的釜盖四周处。3.根据权利要求1

2任意一项所述的超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姬苗晓亮刘军超韩永志王水晶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新元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