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辆充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设备
,特别是一种电动车辆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由于节能环保,保有量越来越大。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桩一般结构包括电源模块、主控模块等,充电时车主将充电桩的充电插头(充电枪)插入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口上,经手机扫码后,主控模块控制电源模块为车辆上蓄电池进行充电,充满电后电源模块停止输出电源(拔出充电插头),第三方应用软件对车主扣费后,完成全部充电流程。
[0003]虽然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桩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充电需要,但是受到结构所限,也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缺点,具体体现如下。其一:充电桩的场所建设一般面积较大、需要专门选址,建设方式不灵活,相应的会导致建设投资成本的增加,并由于建设场地受限、建设的数量相对较少,不利于电动车辆的充电需要。其二:多辆车进行充电时,如果现场只有一套充电桩或一个充电枪,那么,后续的车辆需要充电时,车主就只有在现场等待上一辆车充满电后,才能进行充电,也就是说基本整个过程中需要车主在现场等待(上一辆车充完电后,后一辆车驾驶室员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辆充电系统,包括轨道、电动小车、交流转直流电源模块、光电开关、主控模块、无线摄像头,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供电机构、受电机构、满电提示电路、接收单元、控制单元、扣费单元、计量单元、显示单元、提示单元;所述接收单元、控制单元、扣费单元、计量单元、提示单元是主控模块内的应用软件,显示单元是每位车主智能手机内的应用软件;所述交流转直流电源模块、主控模块、光电开关的发射端、满电提示电路安装在电控箱内,充电区域的路面之下开挖有深坑,电控箱安装在深坑一侧端上,光电开关的接收端安装在深坑另一侧端上,两套轨道铺设在深坑内下端,两套轨道侧端和交流转直流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两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电动小车的其中两套电机减速机构的动力输出轴外侧端绝缘安装有导电环,车体两侧端绝缘安装有接触片,接触片和导电环外侧端接触,电动小车的车轮外侧有导向槽,车轮的导向槽位于轨道的上端外侧;所述供电机构包括电动推杆和滑动接触设备、支撑板,支撑板安装在电动推杆的活动杆上,滑动接触设备有两套,两套滑动接触设备的下端分别安装在支撑板上端两侧,摄像头安装在支撑板上端前部,两只接触片上端和两套滑动接触设备及无线摄像头分别电性连接,电动推杆下端安装在电动小车上部;所述受电机构每辆车安装一套,每套受电机构包括电动直线滑台和摄像头、显示屏、电源开关、接触板,电动直线滑台有两套,其中一套电动直线滑台纵向安装在车辆下外端,第二套电动直线滑台横向安装在第一套电动直线滑台的滑动块下端;所述接触板安装在第二套电动直线滑台的滑动块下端一侧,接触板下端安装有两只接触片A,两只接触片A和车辆上蓄电池两极分别电性连接,摄像头安装在车身下,第二套电动直线滑台的滑动块另一端粘接有包含车主信息的二维码;所述主控电路板的电源输出端和电动小车的电机减速机构、电动推杆的电源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满电提示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和主控电路板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满电提示电路的配套电压互感器中心孔套在交流转直流电源模块的相线电源输入端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辆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滑动接触设备包括套管、弹簧、滑杆,弹簧下端安装在套管内下端,滑杆下端安装在弹簧上端且滑杆下部位于套管内上部,滑杆的上端安装有接触球,套管下端安装在支撑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辆充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瑞阳,林谷冲,刘胜利,蔡万峰,林娜,黄钰云,
申请(专利权)人:美利威瑟金华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