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689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包括壳体、第一换挡轴和第二换挡轴;第一换挡轴上固设有倒挡拨叉和倒挡导块,倒挡导块上设有倒挡槽口;第一换挡轴上滑动设有第一导块,第一导块上固设有三四挡拨叉和第一槽口;第二换挡轴上固设有一二挡拨叉和第二导块,第二导块上设有第二槽口;壳体上活动设有五六挡拨叉,五六挡拨叉上设有驱动拨头,第二换挡轴上滑动设有第三导块,第三导块上设有第三槽口和卡槽,卡槽与驱动拨头匹配。针对传统换挡机构换换挡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进行了结构的合理排布,保证倒挡拨叉、三四挡拨叉、一二挡拨叉和五六挡拨叉被合理驱动,不发生干涉,降低了换挡阻力,提升了换挡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
,具体涉及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变速器为用于车辆中,与发动机相关联的重要机构,变速器良好的性能是客户对变速器的基本需求,在变速器众多性能指标中换挡性能显得尤其重要。
[0003]传统的六挡手动变速器设计中,操纵部分为四根拨叉轴分别带动导块驱动一根拨叉,这种设计零件成本较高,中间两个常用挡位的拨叉工作时要带动整根轴移动,摩擦力大,导致换挡阻力较大,且由于结构件较多,导致变速器整体重量大,体积大,整体换挡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传统变速器操纵机构换挡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它仅设置有第一换挡轴和第二换挡轴,并利用第一换挡轴和第二换挡轴实现了倒挡拨叉、三四挡拨叉、一二挡拨叉以及五六挡拨叉的合理排布,降低了整体体积,减小了整体重量,且由于仅存在第一换挡轴和第二换挡轴,降低了换挡阻力,提升了换挡性能。
[0006]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活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换挡轴和第二换挡轴;所述第一换挡轴上固设有倒挡拨叉,所述第一换挡轴上固设有倒挡导块,所述倒挡导块上设置有倒挡槽口;第一换挡轴上滑动设置有第一导块,所述第一导块上固设有三四挡拨叉,所述三四挡拨叉位于倒挡拨叉和倒挡导块之间,所述第一导块上设置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二换挡轴上固设有一二挡拨叉,所述第二换挡轴上固设有第二导块,所述第二导块上设置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位于倒挡槽口和第一槽口之间,所述一二挡拨叉位于倒挡拨叉和三四挡拨叉之间;所述壳体上活动设置有五六挡拨叉,所述五六挡拨叉位于三四挡拨叉远离倒挡拨叉一侧,所述五六挡拨叉上设置有驱动拨头,所述第二换挡轴上滑动设置有第三导块,所述第三导块位于第二导块和一二挡拨叉之间,所述第三导块上设置有第三槽口,所述第三槽口位于第一槽口远离第二槽口一侧,所述第三导块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驱动拨头匹配设置;所述倒挡槽口、第一槽口、第二槽口和第三槽口对齐设置。
[0009]可选的,所述倒挡拨叉、所述三四挡拨叉、所述一二挡拨叉以及所述五六挡拨叉的圆弧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0010]可选的,所述倒挡槽口与第二槽口的间隙、第二槽口和第一槽口的间隙,以及第一槽口和第三槽口的间隙均相同。
[0011]可选的,所述倒挡导块、第一导块、第二导块和第三导块上均设置有波浪槽,所述
波浪槽包括第一凹口、中位凹口和第二凹口;所述壳体上固设有若干弹性定位件,所述弹性定位件包括弹性伸缩端,所述弹性伸缩端与波浪槽匹配设置。
[0012]可选的,所述弹性定位件包括固定壳,所述弹性伸缩端为滚珠,所述滚珠与固定壳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滚珠与第一凹口、中位凹口和第二凹口匹配设置。
[0013]可选的,所述倒挡槽口、第一槽口、第二槽口和第三槽口的开口大小和形状均一致。
[0014]可选的,所述五六挡拨叉与壳体之间通过支撑销连接。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导块与第一换挡轴之间设置有润滑衬套。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三导块与第二换挡轴之间设置有润滑衬套。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换挡轴和第二换挡轴的两端,与壳体之间均设置有润滑衬套。
[0018]有益效果
[0019]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针对传统变速器操纵机构换挡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仅设置有第一换挡轴和第二换挡轴,并利用第一换挡轴和第二换挡轴实现了倒挡拨叉、三四挡拨叉、一二挡拨叉以及五六挡拨叉的合理排布,降低了整体体积,减小了整体重量,且由于仅存在第一换挡轴和第二换挡轴,降低了换挡阻力,提升了换挡性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是为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方便而设置,并没有特定的限定作用,均为泛指,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定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同一实施例中的多个技术方案,以及不同实施例的多个技术方案之间,可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新的不存在矛盾或冲突的技术方案,均在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0024]实施例1
[0025]结合附图1,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活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换挡轴101和第二换挡轴102;所述第一换挡轴101上固设有倒挡拨叉110,所述第一换挡轴101上固设有倒挡导块120,所述倒挡导块120上设置有倒挡槽口130;第一换挡轴101上滑动设置有第一导块121,所述第一导块121上固设有三四挡拨叉111,所述三四挡拨叉111位于倒挡拨叉110和倒挡导块120之间,所述第一导块121上设置有第一槽口131;所述第二换挡轴102上固设有一二挡拨叉112,所述第二换挡轴102上固设有第二导块122,所述第二导块122上设置有第二槽口132,所述第二槽口132位于倒挡槽口130和第一槽口131之间,所述一二挡拨叉112位于倒挡拨叉110和三四挡拨叉111之间;所述壳体上活动设置有五六挡拨叉113,所述五六挡拨叉113位于三四挡拨叉111远离倒挡拨叉110一侧,所述五六挡拨叉113上设置有驱动拨头103,所述第二换挡轴102上滑动设置有第三导块123,所述第三导块123位于第二导块122和一二挡拨叉112之间,所述第三导块123上设置有第三槽口133,所述第三槽口133位于第一槽口131远离第二槽口132一侧,所述第三导块123上设置有卡槽104,所述卡槽104与驱动拨头103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活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换挡轴和第二换挡轴;所述第一换挡轴上固设有倒挡拨叉,所述第一换挡轴上固设有倒挡导块,所述倒挡导块上设置有倒挡槽口;第一换挡轴上滑动设置有第一导块,所述第一导块上固设有三四挡拨叉,所述三四挡拨叉位于倒挡拨叉和倒挡导块之间,所述第一导块上设置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二换挡轴上固设有一二挡拨叉,所述第二换挡轴上固设有第二导块,所述第二导块上设置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位于倒挡槽口和第一槽口之间,所述一二挡拨叉位于倒挡拨叉和三四挡拨叉之间;所述壳体上活动设置有五六挡拨叉,所述五六挡拨叉位于三四挡拨叉远离倒挡拨叉一侧,所述五六挡拨叉上设置有驱动拨头,所述第二换挡轴上滑动设置有第三导块,所述第三导块位于第二导块和一二挡拨叉之间,所述第三导块上设置有第三槽口,所述第三槽口位于第一槽口远离第二槽口一侧,所述第三导块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驱动拨头匹配设置;所述倒挡槽口、第一槽口、第二槽口和第三槽口对齐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挡拨叉、所述三四挡拨叉、所述一二挡拨叉以及所述五六挡拨叉的圆弧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挡槽口与第二槽口的间隙、第二槽口和第一槽口的间隙,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婉贺明俞方林波熊林毛建平徐孝华盛进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