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瓷绝缘子的全自动上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28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瓷绝缘子的全自动上釉机,包括输送机本体,所述输送机本体的内腔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腔设置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表面开设有漏孔,所述传动带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壳,凹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壳,收集壳的右侧连通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右侧贯穿至输送机本体的右侧,出料管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压力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输送机本体、传动带、限位壳、收集壳、出料管、第一压力泵、导料管、加工箱、稀释机构、隔板、下料管、电磁阀、输料管、喷管、支撑架、滑轨、多重滤板和第二压力泵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全自动上釉机在上釉时,未喷涂到瓷绝缘子泥胚料上的釉料将流失,从而浪费资源的问题。从而浪费资源的问题。从而浪费资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瓷绝缘子的全自动上釉机


[0001]本技术属于瓷绝缘子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瓷绝缘子的全自动上釉机。

技术介绍

[0002]陶瓷绝缘子产品中的蝶式绝缘子跟针式绝缘子主要用于高低压输电线路使用,悬式绝缘子用于高压输电线路使用,陶瓷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能够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到重要作用,早年间陶瓷绝缘子多用于电线杆,慢慢发展于高型高压电线连接塔的一端挂了很多盘状的绝缘体,它是为了增加爬电距离的,通常由陶瓷制成,就叫陶瓷绝缘子。陶瓷绝缘子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着两个基本作用,即支撑导线和防止电流回地,这两个作用必须得到保证,陶瓷绝缘子不应该由于环境和电负荷条件发生变化导致的各种机电应力而失效,否则陶瓷绝缘子就不会产生重大的作用,就会损害整条线路的使用和运行寿命。
[0003]例如申请号:CN202120876355.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瓷绝缘子全自动上釉机,涉及瓷绝缘子的上釉
一种瓷绝缘子全自动上釉机,包括输送装置、运行机构和釉浆容器,运行机构设置在输送装置和釉浆容器之间,运行机构上滑动配合有运行件,运行件上可转动连接有叉板,用于将第一输送装置上的瓷绝缘子取出后,再浸没在釉浆容器的釉浆中,后再将上好釉的瓷绝缘子转移至第二输送装置的瓷绝缘子固定块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瓷绝缘子全自动上釉机,通过采用两条平行的输送装置,可与瓷绝缘子的上下工序完全衔接,省去了人工上样和下样的工序,实现了上样和下样过程的自动化;进一步采用了带有Z型插板的运行机构,实现了自动取样、上釉和放样过程的全自动化。
[0004]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在应用时,虽然具备全自动上釉的功能,但是在上釉时喷涂出多余的釉料将无法利用,从而浪费资源。
[0005]本实用设计了一种用于瓷绝缘子的全自动上釉机,在瓷绝缘子的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瓷绝缘子的泥胚料进行上釉,从而会用到一种全自动上釉机,但是在上釉时,未喷涂到瓷绝缘子泥胚料上的釉料将流失,从而浪费资源,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设计了一种对浪费的釉料收集并过滤,循环使用、节省资源的全自动上釉机,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为工作人员节省资源,同时还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瓷绝缘子的全自动上釉机,具备对浪费的釉料收集并过滤,循环使用、节省资源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全自动上釉机在上釉时,未喷涂到瓷绝缘子泥胚料上的釉料将流失,从而浪费资源的问题。
[0007]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瓷绝缘子的全自动上釉机,包括输送机本体,所述输送机本体的内腔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腔设置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表面开设有漏孔,所述传动带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壳,凹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壳,所述收集壳的右侧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右侧贯穿至输送机本体的右侧,所述出料管的顶部
连通有第一压力泵,所述第一压力泵的左侧与输送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力泵的顶部连通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左侧连通有加工箱,所述加工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稀释机构,所述加工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连通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表面套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顶部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工箱的底部连通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底部贯穿至输送机本体的内腔,所述输料管的两侧均连通有喷管,所述喷管的顶部与输送机本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工箱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与输送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加工箱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两个所述滑轨的内腔之间活动连接有多重滤板,所述多重滤板的前侧贯穿至加工箱的前侧,所述加工箱的前侧开设有通孔,所述输料管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压力泵,所述第二压力泵的顶部与加工箱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稀释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与加工箱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加工箱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表面套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底部与加工箱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压力泵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左侧与输送机本体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收集壳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相对一侧的底部均与输送机本体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两个所述滑轨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反的一侧均与加工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导料管表面的左侧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左侧与加工箱固定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输送机本体、传动带、限位壳、收集壳、出料管、第一压力泵、导料管、加工箱、稀释机构、隔板、下料管、电磁阀、输料管、喷管、支撑架、滑轨、多重滤板和第二压力泵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全自动上釉机在上釉时,未喷涂到瓷绝缘子泥胚料上的釉料将流失,从而浪费资源的问题。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机、传动杆和搅拌叶的配合使用,当工作人员在对瓷绝缘子泥胚料进行上釉时,首先通过进料管向加工箱的内部添加一些釉料,随后第二压力泵打开,通过输料管将加工箱内部的釉料通过喷管向下喷涂,此时再将瓷绝缘子泥胚料从传动带的一端卡接在对应的限位壳内,随后在传动带传动时带动限位壳内的瓷绝缘子泥胚料进行移动,随后第二压力泵打开,通过输料管将加工箱内部的釉料通过喷管喷涂在众多瓷绝缘子泥胚料的表面,以此来上釉,喷涂的同时未喷涂到瓷绝缘子泥胚料表面的釉料将通过传动带的漏孔漏至收集壳的内部,随后第一压力泵打开,通过出料管将收集壳内部的釉料配合导料管输送至加工箱的内部,此时电机打开,随后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杆带动搅拌叶进行旋转,以此来将剩余的釉料稀释,随后电磁阀打开,将稀释完成的釉料通过下料管向下排送,随后稀释完成的釉料将通过多重滤板过滤一遍后流淌至加工箱内腔的底部,此时第二压力泵再打开,通过输料管将加工箱内部的釉料再次通过喷管向下喷涂,以此来资
源循环利用,通过设置定位环,定位环与加工箱固定连接,起到了对电机的固定和限位作用。
[0017]3、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座,定位座与输送机本体固定连接,起到了对第一压力泵的固定作用,通过设置连接板,连接板与输送机本体固定连接,起到了对收集壳的固定作用,通过设置固定块,固定块与加工箱的内壁固定连接,起到了对滑轨的定位作用,通过设置固定环,固定环与加工箱固定连接,起到了对导料管的限位作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稀释机构和加工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输送机本体;2、传动带;3、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瓷绝缘子的全自动上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本体(1),所述输送机本体(1)的内腔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腔设置有传动带(2),所述传动带(2)的表面开设有漏孔,所述传动带(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壳(3),凹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壳(4),所述收集壳(4)的右侧连通有出料管(5),所述出料管(5)的右侧贯穿至输送机本体(1)的右侧,所述出料管(5)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压力泵(6),所述第一压力泵(6)的左侧与输送机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力泵(6)的顶部连通有导料管(7),所述导料管(7)的左侧连通有加工箱(8),所述加工箱(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稀释机构(9),所述加工箱(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隔板(10),所述隔板(10)的底部连通有下料管(11),所述下料管(11)的表面套设有电磁阀(12),所述电磁阀(12)的顶部与隔板(10)固定连接,所述加工箱(8)的底部连通有输料管(13),所述输料管(13)的底部贯穿至输送机本体(1)的内腔,所述输料管(13)的两侧均连通有喷管(14),所述喷管(14)的顶部与输送机本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工箱(8)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的底部与输送机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加工箱(8)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16),两个所述滑轨(16)的内腔之间活动连接有多重滤板(17),所述多重滤板(17)的前侧贯穿至加工箱(8)的前侧,所述加工箱(8)的前侧开设有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汇丰电瓷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