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675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结构有机电致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位于该两个电极之间的有机层,该有机层中包括发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中至少包含选自通式如右的苯并蒽衍生物,上述X和Y分别独自选自4~20个核碳原子的环合芳香基团或4~20个核碳原子的取代环合芳香基团,A↓[1]、A↓[2]、A↓[3]和A↓[4]分别独自选自氢原子、乙烯基、芳胺基、咔唑基或芳族杂环基,且不同时选自氢原子。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苯并蒽衍生物用作发光染料,能够得到高亮度、高效率、发光颜色优异的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具体是采用特定的发光主体材料的电致 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具有自主发光、低电压直流驱动、全固化、视角宽、重量轻、组 成和工艺简单等一系列的优点,与液晶显示器相比,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不需要背光源, 视角大,功率低,其响应速度可达液晶显示器的1000倍,其制造成本却低于同等分辨率的 液晶显示器,因此,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一般结构依次包括基体、阳极、有机层、阴极,有机功能层又 包括发射层(EML),还可以包括位于阳极与发射层之间的空穴注入层(HIL)和/或空穴传 输层(HTL),以及位于发射层与阴极之间的电子传输层(ETL)和/或电子注入层(EIL), 还可以包括位于发射层与电子传输层之间的空穴阻挡层(HBL)等。2002年,Appl.Phys.Lett., 80, 3201 (2002),石建民和邓青云博士首度将柯达公司使 用的蓝光材料ADN掺杂TBP,获得了较稳定的蓝光器件,色坐标为(0.15, 0.23)。但是主 体材料ADN的薄膜形态相当不稳定,容易结晶,ADN自身的光色也偏绿(0.20, 0.26)。 因此,后来出现了基于ADN改进的衍生物蓝光材料,但是仍然不能改变蓝光普遍效率低、 稳定性差的现状,难以匹配红、绿,获得今日要求的彩屏。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发光材料苯并蒽衍生物,可以通过取代基团的调控,获得传输性能强的 材料,同时匹配不同的光色,获得发光性能高的主体或染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有机电致器件。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位于该两个电极之 间的有机层,该有机层中包括发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中至少包含选自通式如下的 苯并蒽衍生物通式中,X和Y分别独自选自4~20个核碳原子的环合芳香基团或4~20个核碳原子的取 代环合芳香基团,A" A2、 A3和A4分别独自选自氢原子,或独立选自2 50个核碳原子 的乙烯基、2 50个核碳原子的芳胺基、2 50个核碳原子的咔唑基或2 50个核碳原子 的芳族杂环基,且不同时选自氢原子。上述的苯并蒽衍生物通式中X和Y分别独立选自以下通式所示的基团:A" A2、 As和A4分别独立选自氢原子或选自以下通式所示的基团,且 、和A2不同时选自氢原子,A3和A4不同时选自氢原子上述的A R4代表氢原子、具有1~20个核碳原子数的烷烃、具有1 20个核碳原子 数垸氧烃或具有6 20个核碳原子数的芳基。 上述的苯并蒽衍生物选自至少一种下述具体分子结构的化合物化合物1 化合物2<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0</formula><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1</formula><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12</formula>化合物35化合物36化合物37化合物38化合物39化合物4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光层包含至少两种有机材料,苯并蒽衍生物在发光层中所占比例为 0.01%~100%。上述发光层包含的有机材料选自芳香稠环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喹吖啶酮化合物、 芳香基蒽类化合物、芴类化合物、茈类化合物、二芳烯类芳基化合物、金属有机配合物、 双吡喃类化合物、噁二唑类化合物、三氮唑类化合物、苯并咪唑类化合物、联苯类化合物。上述发光层中包含的有机材料选自羟基喹啉铝、羟基喹啉镓、Al (Saph-q)或Ga (Saph-q),或选自9,10-二 (2-萘基)蒽、4,4,-二 (2,2-二苯基乙烯基)-l,l,-联苯、红荧烯、 N,N-二甲基喹吖啶、C545T、 DCJTB、 4-二氰亚甲基-2-(对二甲氨基苯乙烯基)-6-甲基-很-吡喃、四叔丁基茈。本专利技术所述发光层的厚度为10nm 200nm。优选的发光层的厚度为30nm~120nm。本专利技术将苯并蒽衍生物用作发光染料,能够得到高亮度、高效率、发光颜色优异的器件。本专利技术的苯并蒽衍生物具有较好的载流子传输性能,具备双极性的传输能力,作为主体或单发光层,能够平衡发光区域中的载流子,使得载流子复合高效,从而提高效率。本专利技术的苯并蒽衍生物经过合适的红绿蓝材料匹配,能够应用于RGB彩屏,提升彩屏 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的苯并蒽衍生物还能应用于白光器件中,得到高亮、高效的白光照明产品。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基本结构包括透明基体,可以是玻璃或是柔性基片,柔性基片采用聚酯类、聚酰亚胺类化合物中的 一种材料;第一电极层(阳极层),可以采用无机材料或有机导电聚合物,无机材料一般为ITO、 氧化锌、氧化锡锌等金属氧化物或金、铜、银等功函数较高的金属,最优化的选择为ITO, 有机导电聚合物优选为聚噻吩/聚乙烯基苯磺酸钠(以下简称PEDOT:PSS)、聚苯胺(以下 简称PANI)中的一种材料;第二电极层(阴极层、金属层), 一般采用锂、镁、钙、锶、铝、铟等功函数较低的金 属或它们与铜、金、银的合金,或金属与金属氟化物交替形成的电极层,本专利技术优选为依 次的Mg:Ag合金层与Ag层、Ag层和依次的氟化锂或氮化锂层、Al层和依次的氟化锂或 氮化锂层。有机功能层,包括发光层,还可以包括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等功能层。 有机功能层可以为单一有机发光层,该层中采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苯并蒽类衍生物。 发光层还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可选自小分子材料,也可采用聚合物材料。小分子发光层材料可以为荧光材料,如金属有机配合物(如Alq3、 Gaq3、 Al (Saph-q)或Ga (Saph-q))类化合物。发光层中还可以包括发光染料,染料一般为芳香稠环类(如rubrene)、香豆素类(如 DMQA、 C545T)或双吡喃类(如DCJTB、 DCM)化合物中的一种材料。有机功能层中如果包含电子传输层,使用材料一般为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可为金属 有机配合物(如Alq3、Gaq3、 Al(Saph-q)、BAlq或Ga(Saph-q)),芳香稠环类(如pentacene、 茈)或邻菲咯啉类(如Bphen、 BCP)化合物。有机功能层中如果包含空穴传输层,使用的材料一般为芳胺类和枝聚物族类低分子材 料,如N,N,-二- (l-萘基)^^,-二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NPB)、 N,N,-二苯基-N,N,-双(间甲基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TPD)等。14下面将给出若干实施例,具体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应当注意到,下面的实施例仅 用于帮助理解专利技术,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实施例1: ITO/化合物1 (50nm) /LiF/Al以刻蚀好特定图形的ITO导电玻璃基片作为衬底,将基片放在含清洗液的去离子水中 超声波清洗,洗液温度约为60'C,然后用红外烤灯将清洗完的基片烤干,首先放入预处理腔 室中对ITO基片进行等离子体预处理,然后放入蒸镀腔室中依次蒸镀有机层、阴极结构, 蒸镀过程中腔室压强低于5.0xlO—3Pa。本实施例中,有机层蒸镀卯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位于该两个电极之间的有机层,该有机层中包括发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中至少包含选自通式如下的苯并蒽衍生物: *** (1) 通式中,X和Y分别独自选自4~20个核碳原子的环合芳 香基团或4~20个核碳原子的取代环合芳香基团,A↓[1]、A↓[2]、A↓[3]和A↓[4]分别独自选自氢原子,或独立选自2~50个核碳原子的乙烯基、2~50个核碳原子的芳胺基、2~50个核碳原子的咔唑基或2~50个核碳原子的芳族杂环基,且不同时选自氢原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勇段炼谢静任雪艳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