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涂油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313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涂油槽,属于玻璃纤维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槽体、进油孔、出油孔,槽体的底部与槽体径向垂直方向设有2-4根金属棒,出油孔位于槽底部的两金属棒之间,进油孔设在涂油槽台面上,与出油孔连通。金属棒可减小玻璃纤维与涂油槽的摩擦,同时可以防止液剂流出涂油槽;最大程度使得液剂与玻璃纤维接触,减少浪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对玻璃纤维涂敷液剂使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玻璃纤维单丝表面涂敷液剂的装置,属于玻璃纤维制造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涂油槽对玻璃纤维摩擦较大,涂敷均匀性和稳定性较差,并且液剂流出涂油槽较多,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玻璃纤维涂油槽摩擦较大及液剂浪费较大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节省液剂的玻璃纤维涂油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玻璃纤维涂油槽,包括槽体、进油孔、出油孔,其特征在于,槽体的底部与槽体径向垂直方向设有2—4根金属棒,出油孔位于槽底部的两金属棒之间,进油孔设在涂油槽台面上,与出油孔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金属棒可减小玻璃纤维与涂油槽的摩擦,同时可以防止液剂流出涂油槽;最大程度使得液剂与玻璃纤维接触,减少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是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玻璃纤维涂油槽,包括V形槽体1、两进油孔2、两出油孔3,其特征在于,槽体1的底部与槽体径向垂直方向设有两根金属棒4,出油孔3位于槽底部的两金属棒之间,进油孔2设在涂油槽台面上,与出油孔3连通。如图l、 2,液剂可直接到进油孔2,或由进油软管送到进油孔2,由连通管5到达出油孔3,进入槽体1的底部的两金属棒4之间,玻璃纤维3(图中未画出)沿着槽底部的径向方向移动时,其表面被涂敷上液剂。金属棒4高出槽底部,可减少液剂流出槽体l,减少浪费。进油孔2设置在槽底部,最大程度使得液剂与玻璃纤维接触,提高涂敷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金属棒4还可减少槽体1对玻璃纤维的摩擦。以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上面已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技术不限于此,在本技术范围内进行的各种改型均没有超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玻璃纤维涂油槽,包括槽体(1)、进油孔(2)、出油孔(3),其特征在于,槽体(1)的底部与槽体径向垂直方向设有2-4根金属棒(4),出油孔(3)位于槽底部的两金属棒之间,进油孔(2)设在槽台面上,与出油孔(3)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涂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体(1)的横截面为V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涂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油孔(3)为1~6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涂油槽,属于玻璃纤维制造设备
它包括槽体、进油孔、出油孔,槽体的底部与槽体径向垂直方向设有2-4根金属棒,出油孔位于槽底部的两金属棒之间,进油孔设在涂油槽台面上,与出油孔连通。金属棒可减小玻璃纤维与涂油槽的摩擦,同时可以防止液剂流出涂油槽;最大程度使得液剂与玻璃纤维接触,减少浪费。本技术适合对玻璃纤维涂敷液剂使用。文档编号C03C25/20GK201395563SQ200920079599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杨国明 申请人: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纤维涂油槽,包括槽体(1)、进油孔(2)、出油孔(3),其特征在于,槽体(1)的底部与槽体径向垂直方向设有2-4根金属棒(4),出油孔(3)位于槽底部的两金属棒之间,进油孔(2)设在槽台面上,与出油孔(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