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2O3)1-X(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的非挥发记忆元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2989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2O3)1-x(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的非挥发性记忆元件,所述非挥发性记忆元件包括衬底、底电极、(Bi2O3)1-x(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和顶电极,其中(Bi2O3)1-x(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夹在底电极和顶电极之间,底电极位于所述衬底上,两条引线分别由底电极和顶电极引出,并且(Bi2O3)1-x(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中x的范围为0.25<x<0.43。该非挥发性记忆元件的厚度为10-1000nm。其中的(Bi2O3)1-x(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是利用脉冲激光照射(Bi2O3)1-x(Y2O3)x靶材沉积而成,所述靶材是将Bi2O3粉末和Y2O3粉末混合烧结制备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于(Bi2O3)1-x(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的非挥发性记忆元件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具有非挥发记忆功能、低能耗、无机械运动部件等优点,并且它的性能对氧气压,温度,和化学计量比等制备条件不敏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电子器件及其材料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集成电路 的新型可快速读写的基于(Bi2O3)H(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的非挥发电阻转变效应记忆元 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长久以来,半导体行业一直力图把更多数量的晶体管集成到一个面积极为微小的 芯片上。1965年,英特尔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摩尔预言,未来每两年,同一面积芯片上可以集 成的晶体管数量将翻倍,这就是后人所称的“摩尔定律”。随着集成度的不断提高,硅基CMOS 器件的尺寸已经接近物理极限,人们一方面寻找更加有效利用电子管的技术,另一方面希 望找到新的原理和新的结构设计来突破“摩尔定律”的限制。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由运算器和存储器两大系统构成。存储器对计算机来说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存储器分为挥发存储器和非挥发存储器两种。典型的挥发存储器如 DRAM等,它具有读写速度快的优点,但是数据的存储需要供电维持。非挥发存储器如最初 的只读存储器(ROM)到目前发展很快的新型半导体存储器一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 等。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加电的情况下能长期保持存储的信息。但是非挥发存储器的写 入一般较为缓慢;非挥发存储器还在写入上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在一定次数的写入操作 后,存储器会达到自己的承受极限而出现故障。而理想的存储器应当具备非挥发性以及与 SRAM类似的存取速度,同时有足够多的写入次数,以及只消耗非常少的功率,这正是推动最 新一代非挥发存储器快速发展的因素。几年来一种非挥发存储器-电阻式随机存储器(RRAM)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电 阻式随机存储器利用在外场作用下材料电阻发生变化的现象来存储信息。与传统存储器相 比,RRAM具有结构简单,存储密度大,能量消耗低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已有的RRAM材料普遍具有制备工艺苛刻,性能对工艺条件敏感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一种基于(Bi2O3U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的RRAM,它的性能对氧气压,温 度,和化学计量比等制备条件不敏感。可以在比较宽松的条件下制备出性能优异的RRAM器 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Bi2O3)H(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的非挥 发性记忆元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非挥发性记忆元件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Bi2O3U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的非挥发性记 忆元件。所述非挥发性记忆元件包括衬底、底电极、(Bi2O3U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顶电 极和两条引线,其中(Bi2O3)H(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夹在底电极和顶电极之间,底电极位于所述衬底上,两条引线分别由底电极和顶电极引出。并且(Bi2O3UY2O3)x固体电解质薄 膜中χ的取值范围为0. 25 < χ < 0. 43。优选地,所述元件的厚度为10nm-1000nm。优选地,所述衬底为无机非金属材料,该无机非金属材料优选选自玻璃、陶瓷、硅 和被二氧化硅薄层覆盖的硅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底电极为不活泼的金属,优选为钼或金,其厚度为lOnm-lOOnm。优选地,所述(Bi2O3)H(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的晶体结构为单相晶体结构,且 (Bi2O3) i-x (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的厚度为400nm-600nm。优选地,所述顶电极为容易与氧发生反应的金属,优选为铜、银或钛,其厚度为 IOnm-IOOnm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非挥发性记忆元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a)在衬底上利用磁控溅射、脉冲激光沉积或离子束沉积的方法沉积底电极;(b)在底电极上利用脉冲激光沉积(Bi2O3)H(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c)在(Bi2O3)H(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上利用磁控溅射、脉冲激光沉积或离子束 沉积的方法沉积顶电极;和(d)由顶电极和底电极分别接出引线。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步骤(b)中,沉积(Bi2O3U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的方法优选如 下将(Bi2O3UY2O3)x单相陶瓷靶安装在脉冲激光沉积系统的靶台上,沉积好底电极的衬 底安装在衬底台上,加热器安装在衬底台下;以上都安装在生长室中;首先将生长气压抽 至0. OlPa以下,通入氧气,调节氧气进气量与抽气量使氧气压力维持在适当压力下;将衬 底加热到适当温度;启动KrF激光器,波长为248nm,脉冲宽度脉冲能量为200mJ ;将激光聚 焦到靶材上,开始薄膜沉积。任选地,在薄膜沉积结束后,将(Bi2O3UY2O3)x固体电解质薄 膜加热到600-800°C,在原位退火5-15分钟。优选地,所述衬底为无机非金属材料,该无机非金属材料优选选自玻璃、陶瓷、硅 和被二氧化硅薄层覆盖的硅中的一种;所述底电极为不活泼金属,优选为钼或金;所述顶 电极为容易与氧发生反应的金属,优选为铜、银或钛。优选地,在所述方法步骤(b)还包括靶材的制备,其中(Bi2O3UY2O3)x单相陶瓷 靶是用Bi2O3粉末和Y2O3粉末混合烧结制备的;首先将化学计量比合适的Bi2O3粉末和Y2O3 粉末混合研磨,放入电炉中烧结;烧结完成后的混合粉末经再次研磨,用静压法压成合适的 大小和形状;最后用电炉烧结成靶。优选地,所述脉冲激光沉积(Bi2O3U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的条件为氧气压 50-100Pa,衬底温度300-500°C;所述Bi2O3粉末和Y2O3粉末以摩尔比6 4-3 1混合,且 烧结温度为600-1000°C。与传统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基于(Bi2O3U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的非挥发性记忆元件具有体积小、 结构简单、具有非挥发记忆功能、低能耗、无机械运动部件等优点,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 (Bi2O3U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的非挥发性记忆元件稳定,对氧气压,温度,和化学计量比 等条件不敏感。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于制备(Bi2O3)H(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的脉冲激光沉积设 备结构示意图;其中,I-KrF准分子激光器、2-聚焦镜、3-沉积室、4-靶台、5-衬底台和衬底 加热装置、6-衬底、和7-抽气口。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Bi2O3)H(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的X射线衍射图,其中(a) 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Bi2O3)H(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的X射线衍射图;(b)为根据本 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Bi2O3)H(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的XRD衍射图;(c)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3的(Bi2O3) ^ (Y2O3) x固体电解质薄膜的XRD衍射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非挥发性记忆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顶电极、 2"(Bi2O3) i-x (Y2O3)χ固体电解质薄膜、3_底电极、4-衬底、和5-引线。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非挥发性记忆元件的电流-电压特性的曲线图,其中χ轴为 电压,y轴为响应电流。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非挥发性记忆元件在脉冲+5V、无饱和电流限制和+3V、ImA饱 和电流限制脉冲作用下的电阻转变过程的图,其中脉冲宽度为1ms。χ轴为时间,y轴为电 阻。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非挥发性记忆元件的高电阻状态和低电阻状态随时间变化 的图。χ轴为时间,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Bi↓[2]O↓[3])↓[1-x](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的非挥发性记忆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挥发性记忆元件包括衬底、底电极、(Bi↓[2]O↓[3])↓[1-x](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顶电极和两条引线,其中(Bi↓[2]O↓[3])↓[1-x](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夹在底电极和顶电极之间,底电极位于衬底上,两条引线分别由底电极和顶电极引出,并且(Bi↓[2]O↓[3])↓[1-x](Y↓[2]O↓[3])↓[x]固体电解质薄膜中x的取值范围为0.25<x<0.4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磊尚大山孙继荣赵同云沈保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