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密封条快速接角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997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接角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密封条快速接角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开、合模时间长的问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有侧座,所述侧座的顶部固定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板;所述支架上分别通过沉头螺栓固定有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通过下模板、上模板、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等结构的设置,将下模板与上模板设计成横向开模,上模板与下模板均可运动,又通过齿条传动使得两个模板同步动作,这样当上模板与下模板分开后就能取出产品,开、合模的行程较短,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密封条快速接角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接角模具
,具体为一种汽车密封条快速接角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密封条是用于密封并起到减震、防水、隔音、隔热、防尘、固定等作用的产品,从80年代起密封条先后被应用到汽车、门窗、机柜、冰箱、集装箱等各种行业,并根据不同行业的要求,先后研发出了特有的汽车密封条、机械密封条、门窗密封条等产品。汽车整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密封性,而汽车密封条产品正是决议这一指标优劣的重要零部件之一。汽车密封条被普遍应用于汽车前后风挡、车门、车窗、座椅、天窗、发动机舱、后备箱等车身部位,除具有密封、减震、防水、防尘、隔音、装饰等功用外还起到填补车身部件之间的间隙,弥补装配误差等作用,对司乘人员及整车起到保护和维护。
[0003]现有技术中的接角模具均是将上、下模板设计成上、下方向开模,由于需要顶出产品则需要开模的行程超过某个范围,这样开、合模的时间较长,加工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密封条快速接角模具,解决了开、合模时间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密封条快速接角模具,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有侧座,所述侧座的顶部固定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板;
[0006]所述支架上分别通过沉头螺栓固定有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上分别滑动装配有下模板和上模板,下模板的内部设有角码,所述上模板的一侧安装有浇注系统;
[0007]所述上模板的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呈倒“L”形的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移动板的顶部分别焊接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
[0008]所述支架上开设有贯穿自身的矩形槽,矩形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齿轮,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均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下模板的内部开设凹槽,凹槽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第一气缸,两个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均通过螺丝与所述角码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下模板的顶部通过沉头螺钉固定有限位块和对称布置的导条,所述上模板的底部开设有导槽和限位槽。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穿过所述矩形槽的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下支撑板的顶部和下支撑板的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燕尾槽和第二燕尾槽,所述下模板和上模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燕尾槽和所述第二燕尾槽滑动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通过下模板、上模板、第一齿条以及第二齿条等结构的设置,将下模板与上模板设计成横向开模,上模板与下模板均可运动,又通过齿条传动使得两个模板同步动作,这样当上模板与下模板分开后就能取出产品,开、合模的行程较短,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5]2、本技术通过导条、导槽等结构的设置,在下模板与上模板的连接处增设导条与导槽配合,以此确保上、下模之间的合模精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开模时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支架;2、上模板;21、导槽;22、限位槽;3、下模板;31、凹槽;32、第一气缸;33、角码;34、导条;35、限位块;4、浇注系统;5、下支撑板;6、上支撑板;7、矩形槽;8、连接板;9、第一移动板;91、第一齿条;10、第二气缸;11、活塞杆;12、第二移动板;13、第二齿条;14、齿轮;15、侧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一种汽车密封条快速接角模具,包括支架1,支架1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有侧座15,侧座15的顶部固定有第二气缸10,第二气缸10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11,活塞杆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板12;支架1上分别通过沉头螺栓固定有下支撑板5和上支撑板6,下支撑板5和上支撑板6上分别滑动装配有下模板3和上模板2,下模板3的内部设有角码33,上模板2的一侧安装有浇注系统4;上模板2的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呈倒“L”形的连接板8,连接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板9,第一移动板9的底部和第二移动板12的顶部分别焊接有第一齿条91和第二齿条13;支架1上开设有贯穿自身的矩形槽7,矩形槽7的内部转动安装有齿轮14,第一齿条91和第二齿条13均与齿轮14啮合连接,通过下模板3、上模板2、第一齿条91以及第二齿条13等结构的设置,将下模板3与上模板2设计成横向开模,上模板2与下模板3均可运动,又通过齿条传动使得两个模板同步动作,这样当上模板2与下模板3分开后就能取出产品,开、合模的行程较短,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2]请参阅图3,下模板3的内部开设凹槽31,凹槽31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第一气缸32,两个第一气缸32的输出端均通过螺丝与角码33的底部固定连接。
[0023]请参阅图1,下模板3的顶部通过沉头螺钉固定有限位块35和对称布置的导条34,上模板2的底部开设有导槽21和限位槽22,通过导条34、导槽21等结构的设置,在下模板3与上模板2的连接处增设导条34与导槽21配合,以此确保上、下模之间的合模精度。
[0024]请参阅图1,第一齿条91和第二齿条13均穿过矩形槽7的内部。
[0025]请参阅图2,下支撑板5的顶部和下支撑板5的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燕尾槽和第二
燕尾槽,下模板3和上模板2分别与第一燕尾槽和第二燕尾槽滑动连接。
[0026]本技术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合模时,第二气缸10动作拉动第二移动板12、第二齿条13以及下模板3向右滑移,此过程中第二齿条13带动齿轮14转动,齿轮14驱动第一齿条91带着第一移动板9、连接板8以及上模板2向左滑移,导槽21沿着导条34方向移动,当限位块35与限位槽22侧壁接触后定位合模位置,合模完成,浇注系统4将胶料注入上模板2、下模板3以及角码33共同形成的型腔中,使密封条成型;
[0027]进一步的,产品成型后,第二气缸10复位,推动下模板3向左滑移,上模板2又在传动作用下向右滑移打开,开模完成后,第一气缸32动作推动角码33伸出下模板3,则人员可将成型的密封条取下。
[00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密封条快速接角模具,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有侧座(15),所述侧座(15)的顶部固定有第二气缸(10),所述第二气缸(10)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11),所述活塞杆(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板(12);所述支架(1)上分别通过沉头螺栓固定有下支撑板(5)和上支撑板(6),所述下支撑板(5)和上支撑板(6)上分别滑动装配有下模板(3)和上模板(2),下模板(3)的内部设有角码(33),所述上模板(2)的一侧安装有浇注系统(4);所述上模板(2)的另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呈倒“L”形的连接板(8),连接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板(9),所述第一移动板(9)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移动板(12)的顶部分别焊接有第一齿条(91)和第二齿条(13);所述支架(1)上开设有贯穿自身的矩形槽(7),矩形槽(7)的内部转动安装有齿轮(14),所述第一齿条(91)和所述第二齿条(13)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蓝益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