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EAPER技术治疗MPSI的方法和组合物技术

技术编号:383819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LEAPER技术治疗MPSI的方法和组合物,所述方法包括将包含用于编辑靶标RNA的腺苷脱氨酶招募RNA(arRNA)或编码所述arRNA的构建体导入所述细胞中,其中,所述arRNA包含与所述靶标RNA杂交的互补RNA序列,并且,所述arRNA招募作用于RNA的腺苷脱氨酶(ADAR)以使靶标RNA中的靶标腺苷脱氨基;所述arRNA为环状RNA或能够形成环状RNA的RNA,所述方法针对W402位点设计的环状RNA,整体编辑能力提高到优化前的3倍左右,同时在非目标位点编辑的编辑效率相对于目标位点编辑的编辑效率,占比由优化前的7%降为优化后的低于0.5%。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LEAPER技术治疗MPSI的方法和组合物


[0001]本申请涉及基因编辑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LEAPER技术治疗MPSI的方法和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赫勒氏综合征(Hurler syndrome),又称粘多糖贮积症IH型(Mucopolysaccharidoses IH,MPS IH),是MPSI型三种亚型IH、IH/S、IS中最严重的一种,它是由于该病患者体内α

L

艾杜糖醛酸酶(α

L

iduronidase,IDUA)缺乏而引起的一种致残、致死性的遗传性代谢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utosomal recessive,AR)。导致赫勒氏综合征的根本原因,是位于人4号染色体上4p16.3编码IDUA蛋白的IDUA基因突变导致的,到目前为止它的致病突变有200多种,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是位于α

L

艾杜糖醛酸苷酶cDNA上1205位G到A的突变,该突变导致原本的色氨酸变为终止密码子,进而使最终翻译出来的蛋白上缺乏该位点之后的全部氨基酸(NM_000203.4(IDUA)

c.1205G>A(p.Trp402Ter))而丧失IDUA全部酶活性。该突变类型可占到总发病人群的63%(Worldwide distribution of common IDUA pathogenic variants,Poletto,Edina(2018).Clinical Genetics.94.10.1111/cge.13224.)。IDUA是负责细胞溶酶体(lysosomes)内葡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降解的。赫勒氏综合征的病人个体间差异较大,出生时可为正常,3

6个月时最早出现的征兆为面部轮廓粗糙,随后出现额骨突出、骨骼畸形、生长停滞、语言障碍等症状,病人通常活不过10岁。
[0003]目前赫勒氏综合征没有治愈方法,已知批准两种治疗方法:酶替代疗法(ERT)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ERT在内脏表型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包括减少肝脏大小、呼吸功能改善、患者活动性全面改善;不利的是,它不能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因此不能阻止认知障碍。HSCT成功可预防大多数临床症状,包括神经系统症状,但必须在出现临床症状前进行治疗(最好在8个月大之前),但由于这种治疗方法的死亡率高所以只适用于病情严重的患者(Combination of enzyme replacement an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s therapy for Hurler Syndrome.Tolar,J(2008).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4.531

5.10.1038/sj.bmt.1705934)。
[0004]目前,本领域正在研究中的赫勒氏综合征基因疗法包括:
[0005]①
利用锌指核糖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ZFN)和腺相关病毒(Adeno

associated virus,AAV)将编码正常IDUA蛋白的cDNA序列定点插入到肝细胞的基因组中,但这种方法仍旧无法解决赫勒氏综合征中大脑骨骼等系统的症状。
[0006]②
通过DNA编辑进行治疗也是目前一种较为有前景的疗法开发思路,但其可能产生的脱靶(off

target)是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0007]理论上,近年来正在飞速发展的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可以用来治疗赫勒氏综合征。许多科研工作者和生物技术公司也在致力于将该技术推上临床。尽管CRISPR技术存在极大的潜在应用前景,但也存在一系列缺陷,导致该技术从科研阶段向临床治疗应用中的
转化步履维艰。问题之一便是基于CRISPR的DNA编辑技术,必须通过外源表达Cas9或拥有相似功能的其它核酸酶,从而造成了以下几个问题:首先,通常需要外源表达的核酸酶具有较大分子量,这使得通过病毒载体将其递送至体内的效率急剧下降;其次,由于核酸酶的外源表达,使得其存在潜在的核酸酶脱靶可能,使得其应用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最后,外源表达的核酸酶是从细菌中发现的,而非人类或哺乳动物天然存在的,这使得其可能引起患者体内的免疫反应,这一方面可能会对患者自身造成损伤,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使外源表达的核酸酶被中和,从而失去应有的活性,或者阻碍进一步的干预治疗。
[0008]2017年,张锋课题组曾报道一种名为REPAIR(RNA Editing for Programmable A to I Replacement)的RNA编辑技术(RNA editing with CRISPR

Cas13,Cox et al.,2017),该技术通过外源表达Cas13

ADAR融合蛋白及单独向导RNA(single guide RNA,sgRNA)可以实现靶向目标RNA的A到I的编辑,但是该方法同CRISPR技术一样,仍需要外源蛋白的表达。无法解决外源蛋白表达造成的问题。
[0009]2017年,国际申请PCT/EP2017/071912曾公开了一种更加适用于体内编辑的方法。该方法无需外源蛋白,仅依靠向细胞中引入一小段与目的位点所在序列互补配对的RNA,即可招募ADAR蛋白对RNA目的位点进行编辑。该方法所采用的互补RNA长度短(不足54nt),但需要复杂的化学修饰,且编辑效率不高。
[0010]2019年1月,Thorsten Stafforst课题组曾报道一种名为RESTORE的核酸编辑技术(recruiting endogenous ADAR to specific trans for oligonucleotide

mediated RNA editing,Merkle et al.,2019)。该技术能够摆脱对外源蛋白的依赖,但RESTORE技术需要在IFN

γ存在的前提下才能有较高的编辑效率,而IFN

γ是决定自体免疫发展和严重程度的关键因子(Interferon

γand systemic autoimmunity.,Pollard et al.,2013,这使得该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大打折扣。
[0011]PCT/CN/2019/110782和PCT/CN2020/084922中记载了一种RNA编辑方法,称为LEAPER(Leaper 1.0),即一种依靠向细胞中引入一段与目的位点所在序列互补配对的RNA,招募ADAR蛋白对RNA目的位点进行编辑的技术。该技术所使用的与目的位点所在序列互补配对的RNA可以在不经任何修饰的情况下,激发针对目的位点较为高效的RNA编辑。
[0012]WO2021008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LEAPER技术靶向编辑靶标细胞中靶标RNA的方法,其中所述靶标RNA为IDUA编码基因中含有G到A突变的RNA,所述方法包括:将包含用于编辑靶标RNA的腺苷脱氨酶招募RNA(arRNA)或编码所述arRNA的构建体导入所述细胞中,其中,所述arRNA包含与所述靶标RNA杂交的互补RNA序列,并且,所述arRNA招募作用于RNA的腺苷脱氨酶(ADAR)以使靶标RNA中的靶标腺苷脱氨基;所述arRNA为环状RNA或能够形成环状RNA的RNA;在所述arRNA中靶向碱基距离该arRNA 3

端的长度短于距离该arRNA5

端的长度;所述arRNA的5

端和/或3

端连接AC linker。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arRNA中靶向碱基距离该arRNA3

端的长度为15nt

55nt、15nt

45nt、15nt

35nt、15nt

25nt、25nt

55nt、25nt

45nt、25nt

35nt、35nt

55nt、35nt

45nt、45nt

55nt中的任一整数个nt;优选的,在所述arRNA中靶向碱基距离该arRNA5

端的长度为55nt

95nt、55nt

85nt、55nt

75nt、55nt

65nt、65nt

95nt、65nt

85nt、65nt

75nt、75nt

95nt、75nt

85nt、85nt

95nt中任一整数个nt;优选的,所述arRNA的长度选自下述的任一种:95nt

c

55nt、85nt

c

55nt、75nt

c

55nt、65nt

c

55nt、95nt

c

45nt、85nt

c

45nt、75nt

c

45nt、65nt

c

45nt、55nt

c

45nt、95nt

c

35nt、85nt

c

35nt、75nt

c

35nt、65nt

c

35nt、55nt

c

35nt、95nt

c

25nt、85nt

c

25nt、75nt

c

25nt、65nt

c

25nt、55nt

c

25nt、95nt

c

15nt、85nt

c

15nt、75nt

c

15nt、65nt

c

15nt和55nt

c

15nt,优选选自下述的任一种:95nt

c

35nt、85nt

c

35nt、75nt

c

35nt、65nt

c

35nt、95nt

c

25nt、85nt

c

25nt、75nt

c

25nt、65nt

c

25nt、95nt

c

15nt、85nt

c

15nt、75nt

c

15nt和65nt

c

15nt,所述arRNA为5

端到3

端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

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标细胞为真核细胞,优选为哺乳动物细胞,进一步优选为人细胞或鼠细胞。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标RNA包含W402X的突变位点。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AC linker的长度为小于等于70nt中的任一整数个nt,优选为10nt

50nt、10nt

40nt、10nt

30nt、10

20ntnt、20nt

50nt、20nt

40nt、20nt

30nt、30nt

50nt、30nt

40nt、40nt

50nt中的任一整数nt;优选的,所述arRNA靶向的序列选自SEQ ID NO:17

SEQ ID NO:40中的任一种,优选为选自下述中的任一种:SEQ ID NO:17、SEQ ID NO:18、SEQ ID NO:19、SEQ ID NO:20、SEQ ID NO:22、SEQ ID NO:23、SEQ ID NO:24、SEQ ID NO:25、SEQ ID NO:27、SEQ ID NO:28、SEQ ID NO:29和SEQ ID NO:30。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arRNA的靶向位点的3

端方向和/或5

端方向引入n个碱基错配和/或碱基缺失,n为0

6、1

6、2

6、3

6、4

6、5

6、0

5、1

5、2

5、3

5、4

5、0

4、1

4、2

4、3

4、0

3、1

3、2

3的任一整数;优选的,在arRNA的靶向位点的5

端方向引入1、2、3、4或5个碱基错配和/或碱基缺失;和/或在arRNA的靶向位点的3

端方向引入0、1、2、3或4个碱基错配和/或碱基缺失。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编码所述arRNA的构建体为核酸链、病毒载体或质粒;
优选的,所述病毒载体为腺相关病毒(AAV)载体或慢病毒表达载体。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导入方式为电转染、脂质体转染、外泌体递送或脂质

纳米颗粒递送(NLP),优选为脂质体转染。9.一种工程化arRNA,所述arRNA用于通过LEAPER技术靶向编辑靶标细胞中靶标RNA,其中,所述靶标RNA为IDUA编码基因中含有G到A突变的R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鹏飞赵艳霞刘恋霍雷孙雪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辑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