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阱型SiCMosfet器件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720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阱型SiC Mosfet器件及制备方法,该器件包括:SiC衬底、SiC外延层、SiC外延层上设置的P+深阱、沟槽、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阱型SiC Mosfet器件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深阱型SiC Mosfet器件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功率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在电力电子技术朝着高频、高功率密度发展的方向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硅(silicon,Si)器件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600V 以下的应用,Si 基金氧半场效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占据主流,而 Si 基超级结器件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or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则主导了0.6~6.5kV 的高压应用市场。尽管如此,受限于硅材料特性的限制,硅器件的发展空间已经较为有限。例如,目前 Si 基 IGBT耐压极限为 6.5kV,工作温度低于175℃,且由于双极性导通模式,器件开关速度较低,限制了其在高频应用中的推广。而SiC 材料具有3倍于硅材料的禁带宽度,10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阱型SiC 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SiC衬底;所述SiC衬底上生长有SiC外延层,所述SiC外延层上设置有P+深阱、沟槽、P

体区、N+源极、隔离钝化层,所述沟槽内部表面与所述SiC外延层表面均生长一层栅极氧化层,所述栅极氧化层表面刻蚀有栅极多晶硅层,在隔离钝化层区域设置有接触孔,在所述接触孔中淀积一层金属形成接触孔金属层,所述接触孔金属层与所述N+源极形成欧姆接触;正面源极金属层,所述正面源极金属层设置于深阱型SiC Mosfet器件的正面;背面漏极金属层,所述背面漏极金属层设置于所述SiC衬底的背面;正面栅极金属层,所述正面栅极金属层设置于所述深阱型SiC Mosfet器件的外围,且所述正面栅极金属层从所述栅极多晶硅层引出;所述N+源极与所述P+深阱平行设置且彼此隔离,所述沟槽与所述P+深阱正交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阱型SiC 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深阱沿所述SiC外延层X方向从所述P

体区一侧延伸至另一侧,所述P+深阱设置为彼此隔离的条带型,所述N+源极紧邻所述P+深阱设置于所述P

体区中;所述沟槽在所述SiC外延层上沿Y方向设置为彼此隔离的条带型,且所述沟槽从所述SiC外延层一侧延伸至另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阱型SiC 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孔金属层位于所述N+源极、所述P+深阱表面,所述隔离钝化层位于栅极多晶硅层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阱型SiC 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SiC衬底厚度为200um~500um;所述SiC外延层的厚度为10um~20um;所述P

体区的注入深度为0.5um~1um;所述P+深阱的宽度为2um~3um,间距为0.5um~1.5um,注入深度为1.8um~3.0um;所述沟槽宽度0.5um~2.0um,深度0.5um~2.0um;所述N+源极的注入深度0.1um~0.5um,宽度为0.5um~1.5um。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深阱型SiC 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SiC衬底与所述SiC外延层均为N型掺杂,所述N+源极的掺杂为N型重掺杂,所述P

体区为P型掺杂,所述P+深阱为P型重掺杂,所述栅极多晶硅层为N型重掺杂。6.一种制备深阱型SiC Mosfet器件的方法,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深阱型SiC 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SiC衬底表面生长一层轻掺杂的SiC外延层;在所述SiC外延层上注入一层P

体区,在1500℃~1800℃条件下进行高温退火10~30min,对注入的离子进行激活;在所述SiC外延层上沿X方向注入一层P+深阱,在1500℃~1800℃条件下进行高温退火10~30min,对注入的离子进行激活;在所述SiC外延层上沿Y方向刻蚀形成与所述P+深阱正交的沟槽,对所述沟槽形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力鹏范玮完颜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华羿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