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固液分根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6780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作物固液分根培养装置,它涉及作物根系分根培养装置。它解决了检测作物根系生理指标参数的干扰因素较多,误差大、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由土壤培养钵(1)、营养液培养钵(2)、固苗夹(3)、防尘盖(4)和通气管(7)组成,土壤培养钵(1)和营养液培养钵(2)紧靠相连在一起,上面有固苗夹(3),土壤(5)装入土壤培养钵(1)内,营养液(6)置于营养液培养钵(2)内,由固苗夹(3)固定作物根系并把根系分为两份,分别生长在土壤培养钵(1)内和营养液培养钵(2)内,防尘盖(4)安放在营养液培养钵(2)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与采用常规培养方法相比效率提高1.5倍,精度提高10%以上,更具有科学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物根系分根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采用的作物根系培养装置较为落后,对同一株作物培养只能生 长在营养液或者生长在土壤中,同一株作物根系不能同时一半生长在土壤中, 另一半根系生长在营养液中。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把作物生长在不同处理的营 养液中或者直接种植在土壤里研究某一元素对作物生理指标的影响,该培养方 法很难准确满足试验的要求,增大工作量,培养过程中植物间很难保证长势相 一致,干扰因素较多,误差较大,使一些较小的差异检测不到,部分被忽视, 检测的数据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传统的方法把同一种作物根系都放入同一盆营养液中或 者同一盆土壤中进行培养,植物间很难保证长势相一致,培养方法很难精确满 足试验要求,增大工作量,培养过程中干扰因素较多,误差大、精度低,检测 的数据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一种作物固液分根培养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作物固液分根培养装置,由土壤培养钵、营养液培养钵、固苗夹、防尘盖 和通气管组成,土壤培养钵和营养液培养钵紧靠并相联一起,上面有固苗夹, 土壤装入土壤培养钵内,营养液置于营养液培养钵内,由固苗夹固定作物根系 并把根系分为两份,分别生长在土壤培养钵内和营养液培养钵内,防尘盖安放 在营养液培养钵上。利用作物固液分根培养装置培养作物方法的具体步骤为-步骤一、采用上述作物固液分根培养装置;步骤二、用水培事先预培养7天苗龄作物幼苗;步骤三、按试验要求配制好境养液和土壤;步骤四、在土壤培养钵中装入土壤,在营养液培养钵中加入营养液并移植 作物,用固苗夹固定好作物,使作物根系均匀分布在土壤培养钵和营养液培养钵中;步骤五、将防尘盖盖在营养液培养钵上,给营养液室用通气管通气; 步骤六、按试验要求进行培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将作物根系均分为两份,使土壤培养过 程与营养液培养过程融为一体,研究过程中作物地上部干扰因素少,可以研究同一株作物根系生长环境不同,对作物生理指标的影响,因而检测出的作物根 系生理指标参数的数据准确、精度高和减少了工作量。本专利技术与采用常规培养方法相比效率提高1.5倍,更具有科学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作物固液分根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描述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土壤培养钵1、营养液培养钵2、固苗夹3、防尘盖4和通气管7组成,土壤培养钵l和营养 液培养钵2紧靠在一起,上面有固苗夹3,由固苗夹3固定作物根系并把根系 分为两份,分别生长在土壤培养钵l内和营养液培养钵2内,防尘盖4安放在 营养液培养钵2上。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设有土壤5 和营养液6, 土壤5装入土壤培养钵1内,营养液6置于营养液培养钵2内。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培养作物方法的具体步骤为-步骤一、采用上述的固液分根培养装置;步骤二、用水培事先预培养7天苗龄作物幼苗;步骤三、按试验要求配制好培养液6和土壤5;步骤四、在土壤培养钵l中装入土壤5,在营养液培养钵2中加入营养液 6并移植作物,用固苗夹3固定好作物,使作物根系均匀分布在土壤培养钵1和营养液培养钵2中;步骤五、将防尘盖4盖在营养液培养钵2上,给营养液室用通气管7通气;步骤六、按试验要求进行培养。本专利技术在科研工作中进行了应用,针对"磷对大豆根系分泌的影响"进行 了实际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与采用常规培养方法相比效率提高1.5倍,更具有科学意义。权利要求1、作物固液分根培养装置,它包含土壤培养钵(1)、营养液培养钵(2)、固苗夹(3)、防尘盖(4)和通气管(7),其特征在于土壤培养钵(1)和营养液培养钵(2)紧靠在一起,上面有固苗夹(3),由固苗夹(3)固定作物根系并把根系分为两份,分别生长在土壤培养钵(1)内和营养液培养钵(2)内,防尘盖(4)安放在营养液培养钵(2)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固液分根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有土壤(5)和营养液(6), 土壤(5)装入土壤培养钵(1)内,营养液(6)置于营养液培养钵(2)内。3、 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作物固液分根培养装置培养作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步骤一、采用上述的固液分根培养装置;步骤二、用水培事先预培养7天苗龄作物幼苗;步骤三、按试验要求配制好培养液(6)和土壤(5);步骤四、在土壤培养钵(1)中装入土壤(5),在营养液培养钵(2)中加入营养液(6)并移植作物,用固苗夹(3)固定好作物,使作物根系均匀分布在土壤培养钵(1)和营养液培养钵(2)中;步骤五、将防尘盖(4)盖在营养液培养钵(2),给营养液室用通气管(7)通气;步骤六、按试验要求进行培养。全文摘要作物固液分根培养装置,它涉及作物根系分根培养装置。它解决了检测作物根系生理指标参数的干扰因素较多,误差大、精度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装置由土壤培养钵(1)、营养液培养钵(2)、固苗夹(3)、防尘盖(4)和通气管(7)组成,土壤培养钵(1)和营养液培养钵(2)紧靠相连在一起,上面有固苗夹(3),土壤(5)装入土壤培养钵(1)内,营养液(6)置于营养液培养钵(2)内,由固苗夹(3)固定作物根系并把根系分为两份,分别生长在土壤培养钵(1)内和营养液培养钵(2)内,防尘盖(4)安放在营养液培养钵(2)上。本专利技术与采用常规培养方法相比效率提高1.5倍,精度提高10%以上,更具有科学意义。文档编号A01G31/06GK101502220SQ20091007150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6日专利技术者乔云发, 苗淑杰, 韩晓增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作物固液分根培养装置,它包含土壤培养钵(1)、营养液培养钵(2)、固苗夹(3)、防尘盖(4)和通气管(7),其特征在于土壤培养钵(1)和营养液培养钵(2)紧靠在一起,上面有固苗夹(3),由固苗夹(3)固定作物根系并把根系分为两份,分别生长在土壤培养钵(1)内和营养液培养钵(2)内,防尘盖(4)安放在营养液培养钵(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云发韩晓增苗淑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