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防撞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5270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防撞柱,涉及防撞柱领域,包括防撞柱本体,所述防撞柱本体的一侧壁设置有第一缓冲组件,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的一侧开设有四个第一安装槽,且第一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端部设置有第三橡胶板;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的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橡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缓冲组件,缓冲组件设置在防撞柱本体的两侧,一侧缓冲组件可以保护车体,另一侧缓冲组件可以减少冲击力对墙体的伤害,从而减小撞击,有利于保护车内人员,降低了汽车损伤。降低了汽车损伤。降低了汽车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防撞柱


[0001]本技术属于防撞柱领域,具体是一种移动式防撞柱。

技术介绍

[0002]防撞柱是用于道路交通防撞和停车位防撞的辅助设备,防撞柱一般采用软体结构,车体撞上防撞柱上之后,防撞柱具有保护汽车和减缓汽车冲击的作用,防撞柱分为可移动式和固定式。
[0003]在中国专利号为CN201820849236.6,专利名称为一种移动式防撞柱中提到,采用倾倒报警组件能够在车辆撞到防撞柱时发出提示,减小车辆继续驶离限定区域或行人没有注意车辆而受伤的可能,但该一种移动式防撞柱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汽车碰撞防撞柱的过程中,防撞柱不能及时减小冲击力,不利于保护汽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式防撞柱,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6]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移动式防撞柱,包括防撞柱本体,所述防撞柱本体的一侧壁设置有第一缓冲组件,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
[0009]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的一侧开设有四个第一安装槽,且第一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端部设置有第三橡胶板;
[0010]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
[0011]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的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橡胶板;
[0012]所述防撞柱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且配重块的底部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二滚轮。
[0013]在一种移动式防撞柱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橡胶板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架,且两个第二支架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滚轮,本技术的防撞柱放在墙体一侧,墙体一般为路边的墙体,汽车撞击防撞柱后,第三橡胶板受到冲击并挤压第一弹簧,同时位于第一弹簧外部的第二防水软管也发生压缩,冲击力施加于第一钢板,第一钢板挤压防撞柱本体,由于防撞柱本体为软体结构,防撞柱本体具有较强的缓冲作用。
[0014]在一种移动式防撞柱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橡胶板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架,且两个第一支架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三滚轮。
[0015]在一种移动式防撞柱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侧壁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位于第一钢板与第三橡
胶板以及第二钢板与第二橡胶板之间。
[0016]在一种移动式防撞柱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弹簧的外部套设有第二防水软管,所述第二弹簧的外部套设有第一防水软管。
[0017]在一种移动式防撞柱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侧壁均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底端设置有托板,防撞柱本体推动第二钢板,第二钢板挤压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发生压缩,第二橡胶板被挤压,同时第一橡胶板被挤压,在此过程中,冲击力被减缓,然后冲向墙体,本技术的防撞柱被冲击后移动过程中,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在地面上滚动,同时托板在地面上摩擦,从而有利于增大摩擦,保证防撞柱本体不被轻易撞倒。
[0018]在一种移动式防撞柱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撞柱本体为软体结构,所述第二橡胶板的一侧壁设置有第一橡胶板。
[0019]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了缓冲组件,缓冲组件设置在防撞柱本体的两侧,一侧缓冲组件可以保护车体,另一侧缓冲组件可以减少冲击力对墙体的伤害,从而减小撞击,有利于保护车内人员,降低了汽车损伤。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图;
[0021]图2是本技术与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防撞柱本体与支撑柱的状态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第一钢板和支撑柱的侧视图。
[0025]附图标记:1、第一滚轮;2、支撑柱;3、托板;4、第二滚轮;5、配重块;6、第三滚轮;7、第一支架;8、第一橡胶板;9、第二橡胶板;10、第一防水软管;11、防撞柱本体;12、第一钢板;121、第二钢板;13、第二防水软管;14、第三橡胶板;15、伸缩杆;16、第二支架;17、第一弹簧;18、第二弹簧;19、第一安装槽;20、第二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移动式防撞柱,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27]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28]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图1和5所示,一种移动式防撞柱,包括防撞柱本体11,防撞柱本体11的一侧壁设置有第一缓冲组件,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组件,第一缓冲组件包括:
[0029]第一钢板12,第一钢板12的一侧开设有四个第一安装槽19,且第一安装槽1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17,第一弹簧17的端部设置有第三橡胶板14;
[0030]第二缓冲组件包括:
[0031]第二钢板121,第一钢板12的设置有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18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橡胶板9;
[0032]防撞柱本体11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5,且配重块5的底部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二滚轮4。
[0033]在一些示例中,第三橡胶板14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架16,且两个第二支架16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滚轮1。
[0034]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橡胶板9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架7,且两个第一支架7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三滚轮6。
[0035]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钢板12和第二钢板121的侧壁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0,第二安装槽20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15,伸缩杆15位于第一钢板12与第三橡胶板14以及第二钢板121与第二橡胶板9之间,第一钢板12被冲击,第一弹簧17和第二弹簧18被压缩的过程中,伸缩杆15具有导向作用,从而避免第一弹簧17和第二弹簧18发生扭曲变形,保证第三橡胶板14移动平稳,不会发生弯曲。
[0036]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弹簧17的外部套设有第二防水软管13,第二弹簧18的外部套设有第一防水软管10。
[0037]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钢板12和第二钢板121的侧壁均设置有支撑柱2,且支撑柱2的底端设置有托板3。
[0038]在一些示例中,防撞柱本体11为软体结构,第二橡胶板9的一侧壁设置有第一橡胶板8。
[00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0040]使用时,将本技术的防撞柱放在墙体一侧,墙体一般为路边的墙体,汽车撞击防撞柱后,第三橡胶板14受到冲击并挤压第一弹簧17,同时位于第一弹簧17外部的第二防水软管13也发生压缩,冲击力施加于第一钢板12,第一钢板12挤压防撞柱本体11,由于防撞柱本体11为软体结构,防撞柱本体11具有较强的缓冲作用,防撞柱本体11推动第二钢板121,第二钢板121挤压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18发生压缩,第二橡胶板9被挤压,同时第一橡胶板8被挤压,在此过程中,冲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防撞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柱本体(11),所述防撞柱本体(11)的一侧壁设置有第一缓冲组件,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第一钢板(12),所述第一钢板(12)的一侧开设有四个第一安装槽(19),且第一安装槽(1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17),所述第一弹簧(17)的端部设置有第三橡胶板(14);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第二钢板(121),所述第一钢板(12)的设置有第二弹簧(18),所述第二弹簧(18)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橡胶板(9);所述防撞柱本体(11)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5),且配重块(5)的底部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二滚轮(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防撞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橡胶板(14)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架(16),且两个第二支架(16)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一滚轮(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防撞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橡胶板(9)的底端对称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光陈龙甲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博远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