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式取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4788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擦式取力器,涉及取力器领域,采用的方案是:包括箱体,箱体内可转动地设置有输出轴,输出轴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输出齿轮,输出齿轮连接有离合器,离合器与输出轴连接,还包括输入轴,输入轴上通过轴承设置有输入齿轮,输入轴上键连接有花键活塞,花键活塞能够与输入齿轮内孔键连接,花键活塞的一端与相应的轴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花键活塞的另一端连通有油腔,油腔设置在输入端盖上,输入端盖上还设置有油道,油道与油腔连通,油腔连接有油源。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摘挡之后避免输出齿轮转动,减少能量消耗。减少能量消耗。减少能量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擦式取力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取力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擦式取力器。

技术介绍

[0002]取力器是一组变速齿轮,又称功率输出器,一般是由齿轮箱、离合器组合而成,与变速箱使用齿轮连接,它的主要作用是,从车辆底盘系统取得动力,然后通过自身的转化,把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给车辆油泵系统,进而控制上装完成各自特殊的功能;取力器一般安装在变速箱外侧的附加装置,它从变速箱的某个齿轮获取动力,这个动力的接通或断开是通过驾驶室内的一个电磁阀来控制的。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559237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摩擦式挂挡取力器,包括动力输入端、挂挡输入端、动力输出端、挂挡输出端、控制部、连接机构、复位机构;动力输入端与挂挡输入端相互配合;控制部与挂挡输出端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挂挡输出端与动力输出端连接;挂挡输出端根据控制部的移动可在动力输出端的轴向方向上相应移动,但不能相对于动力输出端转动;挂挡输出端与挂挡输入端同轴心;复位机构为复位弹性件并设置于控制部与动力输出端之间,挂挡输入端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摩擦片;挂挡输出端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摩擦片;挂挡输出端的一端摩擦片与挂挡输入端的一端的摩擦片相互接触/远离。摘挡时,关闭电磁阀,活塞受到的气压压力消失挂挡芯轴在复位弹性件的弹力下向远离输出齿轮的方向移动至起始位置,同时带动滑套、活塞向远离输出齿轮的方向移动至起始位置,滑套向远离输出齿轮的方向移动后,两片摩擦片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减小直至消失,被输入齿轮带动旋转的输出齿轮逐渐无法带动滑套旋转,滑套的旋转逐渐停止,同时挂挡芯轴、输出轴的旋转逐渐停止,输出法兰停止输出。
[0004]此技术方案成本低廉,采取了摩擦式挂挡,在高转速下也可以实现平稳、可靠地挂挡,提升了变速箱取力器使用性能;但在摘挡之后,输入齿轮仍然带动输出齿轮进行空转,存在能量损耗,影响整车能量的有效利用,同时增加了输出齿轮的磨损,缩短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摘挡之后,输出齿轮仍然进行空转存在能量消耗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擦式取力器,能够在摘挡之后避免输出齿轮转动,减少能量消耗。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擦式取力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可转动地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连接有离合器,所述离合器与所述输出轴连接,还包括输入轴,所述输入轴外圆周上通过轴承设置有输入齿轮,所述输出齿轮能够在所述输入齿轮带动下转动,所述输入轴上键连接有花键活塞,所述花键活塞能够沿所述输入轴在所述输入齿轮内部移动,所述花键活塞能够与所述输入齿轮内孔键连接,所述花键活塞的一端与相应的轴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花键活塞的另一端与输入端盖、输入轴、输入齿轮之间形成油腔,所述输入端盖上还设置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油腔连通,所述进油孔连接有油源,所述油源能够提供液压
油。通过液压油和弹性件的作用能够控制花键活塞的左右移动,从而实现输入轴与输入齿轮的连接和脱离,能够在摘挡时控制输入轴与输出齿轮脱离,使输出齿轮不再进行动力传递,从而减少能量损耗。
[0007]进一步的,所述输入齿轮上设置有卸压油道,所述卸压油道的一端与所述油腔连通且连通位置靠近所述花键活塞,所述卸压油道的另一端与箱体连通。通过卸压油道能够防止油腔内油压过高,增大零部件之间的摩擦,损伤零部件。
[0008]进一步的,所述输入轴同轴连接有主动轴,所述输入轴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外耦合叶片,所述外耦合叶片位于所述油腔,所述输入齿轮内孔设置有内耦合叶片。通过内外耦合叶片的耦合作用能够在输入轴与输入齿轮连接前实现输入齿轮的提前转动,使其具有一定的转速,减少输入轴与输入齿轮啮合时的冲击,较柔和地接入输入齿轮,延长输入齿轮的使用寿命。
[0009]进一步的,所述花键活塞的外圆轴设置有第四花键,所述输入齿轮的内孔设置有第二花键,所述第四花键和所述第二花键能够啮合,所述第四花键和所述第二花键均设置有倒角。通过设置倒角便于第四花键和第二花键顺利啮合,进一步减少冲击。
[0010]进一步的,所述输入端盖上还设置有细出油孔,所述细出油孔与所述油腔连通,所述细出油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卸压油道直径。通过细出油孔能够在摘挡时将油腔内的低压液压油排出,防止触动弹性件。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可转动地设置有中间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分别与所述输入齿轮和所述输出齿轮啮合,所述中间轴两端设置在所述箱体上。通过设置中间轴和中间齿轮一方面增大轴距避免与变速箱干涉,另一方面使输出轴转向与输入轴转向相同,便于布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花键活塞位于所述油腔的端部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三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通过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减少油腔中压力油的泄漏,保证油腔形成高压。
[0013]进一步的,所述输入端盖与所述输入轴之间设置有第一油封,所述输入端盖与所述输入齿轮之间有第一密封圈。进一步保证油腔形成高压。
[0014]进一步的,所述输入齿轮两端设置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实现箱体对输入齿轮的平稳支撑。
[0015]进一步的,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入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第三轴承位于所述油腔内,所述第四轴承与所述花键活塞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第三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通过卡簧定位在所述输入轴上。通过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实现输入齿轮对输入轴的平稳支撑。
[0016]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摩擦式取力器,通过液压油和弹性件的作用能够控制花键活塞的左右移动,从而实现输入轴与输入齿轮的连接和脱离,能够在摘挡时控制输入轴与输出齿轮脱离,使输出齿轮不再进行动力传递,从而减少能量损耗;通过卸压油道能够防止油腔内油压过高,增大零部件之间的摩擦,损伤零部件;通过内外耦合叶片的耦合作用能够在输入轴与输入齿轮连接前实现输入齿轮的提前转动,使其具有一定的转速,减少输入轴与输入齿轮啮合时的冲击,较柔和地接入输入齿轮,延长输入齿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倒角便
于第四花键和第二花键顺利啮合,进一步减少冲击;通过细出油孔能够在摘挡时将油腔内的低压液压油排出,防止触动弹性件;通过第一密封圈、第一油封、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减少油腔中压力油的泄漏,保证高压区;通过设置中间轴和中间齿轮一方面增大轴距避免与变速箱干涉,另一方面使输出轴转向与输入轴转向相同,便于布置。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输入轴与输入齿轮在挂挡状态的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式取力器,包括箱体(7),箱体(7)内可转动地设置有输出轴(12),输出轴(12)上可转动地设置有输出齿轮(10),输出齿轮(10)连接有离合器(13),离合器(13)与输出轴(12)连接,还包括输入轴(2),输入轴(2)上通过轴承设置有输入齿轮(18),输出齿轮(10)能够在输入齿轮(18)带动下转动,其特征在于,输入轴(2)外圆周上键连接有花键活塞(22),花键活塞(22)能够沿输入轴(2)在输入齿轮(18)内部移动,花键活塞(22)能够与输入齿轮(18)内孔键连接,花键活塞(22)的一端与相应的轴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21),花键活塞(22)的另一端与输入端盖(4)、输入轴(2)、输入齿轮(18)之间形成油腔(40),输入端盖(4)上还设置有进油孔(41),进油孔(41)与油腔(40)连通,进油孔(41)连接有油源,油源能够提供液压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式取力器,其特征在于,输入齿轮(18)上设置有卸压油道(181),卸压油道(181)的一端与油腔(40)连通且连通位置靠近花键活塞(22),卸压油道(181)的另一端与箱体(7)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式取力器,其特征在于,输入轴(2)同轴连接有主动轴(1),输入轴(2)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外耦合叶片(2001),外耦合叶片(2001)位于油腔(40),输入齿轮(18)内孔设置有内耦合叶片(18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式取力器,其特征在于,花键活塞(22)的外圆轴设置有第四花键(223),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国庆连水梅赵波李典东刘鑫曾凡栋罗文婵仝义鑫李道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