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式空调器的支撑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4027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窗式空调器的支撑架结构,设置在窗式空调器的室外侧部分,固定在底盘之下并且两端分别支撑底盘和窗台,使窗式空调器保持平稳的固定状态,上述支撑架结构包括:支撑臂、支撑板、高度调节螺栓。支撑板处于倾斜的状态,使其支撑板的倾斜的角度与窗台的倾斜角度保持一致,支撑臂和窗台之间始终保持面接触,从而使空调器的室外侧部分得到足够的支撑,使空调器的固定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窗式空调器的
,具体说是一种设置在空调器的底盘与窗台之 间,能够保证空调器安装稳定性的窗式空调器的支撑架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空调器是对于室内环境进行制冷或制热,由此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的机器, 大致上分为一体式空调器和分体式空调器。一体式空调器和分体式空调器在功能上虽然相同,但是一体式空调器在同一个机 壳内设置了制冷、散热的零部件,穿墙设置在墙面或者设置在窗户上,窗式空调器是最常见 的一体式空调器,而分体式空调器在室内机上设置了制冷装置,在室外机上设置了散热以 及压缩装置,室内机和室外机利用冷媒导管连接。图1是现有技术的空调器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窗式空调器的支撑架 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窗式空调器的支撑架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现有技术 窗式空调器的支撑架结构的的侧视图。如图1至图4所示,现有的窗式空调器由形成外表的机箱2 ;安装机件的底盘3 ; 设置于底盘室内侧的室内面板4 ;室内面板4下侧形成有将空气吸入到空调器内部空间的 进风口 4a ;其上侧形成将空调器内部调节后的空气排放到室内的排风口 4b ;室内面板4的 内侧依次设置蒸发器6 ;室内风扇7及空气引导装置8 (8a.8b.8c);空气引导装置8包括安 装室内风扇的空气引导板8a ;在空气引导板8a前面安置有挡板8b ;挡板8b上有将通过蒸 发器6流动的空气引导到室内风扇7的通孔,安装在挡板8b上侧及空气引导板8a上端前 方,引导空气流向室内面板上的排风口 4b的导风罩8c。空气引导板8a将窗式空调器分为 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隔断了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之间的流通。空气引导板8a后面的室外 部分设置有风扇电机14 ;引导架10 ;室外风扇11、冷凝器12、压缩机16及具有进、排风口 的室外面板(未图示);底盘3上设计有聚集、排出蒸发器流下来的冷凝水的接水盘电机14 的旋转轴向相反方向伸出机壳外并延伸一定距离,分别连接室内风扇7及室外风扇11。当 接入电源时压缩机16和电机14运转,冷媒经压缩机16压缩后通过冷凝器12、膨胀阀(未 图示)、蒸发器6后回到压缩机从而完成循环,随着风扇电机14的运转,室内风扇7和室外 风扇11开始转动,室内空气通过室内面板4的进气口 4a进入空调机,与蒸发器6进行热交 换,变为冷气后,由室内面板4的排气口 4b排回室内;室外空气由室外面板的进气格栅进入 空调器的室外部分,经室外风扇11、冷凝器12进行热交换后变为热空气由室外面板排气口 排出到空调器外的室外大气环境中。由于空调器中的室外侧部分和室内侧部分的部件数量 和两者的质量都处于非平衡的状态,室外侧部分的质量大于室内侧,安装后的空调器室外 侧具有向下垂落的趋势,因此为了使空调器的安装更加平稳,通常在底盘和窗台之间都会 设置支撑架撑住室外侧,从而分担部分重量。现有技术中的支撑架都是成对设置的,使各方向的受力更加均勻。现有技术的支 撑架包括拱形的固定部56和螺栓57构成,安装时固定部固定在底盘下方,在固定部上设置螺纹孔,螺栓穿过螺纹孔直接与窗台相接触,通过旋转螺钉来改变支撑架的高度以适应具 体的空调使用情况。但是,如上所述的已有技术中存在如下的不足点现有技术的窗式空调器的支撑架结构中,螺栓直接与窗台接触,如果当窗台并非 是水平状态而是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时,螺栓与窗台之间的相互接触为点接触,螺栓所施 加压力的受力面积过小,容易导致滑动使支撑架无法充分发挥支撑作用,最后造成空调器 的安装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置在空调器的底盘与窗台之间,能够保证 空调器安装稳定性的窗式空调器的支撑架结构。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窗式空调器的支撑架结构,设置在窗式空调器的室外侧部分,固定 在底盘之下并且两端分别支撑底盘和窗台,使窗式空调器保持平稳的固定状态,上述支撑 架结构包括支撑臂,由金属板加工制成,侧面为“[”的形状,其中“[”上端的水平部分为上 侧固定部,上侧固定部与空调器的底盘相固定,“[”下端的水平部分为下侧固定部,在下侧 固定部上设置螺纹孔;支撑板,其一侧与支撑臂通过铰链相互连接,支撑板和支撑臂的下侧 固定部之间可以开合;高度调节螺栓,穿过下侧固定部上的螺纹孔并与支撑板相接触,通过 改变高度调节螺栓与螺纹孔相互配合的深度可以改变支撑臂侧面和支撑板之间所张开的 角度。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支撑臂采用长度可变的结构,可以根据窗式空调器室外侧底板与窗台之间 的距离来改变支撑架的高度。所述的支撑臂由两段相互固定的金属板构成,从而分为上端支撑臂和下端支撑 臂;金属板上分别设置多个固定孔,利用螺栓穿过两端不同的金属板上的固定孔可以使支 撑臂的长度随之发生改变。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窗式空调器的支撑架结构中,“[”形的支撑臂和支撑板之间通过铰链或 者类似的连接方式固定在一起,使支撑臂和支撑板之间可以在某一侧的方向上相互分开, 形成一定的角度,在支撑臂的下侧固定部上设置的螺栓顶住支撑板,支撑臂和支撑板之间 构成的角度取决于支撑架结构中螺钉的旋入深度,当向下继续旋转时螺栓迫使,支撑板和 支撑臂水平部分之间角度进一步加大,此时,支撑板处于倾斜的状态,使其支撑板的倾斜的 角度与窗台的倾斜角度保持一致,支撑臂和窗台之间始终保持面接触,从而使空调器的室 外侧部分得到足够的支撑,使空调器的固定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空调器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窗式空调器的支撑架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窗式空调器的支撑架结构的局部放大图4是现有技术窗式空调器的支撑架结构的的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窗式空调器的支撑架结构的示意图6是本专利技术窗式空调器的支撑架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窗式空调器的支撑架结构的的侧视图。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2 机箱3 底盘4 室内面板4a 进气口4b 排风口6:蒸发器7 室内风扇8:空气引导装置8a:空气引导板8b 挡板8c 导风罩10:引导架11 室外风扇12 冷凝器14 风扇电机16 压缩机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窗式空调器的支撑架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窗式空调器的 支撑架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窗式空调器的支撑架结构的的侧视图。如图5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窗式空调器的支撑架结构55,设置在窗式空调器的室 外侧部分,固定在底盘之下并且两端分别支撑底盘和窗台,使窗式空调器保持平稳的固定 状态,上述支撑架结构包括支撑臂50由金属板加工制成,侧面为“[”的形状,其中“[”上 端的水平部分为上侧固定部,上侧固定部与空调器的底盘相固定,“[”下端的水平部分为下 侧固定部,在下侧固定部上设置螺纹孔;支撑板51其一侧与支撑臂通过铰链相互连接,支 撑板和支撑臂的下侧固定部之间可以开合;高度调节螺栓52穿过下侧固定部上的螺纹孔 并与支撑板相接触,通过改变高度调节螺栓与螺纹孔相互配合的深度可以改变支撑臂侧面 和支撑板之间所张开的角度。支撑臂采用长度可变的结构,可以根据窗式空调器室外侧底板与窗台之间的距离 来改变支撑架的高度。所述的支撑臂由两段相互固定的金属板构成,从而分为上端支撑臂 和下端支撑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窗式空调器的支撑架结构,设置在窗式空调器的室外侧部分,固定在底盘之下并且两端分别支撑底盘和窗台,使窗式空调器保持平稳的固定状态,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架结构包括:支撑臂,由金属板加工制成,侧面为“[”的形状,其中“[”上端的水平部分为上侧固定部,上侧固定部与空调器的底盘相固定,“[”下端的水平部分为下侧固定部,在下侧固定部上设置螺纹孔;支撑板,其一侧与支撑臂通过铰链相互连接,支撑板和支撑臂的下侧固定部之间可以开合;高度调节螺栓,穿过下侧固定部上的螺纹孔并与支撑板相接触,通过改变高度调节螺栓与螺纹孔相互配合的深度可以改变支撑臂侧面和支撑板之间所张开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兴曹建雪朱百发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