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HRVOC排放低的催化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385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9
本申请涉及制备HRVOC排放低的催化剂的方法。一种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其包含:a)干燥铬酸化二氧化硅载体,随后与烷醇钛(IV)接触以形成金属化载体,b)干燥金属化载体,随后与包含约3wt%至约20wt%的含氮化合物的碱性水溶液接触以形成水解的金属化载体,和c)干燥所述水解的金属化载体,随后在约400℃至约1000℃的范围内的温度下煅烧,并且将所述温度维持在约400℃至约1000℃的范围内持续约1分钟至约24小时的时间段以形成所述催化剂。小时的时间段以形成所述催化剂。小时的时间段以形成所述催化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备HRVOC排放低的催化剂的方法
[0001]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9年4月9日,申请号为201980021708.6,专利技术名称为“制备HRVOC排放低的催化剂的方法”,其整体通过引用在此并入。


[0002]本公开涉及催化剂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本公开涉及制备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合物的方法以及由其制备的聚合物。

技术介绍

[0003]一类经济上重要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包括铬

二氧化硅

钛催化剂。用于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的增强可降低与催化剂产生相关联的成本并且改进工艺经济。举例来说,在催化剂产生期间,可能排放高度反应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HRVOC)。HRVOC在臭氧未达标区域,即不满足环境保护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关于地平面臭氧的空气质量标准的区域中形成臭氧中起一定作用。因此,产生HRVOC排放的工艺可需要遵从各个州和联邦关于HRVOC排放的规定,如HRVOC排放上限和交易计划。因此,持续地需要开发用于生产产生最少的HRVOC排放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文公开一种制备水解的预催化剂的方法,其包含:a)通过加热至在约150℃至约250℃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将温度维持在约150℃至约250℃的范围内持续约1小时至约24小时的时间段来干燥二氧化硅载体以形成干燥的载体;b)使干燥的载体与烷醇钛(IV)接触以形成钛酸化载体;c)通过加热至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将温度维持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持续约30分钟至约6小时的时间段来干燥钛酸化载体以形成干燥的钛酸化载体;d)使干燥的钛酸化载体与包含约3wt%至约20wt%的含氮化合物的碱性水溶液接触约10分钟至约6小时的时间段以形成包含水解的钛酸化载体的混合物,其中碱性水溶液的量与干燥的钛酸化载体中烷醇钛(IV)的量的重量比为约30:1至约3:1;和e)从包含水解的钛酸化载体的混合物中移出水解的钛酸化载体,并且通过加热至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将温度维持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持续约30分钟至约6小时的时间段来干燥水解的钛酸化载体以形成水解的预催化剂。方法可另外包含使含铬化合物与水解的预催化剂接触以形成预催化剂,并且通过加热至在约400℃至约1000℃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将温度维持在约400℃至约1000℃的范围内持续约1分钟至约24小时的时间段来煅烧预催化剂以形成催化剂。
[0005]本文还公开一种制备水解的预催化剂的方法,其包含:a)通过加热至在约150℃至约250℃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将温度维持在约150℃至约250℃的范围内持续约1小时至约24小时的时间段来干燥二氧化硅载体以形成干燥的载体;b)使干燥的载体与烷醇钛(IV)接触以形成钛酸化载体;c)将钛酸化载体加热至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将温度维持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同时使钛酸化载体与碱性材料接触约2小时至约48
小时的时间段;d)停止钛酸化载体与碱性材料的接触,以提供温度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的水解的载体;和e)将温度维持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持续约30分钟至约6小时的时间段以形成水解的预催化剂。方法可另外包含使含铬化合物与水解的预催化剂接触并且形成预催化剂,并且通过加热至在约400℃至约1000℃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将温度维持在约400℃至约1000℃的范围内持续约1分钟至约24小时的时间段来煅烧预催化剂以形成催化剂。
[0006]本文还公开一种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其包含:a)通过加热至在约150℃至约250℃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将温度维持在约150℃至约250℃的范围内持续约1小时至约24小时的时间段来干燥铬酸化二氧化硅载体以形成干燥的铬酸化二氧化硅载体;b)使干燥的铬酸化二氧化硅载体与烷醇钛(IV)接触以形成金属化载体;c)通过加热至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将温度维持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持续约30分钟至约6小时的时间段来干燥金属化载体以形成干燥的金属化载体;d)使干燥的金属化载体与包含约3wt%至约20wt%的含氮化合物的碱性水溶液接触约10分钟至约6小时的时间段以形成包含水解的金属化载体的混合物,其中碱性水溶液的量与干燥的金属化载体中烷醇钛(IV)的量的重量比为约30:1至约3:1;e)从包含水解的金属化载体的混合物中移出水解的金属化载体,并且通过加热至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将温度维持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持续约30分钟至约6小时的时间段来干燥水解的金属化载体以形成预催化剂;和f)通过加热至在约400℃至约1000℃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将温度维持在约400℃至约1000℃的范围内持续约1分钟至约24小时的时间段来煅烧预催化剂以形成催化剂。
[0007]本文还公开一种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其包含:a)通过加热至在约150℃至约250℃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将温度维持在约150℃至约250℃的范围内持续约1小时至约24小时的时间段来干燥二氧化硅载体以形成干燥的载体;b)使干燥的载体与烷醇钛(IV)接触以形成钛酸化载体;c)通过加热至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将温度维持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持续约30分钟至约6小时的时间段来干燥钛酸化载体以形成干燥的钛酸化载体;d)使干燥的钛酸化载体与包含约3wt%至约20wt%的含氮化合物的碱性水溶液接触约10分钟至约6小时的时间段以形成包含水解的钛酸化载体的混合物,其中碱性水溶液的量与干燥的钛酸化载体中烷醇钛(IV)的量的重量比为约30:1至约3:1;e)从包含水解的钛酸化载体的混合物中移出水解的钛酸化载体,并且通过加热至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将温度维持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持续约30分钟至约6小时的时间段来干燥水解的钛酸化载体以形成水解的预催化剂;f)使含铬化合物与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材料接触以形成预催化剂:二氧化硅载体、干燥的载体、钛酸化载体、干燥的钛酸化载体、包含水解的钛酸化载体的混合物和水解的预催化剂;和g)通过加热至在约400℃至约1000℃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将温度维持在约400℃至约1000℃的范围内持续约1分钟至约24小时的时间段来煅烧预催化剂以形成催化剂。
[0008]本文还公开一种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其包含:a)通过加热至在约150℃至约250℃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将温度维持在约150℃至约250℃的范围内持续约1小时至约24小时的时间段来干燥铬酸化二氧化硅载体以形成干燥的铬酸化二氧化硅载体;b)使干燥的铬酸化二氧化硅载体与烷醇钛(IV)接触以形成金属化载体;c)将金属化载体加热至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将温度维持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同时使金属化载体与
气相溶液材料接触约2小时至约48小时的时间段;d)停止金属化载体与气相溶液的接触,以提供温度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的水解的金属化载体;e)将水解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水解的预催化剂的方法,其包含:a)通过将二氧化硅载体加热至在约150℃至约250℃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将所述二氧化硅载体的温度维持在约150℃至约250℃的范围内持续约1小时至约24小时的时间段来干燥二氧化硅载体以形成干燥的载体;b)使所述干燥的载体与包含烷醇钛(IV)的含钛化合物接触以形成钛酸化载体;c)通过将所述钛酸化载体加热至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将所述钛酸化载体的温度维持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持续约30分钟至约6小时的时间段来干燥所述钛酸化载体以形成干燥的钛酸化载体;d)使所述干燥的钛酸化载体与包含约3wt%至约20wt%的含氮化合物的碱性水溶液接触约10分钟至约6小时的时间段以形成包含水解的钛酸化载体的混合物,其中所述碱性水溶液的用量足以实现所述含氮化合物与所述含钛化合物的当量摩尔比在约100:1至约1:2的范围内;和e)从包含所述水解的钛酸化载体的所述混合物中移出所述水解的钛酸化载体,并且通过将所述水解的钛酸化载体加热至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将所述水解的钛酸化载体的温度维持在约50℃至约200℃的范围内持续约30分钟至约6小时的时间段来干燥所述水解的钛酸化载体以形成所述水解的预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另外包含:使含铬化合物与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材料接触以形成预催化剂:所述二氧化硅载体、所述干燥的载体、所述钛酸化载体、所述干燥的钛酸化载体、包含所述水解的钛酸化载体的所述混合物和所述水解的预催化剂;和通过将所述预催化剂加热至在约400℃至约1000℃的范围内的温度并且将所述预催化剂的温度维持在约400℃至约1000℃的范围内持续约1分钟至约24小时的时间段来煅烧所述预催化剂以形成催化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根据环境保护局(EPA)方法18

型/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ASTM)D1946通过燃烧分析测定的,在煅烧所述预催化剂期间排放的高度反应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HRVOC)的量当相比于在煅烧在不存在碱性水溶液的情况下制备的在其它方面类似的预催化剂期间排放的HRVOC的量时减少约80%至约9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根据EPA方法18

型/ASTM D1946通过燃烧分析测定的,在煅烧所述预催化剂期间排放的HRVOC的量小于约1wt%。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铬化合物包含三氧化铬、乙酸铬、硝酸铬、铬酸叔丁酯、双环戊二烯基铬(II)、乙酰基丙酮酸铬(III)或其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中存在的钛量在所述催化剂的总重量的约0.01%至约10%的范围内。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中存在的铬量在所述催化剂的总重量的约0.01%至约10%的范围内。8.一种形成乙烯聚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适于形成所述乙烯聚合物的条件下使通过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形成的催化剂与乙烯单体接触,和回收所述乙烯聚合物。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乙烯聚合物的高负荷熔融指数(HLMI)比通过利用在不存在碱性水溶液的情况下制备的在其它方面类似的催化剂产生的乙烯聚合物的
HLMI高约10%至约100%。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氮化合物包含酰胺、脒、胺、二胺、三胺、氨基酸、氢氧化铵、甲酰胺、肼、羟胺、咪唑、哌嗪、哌啶、吡嗪、吡唑、吡啶、嘧啶、吡咯、脲或其组合。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氮化合物包含氨、氢氧化铵、氢氧化四乙铵、氢氧化四甲铵、肼、羟胺、三乙胺、三甲胺、乙酰胺、肌酸、1,4

二氮杂双环[2.2.2]辛烷(DABCO)、1,5

二氮杂双环[4.3.0]壬
‑5‑
烯(DBN)、1,8

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
‑7‑
烯(DBU)、N,N

二异丙基乙胺(DIPEA)、氨基甲酸二甲酯、甲酰胺、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甘氨酸、1,4

二甲基哌嗪(DMP)、1,3

二甲基脲、咪唑、哌嗪、哌啶、吡嗪、吡唑、吡啶、嘧啶、吡咯、四甲基乙二胺(TMEDA)、三嗪、1,3,5

三氮杂环己烷、1,3,5

三甲基

1,3,5

三氮杂环己烷(TMTAC)或其组合。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烷醇钛(IV)包含乙醇钛(IV)、异丙醇钛(IV)、正丙醇钛(IV)、正丁醇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切弗朗菲利浦化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