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化学成分偏析少、低氧化损耗的。
技术介绍
目前生产稀土镁硅铁球化剂的方法主要为二次冶炼重熔法及合金液压力加镁法。传 统的二次冶炼重熔法生产球化剂不仅成本较高且球化剂中的镁烧损较多,氧化镁含量高。 在已公开的合金液压力加镁法的工艺,被压入的镁锭除顶面之外,其它部分是完全暴露 的,可以直接与合金液接触,另外,暴露的镁锭距合金液面的距离较短,不利于被合金 液吸收;在中频感应电炉内采用分次加入镁锭可以减少烧损,但是处理时间长,降温多, 仅局限在电炉内使用。另外,稀土镁硅铁及镁硅球化剂的生产企业,在球化剂合金液浇注到熔池后,其顶 面是敞开暴露式自然冷却,合金液的上层部分尤其是中心部分冷却较慢,在熔池凝固的 合金上、下层有明显的比重偏析、化学成分偏析,上表层部位含镁量偏高,氧化镁含量 多,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球化剂的质量及其使用效果。此外,熔制好的球化剂合金液应 尽量缩短浇注时间,以减少氧化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稀土镁硅铁球化剂熔制过程中反应剧烈、有效元素吸收率低的 问题,稳定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做到能源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关于稀土镁硅铁球化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的第一部分是压镁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包(1)、含有套筒(2)的下压盘(3)及压柱(4)、上压盘(5)、导向杆(6)为一整体,金属镁(7)、隔热耐火材料(8)外面紧箍的挡筒(9)与套筒(2)焊接,在处理包(1)的上面放置气体保护套管(10);其特征的第二部分是浇注球化剂合金液的组合式熔池:包括熔池底板(12)、熔池长侧板(13)及熔池短侧板(14)、熔池芯板(15)及T字形铁(16)、浇口底板(17)及浇口杯(18),熔池芯板(15)及T字形铁(16)码放在由熔池底板(12)及熔池长侧板(13)、熔池短侧板(14)组合的空腔内,采用外框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