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养殖废水深度处理的仿生态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3439 阅读:3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养殖废水深度处理的仿生态塘系统,处理方法为:经过厌氧消化处理的畜禽养殖污水,进入布水槽进行蓄积布水,污水经布水槽的底部穿孔进砂滤槽,污水经过布水曝气坡进行短程净化后进入塘体,塘体底部安装有人工水草。处理系统包括布水槽、砂滤槽、布水曝气坡、塘体、人工水草带、水生植物及浮体和污泥收集井,塘内水体表层的水生植物种植于浮体上,利用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污水中碳氮磷的充分吸收和植物本身的呼吸,将氧气从植物叶片输送到根部,在根区形成一个微好氧环境,进一步刺激有机物质的分解和硝化细菌的生长,从而达到去除污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主要目的,同时也增加了塘体整体的观赏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豫娥水深度处理的仿生态塘系统駄领域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领域,涉及一种污水的处理技术,特别是畜禽养殖污7K^^K氧消化后 需要进疗離处理的仿生态塘技术。现有的养殖污水处理技术中,对高浓度畜禽^ 直污水单舰行厌氧处理后,往往CODcr不能 充分 ,氮磷会富集在污水中,要想达标扫撖,还需进一步做深度净化,特别是去除不能舰 氧消化而富集下来的辭n磷。常规的方法是一麟用稳定塘、氧化沟等处職术,但是常规对去 往往存在动力消耗大、运行费用高、管理繁琐、投资费用高、设备维修频繁等方面的问题;若采用AxMiik处理,虽有投资少、无动力isfim点,但畜禽污水厌氧处aa程中产生的污泥容易堵錢质,—般AX湿贩行i年左右,污水净化鄉就会下降,必须魏基质,i^m^投资。针对厌氧出水中富,磷的特点,应用专门设计的仿生态塘生态处理技术设施,利用厌氧与 好勒目结合的短程硝化、 物的世代转化、藻类和植物的生长繁殖等措施,实JJM水体中氮磷和剩余碳源的有效吸收、转化和脱除,从而iiiij对^m磷污水的深度净化处理,满足农田利用需求和达标抖敞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鄉一种无需倒可设备、无會嫩、维护简单、可长其腿行一种用"F^M废水深度处理 的仿生态塘系统。一种用于辩^7jC深度处理的仿生态塘系统处理方法会纽厌氧消化处理的畜禽辦直污水,M:,自ttA布水槽进行蓄积布水,污zK^布水槽 的底部穿 Ut砂滤槽,污7jc^砂^中自TW上分层抖滩的陶粒、/j帝石子、粗砂和细砂材料过滤,去除悬浮在污水中的:t浮物;再M升流的方式到达布水曝气坡,^tk形成的薄层污水会与空气进行充分的接触,从而达 到,充氧的目的,^i厌ft^酵后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铵态氮,当与部分被曝气氧化的污水中含有的硝态氮会发生一定禾號的短程硝化作用,从而将富集的氮素转化部分的氮气,超鹏氮的初步效果;污水Mii布水曝气^a行短程净4fcigaA塘体,塘体底部安装有人工水草,AI水草表面有 密集的孔隙、气泡和丰富的表面积,保证了水草在水中始终为ia:漂浮,这些人工水草为微生物^#、了极好的附着体,附着:&AX7iC草表面的微生物纟Sl世^^化,不断增厚,驗形成了微生物附着膜,污水中留存的部分碳源和氮素及麟在te屯态塘时,有机物与生物戯活性污泥充分激虫,在敝物的世代繁殖转lfc31程中,被微生物吸附、,和沉淀'从而超腿一步去除有3机物和脱氮除磷的目的;塘内水体表层的水生植物种植于浮体上,利用水生植fc生长过程中,对污水中麟磷的充 分吸收和植物本身的呼吸,将氧气从植物叶片输^搬部,在根区形成一个 氧环境,进一步 刺激有机物质的,和硝化细菌的生长,从而去除污水中氮、^tl质。一种用于箫U^K深度处理的仿生态塘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布7]C槽、砂滤槽、布水曝气坡、塘体、AX水草带、水生植物及浮体和污泥收集井,污7KMil管道自MA布水槽进行翻布水,污條布水槽的底部穿孑,鹏,砂纖中自下而上分层封滩着过淑才料陶粒、條石子、粗砂和细砂,污水再舰升流的方式到达布水曝,;污水会si布水曝气^a行短程净化后iaA塘体,塘体底部安^w人x7jc草,人工水草表面有 密集的孔隙、气泡和丰富的表面积,保证了水草妇夂中始终为直立、 ;污水駄仿生态塘体水中被净化后的斥泥杂质会沉淀在生态塘的底部,塘体底部为沿流倾斜的设计,使污,终汇集到污泥收集井;塘内水体表层的浮体上种植着水生植物。 戶M的一种用^^,水深度处理的仿生态塘系统的布水曝气坡为台阶式。会S1仿生态塘的有效处理,污水中所包含的少SM素和大量的氮素和il^会被有效的去除, 从而满足出水超l」我国《畜禽^H4k污M^敞标准(GB 18596-2001)》的出水要求或更高的标 准,处敏程中的水也可以与地下水以一定比例混合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充分雜污水资源的循 环利用价值,有效节约水资源。综上戶脱,仿生态塘是吸收了多种污水净化原理而建立的系统,本专利技术较之现有技术具有如 下优点① 系统利用台阶的多级自然落差,实现了厌氧出水有效的薄层充氧;系统弓阅了人X7jC草和 水生植物及浮体等多种技术措施,增强了系统的净^3t径和,性;② 系统的去污能力强,解决了厌氧发赚自然排放^Pf趟污染的问题,有效的去除了厌氧出水中富含的少量有机碳麟n大量的氮磷^染抓③ 投资成本低, <顿^ ,系统建设所需要的材料除AX水草夕,是常辦才料,造价较低,而且维护方便,简单易行;④ 运行^*底,系乡^^运ffii程为无动力自流转化,无需樹可净化设备,几乎^R^EiS行 费用;⑤ 适应范围广,适合我国絲畜禽场和難小区,满^r泛mr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仿^L态塘系统的正面剖视图。图2为图1的侧面剖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其中1布水槽、2砂、離3布水曝气坡、4水生植物、5防蒸渗膜、6空斗鹏、7植草4砖、8 :hX膜、9 AX水草、IO斥泥麟井、11倾斜底面。鄉例i一种用琉被水深度处理的仿生态塘系统,包括布水槽l,砂鹏2,布水曝,3, AX 水草9,水生植物及浮体4,污泥收集井IO,倾斜底面ll (出水的HP!搞m^的Hi),植草砖 7,塘底W"AI7K草9,用50厚的植钩专7将其固定,同时^^底部铺有防蒸渗膜5。 鄉例2会5ilR氧处SB的畜禽辩直污水经,自Mi4A布水槽l进行^H布水,污7KI圣布水槽l的 底部穿孑im砂纖2,污水被砂鄉2中分层扫N^的陶粒、小径石子、粗砂和细砂等材料过滤,去除了悬浮在污水中的悬浮物,再aii升流的誠至哒台阶式布水曝缀3, 形成的薄层污水会与空nift行充分的,,从而超UW5氧的目的,污7M超台阶式布水曝气坡3进飾程净 化后m塘体,塘体底部安^"AX水草9,这^Al水草9为敝ti^了极好的附着体,附着 在人X;Jc草表面的微生物经过世f^M七,不断增厚,最后形成了微生物附着膜,駄仿生态塘的 水中被净脂的惊jg^质沉驗塘的底部,^!倾斜底面ii最终汇集到污泥收集井10,当累积到 一定量时即可用潜污泵抽出。塘内7jc体表层的水生植物4种植于浮体上,利用水生植tffi生^3i 程中,对污水中織磷的充分吸收和植物本身的呼吸,将氧气从植物叶片输蹈搬部,在根区形 成一个微好氧环趟,进一步刺激有机物质的,和硝化细菌的生长,从而达到去除污水中氮、磷 等营^tl质的主要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养殖废水深度处理的仿生态塘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厌氧消化处理的畜禽养殖污水,通过管道自流进入布水槽进行蓄积布水,污水经布水槽的底部穿孔进砂滤槽,污水经砂滤槽中自下而上分层排布的陶粒、小径石子、粗砂和细砂材料过滤,去除悬浮在污水中的悬浮物;再通过升流的方式到达布水曝气坡,在此形成的薄层污水会与空气进行充分的接触,从而达到曝气充氧的目的,经过厌氧发酵后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铵态氮,当与部分被曝气氧化的污水中含有的硝态氮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短程硝化作用,从而将富集的氮素转化部分的氮气,达到脱氮的初步效果;污水经过布水曝气坡进行短程净化后进入塘体,塘体底部安装有人工水草,人工水草表面有密集的孔隙、气泡和丰富的表面积,保证了水草在水中始终为直立漂浮,这些人工水草为微生物提供了极好的附着体,附着在人工水草表面的微生物经过世代变化,不断增厚,最后形成了微生物附着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养殖废水深度处理的仿生态塘系统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经过厌氧消化处理的畜禽养殖污水,通过管道自流进入布水槽进行蓄积布水,污水经布水槽的底部穿孔进砂滤槽,污水经砂滤槽中自下而上分层排布的陶粒、小径石子、粗砂和细砂材料过滤,去 除悬浮在污水中的悬浮物; 再通过升流的方式到达布水曝气坡,在此形成的薄层污水会与空气进行充分的接触,从而达到曝气充氧的目的,经过厌氧发酵后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铵态氮,当与部分被曝气氧化的污水中含有的硝态氮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短程硝化作用,从 而将富集的氮素转化部分的氮气,达到脱氮的初步效果; 污水经过布水曝气坡进行短程净化后进入塘体,塘体底部安装有人工水草,人工水草表面有密集的孔隙、气泡和丰富的表面积,保证了水草在水中始终为直立漂浮,这些人工水草为微生物提供了极好的附着体 ,附着在人工水草表面的微生物经过世代变化,不断增厚,最后形成了微生物附着膜,污水中留存的部分碳源和氮素及磷素在流过生态塘时,有机物与生物膜及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在微生物的世代繁殖转化过程中,被微生物吸附、降解和沉淀,从而达到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的目的; 塘内水体表层的浮体上种植着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污水中碳氮磷的充分吸收和植物本身的呼吸,将氧气从植物叶片输送到根部,在根区形成一个微好氧环境,进一步刺激有机物质的分解和硝化细菌的生长,从而去除污水中氮 、磷养物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克强杨鹏白丽静王风杜连柱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