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仪表注塑模具的拉动脱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089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副仪表注塑模具的拉动脱模结构,包括底板和顶起组件,底板的顶端设置有成型块,成型块的四角底端均向内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T型件,T型件的末端均与镶块的内侧固定连接,镶块与成型块之间设置有副仪表注塑模具脱模结构成品,使用者可以通过一侧的油缸结构带动连接杆将成型块向一侧牵拉,而在此过过程中,成型块底端滑槽内的T型件会相对静止,而滑槽在移动至与T型件接触时,T型件带动镶块向内压动副仪表注塑模具脱模结构成品向一侧(外侧)移动,进而方便使用者脱模,且在脱模过程中不会损伤型腔和产品表面,在生产过程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副仪表注塑模具的拉动脱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副仪表注塑模具的拉动脱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副仪表注塑模具脱模结构是汽车内饰中的一个部件,由于其形状比较复杂特殊,在一次注塑成型过程中如何脱模是一个难题,现有的常规手段是设置多个斜顶结构,脱模时依靠斜顶顶出产品,但不同车辆的副仪表注塑模具脱模结构不同,有些结构自身空间小,强度差,需要将斜顶部分设计尺寸很小,这样就导致斜顶自身强度很薄弱,在顶出时容易损坏,同时型芯自身强度也较差,容易遭到破坏,另外有些结构采用斜顶的方式根本顶不出来。
[0003]在中国专利CN201821438928.8中,介绍了副仪表注塑模具脱模结构注塑模具外拉式强脱模结构,其中在脱模过程中不会损伤型腔和产品表面,另外无需另外设计专门的斜顶来顶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然而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该结构在操作时,需要重复挂设拉钩,避免对成型块的活动造成干扰,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副仪表注塑模具的拉动脱模结构,通过设置的油缸和T型杆结构,使用者可以通过一侧的油缸结构带动连接杆将成型块向一侧牵拉,而在此过过程中,成型块底端滑槽内的T型件会相对静止,而滑槽在移动至与T型件接触时,T型件带动镶块向内压动副仪表注塑模具脱模结构成品向一侧(外侧)移动,进而方便使用者脱模,且在脱模过程中不会损伤型腔和产品表面,另外无需另外设计专门的斜顶来顶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较与现有结构,本装置设置于成型块的四角,避免了牵拉受力不均的现象,无需重复操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副仪表注塑模具的拉动脱模结构,包括底板和顶起组件,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成型块,所述成型块的四角底端均向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T型件,所述T型件的末端均与镶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镶块与成型块之间设置有副仪表注塑模具脱模结构成品,所述成型块的外侧四角均与四组油缸的连接杆卡设固定。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成型块的底端与顶起组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顶起组件固定于底板的顶部。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组所述滑槽均为T型结构,且其内部长度大于T型件的横向长度,每组所述滑槽的底部均通过封片结构实现封闭,且所述封片通过固定螺栓与成型块的底端固定连接。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09]本装置中,通过设置的油缸和T型杆结构,使用者可以通过一侧的油缸结构带动连接杆将成型块向一侧牵拉,而在此过过程中,成型块底端滑槽内的T型件会相对静止,而滑槽在移动至与T型件接触时,T型件带动镶块向内压动副仪表注塑模具脱模结构成品向一侧(外侧)移动,进而方便使用者脱模,且在脱模过程中不会损伤型腔和产品表面,另外无需另外设计专门的斜顶来顶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较与现有结构,设置于成型块的四角的油缸,避免了牵拉受力不均的现象,无需重复操作。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1]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2]图3为本技术去除封片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底板;2、成型块;21、滑槽;3、副仪表注塑模具脱模结构成品;4、油缸;41、连接杆;5、镶块;6、T型件;7、封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16]实施例:
[0017]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副仪表注塑模具的拉动脱模结构,包括底板1和顶起组件,底板1的顶端设置有成型块2,成型块2的四角底端均向内开设有滑槽21,滑槽21内设置有T型件6,T型件6的末端均与镶块5的内侧固定连接,镶块5与成型块2之间设置有副仪表注塑模具脱模结构成品3,成型块2的外侧四角均与四组油缸4的连接杆41卡设固定。
[0018]在其他实施例中,成型块2的底端与顶起组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顶起组件固定于底板1的顶部;每组滑槽21均为T型结构,且其内部长度大于T型件6的横向长度,每组滑槽21的底部均通过封片7结构实现封闭,且封片7通过固定螺栓与成型块2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油缸4和T型杆6结构,使用者可以通过一侧的油缸4结构带动连接杆41将成型块2向一侧牵拉,而在此过过程中,成型块2底端滑槽21内的T型件6会相对静止,而滑槽21在移动至与T型件6接触时,T型件6带动镶块5向内压动副仪表注塑模具脱模结构成品3向一侧(外侧)移动,进而方便使用者脱模,且在脱模过程中不会损伤型腔和产品表面,另外无需另外设计专门的斜顶来顶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较与现有结构,设置于成型块的四角的油缸,避免了牵拉受力不均的现象,无需重复操作。
[001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仪表注塑模具的拉动脱模结构,包括底板(1)和顶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设置有成型块(2),所述成型块(2)的四角底端均向内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内设置有T型件(6),所述T型件(6)的末端均与镶块(5)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镶块(5)与成型块(2)之间设置有副仪表注塑模具脱模结构成品(3),所述成型块(2)的外侧四角均与四组油缸(4)的连接杆(41)卡设固定。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君张志敏应卫阳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鼎固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