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油压力稳定的柴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51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油压力稳定的柴油泵,包括泵体及安装在泵体上的输油部件,输油部件包括盖板、外板、转动组件和配油盘,盖板安装在泵体上,外板、转动组件和配油盘设置在盖板内,配油盘上设有进油通道和泵油通道,泵油通道的入口处设有过渡槽,过渡槽与泵油通道相连通,过渡槽的横截面积小于泵油通道的横截面积,泵油通道的出口与低压油路连通,转动组件用于对进油通道流入的燃油进行加压。通过在泵油通道的入口处设置过渡槽,充油腔与泵油通道连通的瞬间,一定量的燃油提早进入过渡槽,充油腔先与过渡槽连通,实现了压力过渡,缓和压力突变,减少低压油路的压力波动,保证燃油流动的连续性,提高柴油泵从低压油路向高压油路供应的稳定性。供应的稳定性。供应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油压力稳定的柴油泵


[0001]本技术涉及柴油泵
,具体涉及一种输油压力稳定的柴油泵。

技术介绍

[0002]油箱中的燃油经过输油叶片泵加压后,输送至燃油计量阀,燃油计量阀对燃油的输送量进行调节,通过单向阀将定量的燃油输送至高压组件,高压组件将燃油进一步加压后输送至发动机活塞腔内的喷油器进行喷油燃烧。
[0003]一般来说,高压组件之后的管路称为高压油路,高压组件之前、输油叶片泵之后的管路称为低压油路。输油叶片泵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的叶片,壳体容纳叶片的容腔与叶片为偏心设置,并非同心设置,但叶片上设有弹性件,可以确保任意时刻叶片与壳体内表面处于滑动密封抵触状态。随着叶片的转动,相邻两个叶片与壳体之间形成的充油腔的容积因为偏心设置会发生变化,在壳体上、充油腔的容积达到最大的位置处设置进油口,在壳体上、充油腔的容积达到最小位置处设置出油口,充油腔离开进油口后到达出油口前,充油腔处于密封状态;由此,燃油通过进油口进入充油腔后,随着叶片转动,充油腔的体积逐渐减小,因此充油腔中燃油压力从小变大,当叶片继续旋转至充油腔与出油口连通时,被加压的燃油从出油口打出至低压油路中。由上述工作过程可知,输油叶片泵向外泵油的过程是间歇执行的,当充油腔与低压油路连通瞬间,充油腔内的油压瞬间传递至低压油路中,导致低压油路内的压力存在很大的波动。低压油路中急剧变化的压力会破坏柴油泵内燃油的连续流动性,造成低压油路供应到泵头的燃油不流畅,从而使柴油泵的流量、泵油效率明显下降。因此如何提高柴油泵供油压力的稳定,降低其压力波动情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输油压力稳定的柴油泵。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力稳定的柴油泵,包括泵体及安装在所述泵体上的输油部件,所述输油部件包括盖板、外板、转动组件和配油盘,所述盖板安装在所述泵体上,所述外板、转动组件和所述配油盘设置在所述盖板内,所述配油盘上设有进油通道和泵油通道,所述泵油通道的入口处设有过渡槽,过渡槽与泵油通道相连通,所述过渡槽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泵油通道的横截面积,所述泵油通道的出口与低压油路连通,所述转动组件用于对所述进油通道流入的燃油进行加压。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泵油通道的入口处设置过渡槽,充油腔与泵油通道连通的瞬间,一定量的燃油提早进入过渡槽,充油腔先与过渡槽连通,实现了压力过渡,缓和压力突变,减少低压油路的压力波动,进而保证燃油流动的连续性,提高柴油泵从低压油路向高压油路供应的稳定性,提高泵油效率。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为了达到使用的方便以及装备的稳定性,还可以对上述的技术方案作出如下的改进:
[0008]进一步,所述过渡槽至少设有一个。
[0009]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多个过渡槽,可提高对燃油压力的缓冲作用,进一步提高稳定油压的效果。
[0010]进一步,所述过渡槽呈长条形。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燃油平缓流动,减少油压波动,保证泵油效率。
[0012]进一步,所述过渡槽呈圆形。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既能实现缓冲油压的作用,同时加工方便。
[0014]进一步,还包括高压部件,所述高压部件包括泵头和缓冲组件,所述泵头安装在所述泵体上,所述泵头内设有进油腔、稳压管路和高压泵油腔,所述低压油路与所述进油腔连通,所述进油腔通过进油阀与所述高压泵油腔连通,所述稳压管路一端与所述高压泵油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缓冲组件连通,所述缓冲组件用于缓冲所述高压泵油腔内的油压。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降低柴油泵高压燃油的压力波动,保证高压泵油的效率,保证发动机喷油器的喷油效果。
[0016]进一步,所述缓冲组件包括阀腔、阀芯和弹性件,所述阀腔与所述稳压管路连通,所述阀芯和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阀腔内,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阀芯的下方。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高压泵油腔内的油压出现压力脉冲时,高压泵油腔内的高压油泵入阀腔内,通过阀芯压缩弹性件变形,吸收高压泵油腔内的油压脉冲或波动,从而提高柴油泵高压的供油效率,保证喷油器及发动机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柴油泵的剖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转动组件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配油盘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高压部件的示意图;
[0022]图5为现有技术中低压油路压力波动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低压油路压力波动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记录如下:1、盖板;2、外板;3、转动组件;301、转盘;302、叶片;303、充油腔;304、转轴;4、配油盘;401、进油通道;402、泵油通道;403、过渡槽;5、泵体;6、泵头;7、进油腔;8、稳压管路;9、阀腔;10、阀芯;11、弹性件;12、高压泵油腔;13、进油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6]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油压力稳定的柴油泵,包括泵体5及安装在所述泵体5上的输油部件,所述输油部件包括盖板1、外板2、转动组件3和配油盘4,所述盖板1安装在所述泵体5上,所述外板2、转动组件3和所述配油盘4设置在所述盖板1内,所述外板2位于转动组件3的一侧,配油盘4设置在转动组件3的另一侧,且配油盘4位于转动组件
3与泵体5之间,所述配油盘4上设有进油通道401和泵油通道402,所述泵油通道402的入口处设有过渡槽403,过渡槽403与泵油通道402连通,所述过渡槽403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泵油通道402的横截面积,所述泵油通道402的出口与低压油路连通,所述转动组件3用于对所述进油通道401流入的燃油进行加压。
[0027]其中,转动组件3包括转轴304、转盘301和叶片302,转盘301安装在转轴304上,转盘301偏心设置在泵体5内,转盘301的外沿设有多个容纳槽,容纳槽内设有弹簧,弹簧使叶片302与泵体5的内壁相抵,转盘301、泵体5与相邻的两个叶片302之间形成充油腔303,油箱内的燃油通过进油通道401进入充油腔303内,转轴304带动转盘301转动时,驱动叶片302压缩燃油使充油腔303内的油压升高,当充油腔303转动至过渡槽403处时,一定量的燃油提前进入充油腔303内,实现压力过渡,缓和压力突变,减少低压油路的压力波动,提高泵油效率。
[0028]具体的,当进油压力正常时,即保持0bar及以上的进油压力,不会出现气蚀气泡析出的情况,充油腔303内燃油充足,叶片302转动时,不断对充油腔303进行加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油压力稳定的柴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5)及安装在所述泵体(5)上的输油部件,所述输油部件包括盖板(1)、外板(2)、转动组件(3)和配油盘(4),所述盖板(1)安装在所述泵体(5)上,所述外板(2)、转动组件(3)和所述配油盘(4)设置在所述盖板(1)内,所述配油盘(4)上设有进油通道(401)和泵油通道(402),所述泵油通道(402)的入口处设有过渡槽(403),所述过渡槽(403)与所述泵油通道(402)相连通,所述过渡槽(403)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泵油通道(402)的横截面积,所述泵油通道(402)的出口与低压油路连通,所述转动组件(3)用于对所述进油通道(401)流入的燃油进行加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油压力稳定的柴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槽(403)至少设有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油压力稳定的柴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槽(403)呈长条形。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爱杰马君王彬林明
申请(专利权)人:博格华纳燃油系统烟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