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红外透过的一体化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17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顶饰板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实现红外透过的一体化饰板,包括有车顶饰板,车顶饰板内安装有激光雷达,在车顶饰板前部具有视窗区域,视窗区域与车顶饰板为同种材料一体成型,视窗区域的内侧一体嵌件注塑有加热膜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摄像头和激光雷达融合标定工作,结构简单可靠,安装效率高;摄像头藏于激光雷达内,整体看上去较为整洁美观,且消除了摄像头安装缝隙,进一步提升美感,摄像头藏于激光雷达内,同时可以避免摄像头暴露在环境中,对摄像头特别是第一枚镜片形成有效保护。片形成有效保护。片形成有效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红外透过的一体化饰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顶饰板
,涉及一种可实现红外透过的一体化饰板。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市面车顶雷达安装方案如下图1所示,包括车顶饰板、视窗板以及上盖板,其中在车顶饰板开孔,预留出激光雷达视窗的安装空间,激光雷达总成通过螺钉锁紧在车顶饰板的内板上,即完成了激光雷达与车顶饰板的装配,这里激光雷达安装完成后,视窗与车顶饰板之间存在缝隙,因车顶激光雷达鼓包式的设计本身就已足够吸引眼球,在此位置存在很大的缝隙更是抓人视线,这个缝隙的存在与当今新能源车外观设计追求流线形、低风阻、高颜值、科技感的概念相悖,且因车辆使用环境的复杂性,这个间隙会进水、积灰,日积月累,间隙中的密封泡棉可能失效,进而导致雷达壳体或钣金受到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车顶饰板真正实现无缝一体化集成,外性美观,加热性好的可实现红外透过的一体化饰板。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实现红外透过的一体化饰板,包括有车顶饰板,所述的车顶饰板内安装有激光雷达,在车顶饰板前部具有视窗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视窗区域与车顶饰板为同种材料一体成型,所述的视窗区域的内侧一体嵌件注塑有加热膜片。
[0005]在上述的一种可实现红外透过的一体化饰板中,所述的视窗区域为可供红外透过,并过滤大部分可见光波段。
[0006]在上述的一种可实现红外透过的一体化饰板中,所述的加热膜片为碳纳米管透明加热膜片。
[0007]在上述的一种可实现红外透过的一体化饰板中,所述的加热膜片的背面具有透明油墨层,在透明油墨层的背面镀有硬化涂层,硬化涂层的背面具有增透层。
[0008]在上述的一种可实现红外透过的一体化饰板中,所述的加热膜片上具有导电银浆,导电银浆电连接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上具有连接手指,所述的连接手指的一端与导电银浆连接且在连接处布置有结构胶。
[0009]在上述的一种可实现红外透过的一体化饰板中,所述的连接手指的另一端连接柔性电路板,且在连接处具有翻折部位。
[0010]这里翻折部位可以避免高温情况下由于激光雷达视窗和电路板热膨胀系数差异导致连接受到剪切拉扯作用而断裂。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专利技术简化了摄像头和激光雷达融合标定工作,结构简单可靠,安装效率高;摄像头藏于激光雷达内,整体看上去较为整洁美观,且消除了摄像头安装缝隙,进一步提升美感,摄像头藏于激光雷达内,同时可以避免摄像头暴露在环境中,对摄像头特别是第一枚镜片形成有效保护。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激光雷达罩上无缝集成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透出罩体视窗和滤光膜片形成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激光雷达视窗和摄像头视窗的加热方案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激光雷达罩上无缝集成摄像头的结构另一种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18]图中,主壳体100;摄像头支架200;激光雷达内部元器件300;透出罩体视窗400;激光雷达视窗401;摄像头视窗402;滤光膜片500;开孔501;加热丝600;正面硬化涂层700;正面AR增透膜层800;AF疏水膜层900;反面硬化涂层1000;氧化铟锡膜层1001;反面AR增透膜层1002;导电银浆线路1003;摄像头1004。
[0019]如图1所示,本激光雷达罩上无缝集成摄像头的结构,包括主壳体100以及摄像头支架200,摄像头支架200和主壳体100组成一个整体,在主壳体100内安装有激光雷达内部元器件300,摄像头支架200上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支架200和主壳体100的共用一个透出罩体视窗400并供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内部元器件300工作使用,这里主要有两种方式来安装摄像头1004,一种为摄像头1004安装在主壳体100的外部,另一种如图4所示,为安装在主壳体100的内部。
[0020]如图2以及图3所示,透出罩体视窗400上具有滤光膜片500,透出罩体视窗400分为激光雷达视窗401和摄像头视窗402,其中滤光膜片500在摄像头视窗402的位置处具有开孔501,这里开孔501可以避开摄像头1004的FOV视场,保证摄像头1004可以采集图像,滤光膜片500内埋有加热丝600,或采用加热银浆线路来代替加热丝600,这里主要通过超声波或者其他方式埋入,为了防止加热丝600对摄像头1004工作的影响,在埋入需避开摄像头1004的FOV视场布置,滤光膜片500为使905nm/1550nm红外光高透,且400

700nm可见光截止,这里滤光膜片500与透出罩体视窗400为高压、热压成型或嵌件注塑而成,其中在整体借助高压或者热压成型方式,加工成雷达罩仿形,或者作为嵌件放入母模(公模)内,透出罩体视窗400通过IML注塑至其上面,透出罩体视窗400可为透明PC材料。
[0021]如图2所示,透出罩体视窗400的上表面上镀有正面硬化涂层700,正面硬化涂层700也可以是聚氨酯自修复涂层,其通过反应成型方式生成,另外借助真空光学镀膜机在正面硬化涂层700的上表面镀有正面AR增透膜层800,正面AR增透膜层800上镀有AF疏水膜层900,正面AR增透膜层800在激光雷达视窗401位置处为红外增透膜层,正面AR增透膜层800
在摄像头视窗402位置处为可见光增透膜层,正面AR增透膜层800可以增加光线透过率(激光雷达和摄像头视窗402位置需要分开镀膜,激光雷达视窗401位置镀红外增透膜层,摄像头视窗402位置镀可见光增透膜层),AF疏水膜层900可以实现疏水效果,滤光膜片500的下表面上镀有反面硬化涂层1000,反面硬化涂层1000镀有氧化铟锡膜层1001,氧化铟锡膜层1001的下表面镀有反面AR增透膜层1002,反面AR增透膜层1002在激光雷达视窗401位置处为红外增透膜层,反面AR增透膜层1002在摄像头视窗402位置处为可见光增透膜层,反面AR增透膜层1002可以增加光线透过率(激光雷达和摄像头视窗402位置需要分开镀膜,激光雷达视窗401位置镀红外增透膜层,摄像头视窗402位置镀可见光增透膜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红外透过的一体化饰板,包括有车顶饰板,所述的车顶饰板内安装有激光雷达,在车顶饰板前部具有视窗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视窗区域与车顶饰板为同种材料一体成型,所述的视窗区域的内侧一体嵌件注塑有加热膜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红外透过的一体化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视窗区域为可供红外透过,并过滤大部分可见光波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实现红外透过的一体化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膜片为碳纳米管透明加热膜片。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可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愿杰皇甫乐晓马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