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27492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食品保鲜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包括微酸性电解水和溶解于所述微酸性电解水中的壳聚糖;所述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的pH值为5.85~6.15。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对食用菌进行处理,酸性电解水能够高效清除食用菌表面微生物,同时在电解后壳聚糖会在食用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挡了其他微生物的入侵以及降低食用菌风味的损失,延长了食用菌的储藏期,并防止其氧化变质,克服了单独使用电解水所造成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保鲜
,尤其涉及一种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是名副其实的食用菌生产大国,食用菌采后仍然具有很高的生理活动和呼吸频率,会导致迅速衰老和恶化,例如水分流失、褐变,从而导致食用价值丧失和整体腐烂。新鲜食用菌的保质期短是分销和营销的障碍。
[0003]电解水(EW)是通过电解池将含有氯的电解质(通常是亚氯酸钠(NaCl)和/或盐酸(HCl))与自来水混合而产生的溶液。当电解质在无隔膜的电解池中电解,会产生pH值为5.0~6.5的微酸性电解水(SAEW)。SAEW已被证明具有防止腐败和抑制新鲜农产品病原体的潜力,但其同样会破坏蔬菜表层,引入或传播微生物(特别是水被重复使用),加速食用菌变质。
[0004]如何在保证食用菌品质的基础上,延长采后储存时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可以在保证食用菌品质的基础上延长采后储存时间。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包括微酸性电解水和溶解于所述微酸性电解水中的壳聚糖;所述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的pH值为5.85~6.15。
[0008]优选的,所述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2.5g/L。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将壳聚糖、水和冰乙酸混合,得到壳聚糖溶液;
[0011]将氯化钠、浓盐酸和水混合,得到含氯电解质溶液;
[0012]将所述壳聚糖溶液与含氯电解质溶液混合,得到电解液;
[0013]将所述电解液进行电解,得到所述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
[0014]优选的,所述冰乙酸的浓度为17.5mol/L;所述水和冰乙酸的体积比为200:(1~2)。
[0015]优选的,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6~10g/L。
[0016]优选的,所述含氯电解质溶液中氯化钠的浓度为2.5~4g/L,浓盐酸的含量为260~350μL/L;所述浓盐酸的浓度为12mol/L。
[0017]优选的,所述壳聚糖溶液与含氯电解质溶液的体积比为1:3~5。
[0018]优选的,所述电解的电压为30V。
[0019]优选的,所述电解的时间为20~30min。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或上述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在食用菌储藏中的应用。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包括微酸性电解水和溶解于所述微酸性电解水中的壳聚糖;所述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的pH值为5.85~6.15。
[0022]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对食用菌进行处理,酸性电解水能够高效清除食用菌表面微生物,同时在电解后壳聚糖会在食用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挡了其他微生物的入侵以及降低食用菌风味的损失,延长了食用菌的储藏期,并防止其氧化变质,克服了单独使用电解水所造成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CS

SAEW的透射电镜;
[0024]图2为4℃贮存15d的金针菇(A)失重、(B)硬度、(C)颜色参数亮度(L*)、总颜色变化(ΔE)和褐变指数(BI)的影响;
[0025]图3为4℃贮存15d的金针菇表面微生物变化情况;
[0026]图4为4℃贮存15d的金针菇中纤维素(A)、甲壳素(B)和纤维素酶活性(C)的变化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包括微酸性电解水和溶解于所述微酸性电解水中的壳聚糖;所述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的pH值为5.85~6.15。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的pH值优选为5.9~6.1,更优选为6.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中壳聚糖的浓度优选为1~2.5g/L,更优选为1.5~2g/L。
[0029]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对食用菌进行处理,酸性电解水能够高效清除食用菌表面微生物,同时在电解后壳聚糖会在食用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挡了其他微生物的入侵以及降低食用菌风味的损失,延长了食用菌的储藏期,并防止其氧化变质,克服了单独使用电解水所造成的问题。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将壳聚糖、水和冰乙酸混合,得到壳聚糖溶液;
[0032]将氯化钠、浓盐酸和水混合,得到含氯电解质溶液;
[0033]将所述壳聚糖溶液与含氯电解质溶液混合,得到电解液;
[0034]将所述电解液进行电解,得到所述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未经特殊说明,所用原料均为本领域熟知的市售商品。
[0036]本专利技术将壳聚糖、水和冰乙酸混合,得到壳聚糖溶液。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优选为去离子水;所述冰乙酸的浓度优选为17.5mol/L,所述水和冰乙酸的体积比优选为100: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壳聚糖的用量优选满足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6~10g/L为宜,更优选为7~8g/L,进一步优选为7.5g/L。
[003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混合优选包括:将壳聚糖加入到水中,在37℃恒温30min并不断搅拌,在所述搅拌过程中分5次加入冰乙酸使壳聚糖溶解,得到壳聚糖溶液。在本专利技术中,每
次冰乙酸的加入量优选相等,相邻两次加入冰乙酸的间隔为6min。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混合的温度为37℃减少实验误差并防止温度升高壳聚糖降解。
[0039]本专利技术将氯化钠、浓盐酸和水混合,得到含氯电解质溶液。
[0040]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混合没有特殊的要求,本领域熟知的能够将氯化钠、浓盐酸和水混合均匀的方式均可。
[004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浓盐酸的浓度优选为12mol/L。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浓盐酸的用量优选满足含铝电解质溶液中浓盐酸的含量为260~350μL/L为宜,更优选为280~320μL/L,最优选为290μL/L;所述氯化钠的用量优选满足含氯电解质溶液中氯化钠的浓度为2.5~4g/L为宜,更优选为3g/L为宜。
[0042]得到壳聚糖溶液和含氯电解质溶液后,本专利技术将所述壳聚糖溶液与含氯电解质溶液混合,得到电解液。
[004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壳聚糖溶液与含氯电解质溶液的体积比优选为1:4。
[0044]得到电解液后,本专利技术将所述电解液进行电解,得到所述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
[004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电解的电压优选为30V,时间优选为30min。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电解优选在无膜发生器中进行。本专利技术利用电解得到酸性电解水,壳聚糖因盐酸的存在溶解到酸性电解水中,形成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包括微酸性电解水和溶解于所述微酸性电解水中的壳聚糖;所述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的pH值为5.85~6.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2.5g/L。3.权利要求1或2所述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壳聚糖、水和冰乙酸混合,得到壳聚糖溶液;将氯化钠、浓盐酸和水混合,得到含氯电解质溶液;将所述壳聚糖溶液与含氯电解质溶液混合,得到电解液;将所述电解液进行电解,得到所述壳聚糖微酸性电解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冰乙酸的浓度为17.5mol/L;所述水和冰乙酸的体积比为200:(1~2)。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良张岩张燚韩小虎范首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沃同泰凤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